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特点]战国以来华夏族与其他族群的大规模民族融合的结果是在中原地区形成新的民族共同体汉族,汉族的分布区构成秦及西汉初疆域的主体部分。虽然战国时代中原地区的人口数字因缺乏相关的史料记载而导致学者们意见分歧,但可以肯定的是,西汉初年汉王朝统治下的人口已达到1500~1800万,至汉武帝时期开始大规模开疆拓土之前,汉王朝统治下的人口已达3千多万,其中绝大多数是汉族。汉民族自形成之日起就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其人口数甚至超过同一时期全欧洲的人口数。汉族的出现意味着中国此后的民族融合只能以汉族为主导,中国境内的主体民族只能是汉族,而中国的区域结构也只能是以汉族居住区为核心的双重环状结构。
汉族的出现,意味着从黄河流域至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文化整合的基本完成,上述区域内的居民大多以精耕农业为主要经济类型,已经拥有相同的文字、相同的语言和共性大于差异的风俗文化,拥有类似的宗教文化、伦理道德和审美,并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在学术文化上也呈现出较强的一致性。在经历战国以来的民族融合之后,春秋以前被视为戎狄的秦、楚等国控制的地区已成为汉族分布区,中原地区的戎狄文化已经与华夏文化相融合,多源同流,汇聚为汉文化。但是,文化的融合并不意味着旧有文化影响的完全消失,从前彼此独立的各文化在相互融合后,其影响将会以新文化的亚文化或新文化内部的区域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甚至可以说,一种文化包括多少亚文化或多少种区域文化,即意味着其曾经融合了多少种不同的文化。多源汇聚成的汉文化从一开始就存在多种区域文化,就是这个原因。这构成中国区域文化的特点之一:居于双重环状区域结构的内环区的汉文化从一开始就可以分为许多区域文化或亚文化,这种影响直到今天仍旧存在。
在经历战国时代的大规模民族融合后,秦统一之后的中国已经以华夏族为主体民族,但这并未改变中国多民族国家的性质,只不过此时的非华夏族族群主要分布在南部,淮河流域的东夷、江南地区的百越以及西南夷各部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经过汉王朝的对外开拓后,北方民族被大量纳入中国的统治之下,非汉族居民在南方主要是百越,在西南主要是西南夷各部,在西部主要是羌人各部,在西北主要是西域诸国,在北方自西向东依次分布着从事游牧经济的突厥族系各部、匈奴族系各部和东胡族系各部,东北地区则是肃慎族系和秽貊族系各部,而山东半岛至淮河流域的东夷各部已完全融入汉族之中。先秦时代所谓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四方戎夷环状分布格局已经演变为分布在汉族居住区东北——北方——西部——西南——南方的扇形外环民族分布结构。这是此时期区域结构的另一个特点。
在此时,中国境内已经出现旱作农业经济区、稻作农业经济区和游牧经济区三个主要经济区,在三大经济区的外缘地带,北部存在着以渔猎采集为主导的“复合型”经济区,南部则是以刀耕火种为主导的粗放农业经济区。
旱作农业经济区、稻作农业经济区与汉族的分布区基本是吻合的,这也构成精耕农业文化圈。从事游牧经济的各民族在文化上具有相似性,共同构成游牧文化圈。此外,北方的“复合型”经济区在文化上兼具游牧文化与农业文化的特点,南方的粗放农业经济区在文化上与精耕农业区也具有某些相似性。但总体而言,旱作农业经济区与游牧经济区和“复合型”经济区在文化方面的交流,显然比稻作农业经济区与粗放农业经济区在文化方面的交流要多得多,南方多山的地形造成的交通不便显然是主要原因,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发展的制约。
汉代文化重心区仍然在北方黄河流域而且呈狭长的带状分布,与西周时代的条状文化核心区是大体吻合的,只不过其范围已向南北两个方面都有较大拓展,从中可以看出汉代区域文化结构对先秦时代的继承。但是,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已经有较大发展,成为足以与首都所在的西北关中地区相抗衡的新的经济文化中心。汉初楚文化的风行以及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是东部地区在文化上获得主导地位的证明,虽然来自西部的秦人实现了中国政治上的统一,但中国文化方面的统一或者说主流文化的形成却是以东部文化为主导的,汉代的主流文化的形成过程也就是东部的地域文化逐渐发展为主流文化的过程。
以蒙古草原中部和南部为中心的游牧文化一直是独立于主流文化之外的独具特色的文化系统。自西汉开始的草原移民的南迁,揭开了两种文化相融合的序幕,进人中原地区的北方民族与汉族相融合,不仅改变着主流文化的面貌,也改变了汉族的血统,只不过其对中国历史所形成的撞击力要到下一个历史时期即魏晋南北朝时期才极为明显地表现出来。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