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尤其是发明者,往往都非常钟爱自己的作品,自己不愿意改动它,也不许别人改进它。当老福特被冠以“汽车大王”的称号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变得狂妄自大,变得刚愎自用,变得独断专行。
20年代后期,美国开始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旧车市场,大批质量相当不错的二手车只需几十甚至十几美元就可以买到,这对一向以“价廉物美”而著称的T型车是一个极大的冲击。同时,由斯隆领导的通用汽车公司生产出了许多时髦多样和先进豪华的汽车,满足了不同阶层的购买需求,这也给T型车造成了较大的竞争压力。
在19年的时间里,福特只向市场提供一个车型——老福特本人所钟爱的黑色T型车。即使世界改变了,人们对样式陈旧,性能低劣的T型车已经不感兴趣,他也不许研发人员对T型车进行改造和创新,哪怕是把车的黑颜色改成其他颜色。更不可思议的是老福特还曾经把研发人员偷偷研造的新车亲手砸烂。福特公司失去了它往日的生机和凝聚力,丧失了开拓进取的能力,到了1945年福特二世接手的时候,福特公司每月亏损已达900多万美元。公司摇摇欲坠,濒于破产。
随后安迪发给大家一张卡片,上面写着:
古语曰:“穷思变,变则通,通则久。”经验告诉我们,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有新意才有转机,变革才能产生动力。
根据这个故事,每个人都开始写自己的心得,然后与大家一起分享。
露丝的笔记:改变总是与人相伴,但人们却未必视之为朋友。人们之所以害怕改变是因为有些改变无法控制,如果你抗拒改变,你一辈子都会处于抗拒的状态,迟早会被越转越快的世界所淘汰。你必须努力学习去拥抱改变,甚至于主动发起变革。
露丝边说边为大家讲了另外一个故事。
一项调查资料表明,30年前跻身于《财富》500强的企业到今天已有1/3被淘汰出局。同样是大型企业,为什么有的企业能够长盛不衰,而有的企业却困难重重,甚至被淘汰出局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前者的经理人总能主动创造变化,适应时代潮流,而后者的经理人则在这一问题上表现迟钝。
美国英特尔公司是以生产芯片为主的企业,研发工作是其工作重心,技术人员是它最重要的“软财富”。然而,在进入新经济时代后,环境变化了,仅仅满足顾客的需求还不够,还要做到让客户高兴,拥有客户并得到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认同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英特尔公司意识到了这一点,并着手对整个企业的价值链进行了改进。
改进后,英特尔公司的营销服务跟研发同样重要了。随着环境的改变,外在因素还要求英特尔公司高层必须主动创造变化,把传统的组织结构变成以客户为导向的模式,同时,岗位、岗位职责也要随之变动。另外,公司人事部还必须主动招聘一些能与客户打成一片的销售人员,并让他们最大限度地掌握满足客户需求的技巧。接下来,英特尔公司又调整了人事制度以及员工培训的内容和周期。通过这些变革,英特尔公司在新经济时代保持了快速的发展。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变革都是一项“软任务”,即有时候虽然不做任何改变,但企业看起来也能运转下去。殊不知,等到企业无法运转时再进行变革就为时已晚了。因此,企业领导者必须抓住变革的契机,及时进行调整。
罗伊的笔记:凡是优秀的企业,一定是高效和高速运转的企业。它们不能容忍自己静静地坐在树下守株待兔,它们会像鲨鱼一样在深海中不停地游弋。它们总是在不停地提高自己的运转速度,以求能够先于对手感知即将来临的重大环境变化,并为此迅速做好调整和变革的准备。像福特一样,连续生产销售黑色T型轿车近20年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微软距离破产只有18个月”的理念。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不能不断更新的企业和个人都是无法实现动态平衡发展的。
尽管变革是如此的必要,但是还有很多人对于变革持有抗拒的心理。对于未来环境的变化不明确和无法预测变革结果,是他们不愿意变革的根本原因。这种不确定性会让他们产生恐惧甚至会给他们造成压力。但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如果不通过“改革”注入活力,最终只会走向老化,而后死亡。因此,我们要注意那些已经腐烂变质的运作规则,用“培本固元”的方式有效和彻底地清除一切阻碍我们进步的病毒。
艾米莉的笔记:上帝命令安格斯乘一条名为“阿吉号”的船去完成一个长途旅行。在行驶的途中,安格斯不断地摆弄置换着船内的部件。当“阿吉号”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已经变成了一条新船。永不停息地改变,这是积极的人每天在不断做着的事情。他们和时间赛跑,和自己赛跑,他们攀越一个个高峰,并一次次地去征服下一个高峰。
这里有一点十分关键:你是被动地、消极地等待改变,还是主动地去追求改变?等待改变不像是等班车,到点儿车就来,机遇要看你的等待状况如何。是不是碰上了机遇,是不是抓住了机遇,是不是失却了机遇,是不是再也没有机遇,这些都是一种现象。实质问题在于你是否时刻在认真地准备着、在刻意地追求着改变。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