佳虹当前最主要的战略问题是解决定位的困惑。
佳虹处在发展的十字路口,令人难以招架的诱惑接踵而至,此刻的选择错误极容易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客观地说,两家咨询公司的方案都略显偏颇:
麦哲公司的方案带有很强的赌博性,这条路走起来充满变数,其“死穴”在于:仅仅根据市场机会就做出决断,却缺乏对佳虹现状的本质判断,对于目前佳虹的战略定位更没有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多面出击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仅仅为了做大做强吗?严格说来,做大做强不是战略定位,只是战略发展中的一种表现。所谓定位,就是佳虹究竟要成为什么样的公司,只有在定位清晰的情况下,才能确定是多面出击还是更加专一。没有目标的盲目扩张,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不是澳柯玛式的悲壮,就是TCL式的尴尬。
北信公司的方案则有些幻想色彩,是典型的中国式打法,缺乏对于第三世界(第三世界是如此大、如此不同的市场,有多少人已经折腰)认真、透彻的实证分析,对整体的国际竞争环境缺少起码的研究,仅仅根据在国内得到的有限知识就幻想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国际打法,真的很危险。特别是根据自己的“设备自制能力”就得出这个结论,更是显得欠周到。与麦哲公司的方案一样,也缺乏对佳虹战略定位的思考。仅仅根据一两个似是而非的资源条件就做出根本性的战略判断,这太危险了。
那么,如何解决佳虹的战略问题呢?以下思路值得杨峰董事长考虑:
首先,当务之急是考虑佳虹的定位问题,也就是说,佳虹要成为什么样的企业。有人会说,佳虹已经是国内龙头老大了,还需要什么定位?我则认为,此刻的佳虹恰恰才要考虑定位问题,因为这个老大的地位很虚弱,仅仅是生产规模及其销售收入达到了国内最大,但这并不能使佳虹成为最强的领军者,因此缺乏足够的成长力。一旦市场有风吹草动,这种生产设备自制能力反而可能会成为累赘。因此,杨峰董事长最需要考虑的是佳虹的战略定位——如果是成为行业的整合者,那么就必须是一个资本控制型的定位;要成为强大的专业制造商,就必须成为技术标准的制定者;要成为一个更具适应力的快速成长公司,就必须培育强大的商业模式复制能力。如果不能从这样的高度解决战略定位,佳虹的两个咨询方案都会如同没有方向的战车,将公司带向毁灭,因为方案只是让佳虹如何做,而并不清楚目的。请记住:做大最强不是战略目的,也不是目标,只是特征!
其次,杨峰董事长需要解决佳虹的核心能力建设问题。从案例中,我无法看到佳虹的核心能力是什么。强大的生产规模并非核心能力,能够支撑生产的核心技术才是核心能力,它是确保生产持续的DNA。严格说来,仅仅拥有核心技术也还不是拥有核心能力,只有拥有强大核心技术群才能形成核心能力。更进一步说,只有将核心技术群转变成以核心技术群为基础的商业模式,才能算真正的核心能力,如高通、思科等国际企业,以及华为、万科等国内优秀企业。否则,企业再大也并不能让人欣慰。当初德隆控制了上千亿的资产规模,同样快速崩溃。今年,沃尔玛又战胜了花旗等银行巨头以及众多石油巨头,成为世界500强中的第一名,这不仅仅是因为它大,一个卖针头线脑的小卖部成了世界第一,靠的是清晰的定位、有效的商业模式和核心技术优势。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