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空间知识溢出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11067200
  • 作      者:
    朱美光著
  • 出 版 社 :
    郑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内容介绍

   《空间知识溢出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空间知识溢出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 的研究成果,主要围绕知识溢出模型修正和实证研究展开,通过引入知识溢出效率系数,使基于区域知识能力的空间知识溢出修正模型更真实地反映区域间实际发生的知识溢出效应,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验证原模型更不容易产生知识溢出“盆地”现象,证实了模型改进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进一步证实区域外生系数曲线与区域纯知识益出曲线存在交叉点是区域间技术追赶的均衡条件。同时,以中部六省区域经济发展为例,探讨了 “中部崛起”相关问题,将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借鉴。

展开
目录
第l章  绪言
1.1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
1.2.1  知识
1.2.2  知识存量
1.2.3  区域知识能力
1.2.4  区域知识吸收能力
1.2.5  知识溢出
1.3  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1.3.1  研究框架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空间知识溢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评述
2.1  空间知识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交叉领域研究的重要性
2.2  新经济增长理论相关研究
2.3  区域经济协调(统筹)发展相关研究
2.3.1  国外对区域经济统筹发展相关研究
2.3.2  国内对统筹区域发展相关研究
2.4  知识存量及其测度的相关研究
2.4.1  知识的概念及知识的经济学特性
2.4.2  知识存量的概念
2.4.3  知识存量测度相关研究
2.5  空间知识溢出理论相关研究
2.5.1  非经典理论
2.5.2  区域知识集聚
2.5.3  不完全扩散
2.5.4  经济地理理论
2.6  空间知识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3章  区域知识能力测度研究
3.1  区域知识能力的概念
3.2  区域知识能力测度的思路
3.3  区域知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相关研究
3.4  区域知识能力评价统计指标体系构建
3.4.1  区域知识能力指标初选
3.4.2  主成分法指标筛选
3.4.3  确定区域知识能力评价指标
3.5  区域知识能力综合评价
第4章  基于区域知识能力的空间知识溢出模型构建
4.1  空间知识溢出模型相关研究
4.1.1  马克斯·凯尔贝奇简化区域溢出模型
4.1.2  弗森伯格空间知识溢出模型
4.1.3  凯尼尔斯空间知识溢出蜂巢模型
4.2  基于区域知识能力的空间知识溢出模型构建
4.2.1  技术距离修正——知识溢出效率系数的引入
4.2.2  知识吸收能力
4.2.3  基于区域知识能力的空间知识溢出模型构建
4.3  基于区域知识能力的空间知识溢出模型探讨
4.3.1  两区域情况下知识溢出效应
4.3.2  两区域中单一区域接受知识溢出效应
4.3.3  两区域间纯知识溢出效应
4.3.4  多区域空间知识溢出模型
4.3.5  空间知识溢出模型研究总结
第5章  基于区域知识能力的空间知识溢出模型实证研究
5.1  基于熵权矢量优属度方法的区域知识能力综合测度
5.1.1  求解知识能力评价指标的熵值
5.1.2  计算知识能力评价指标的熵权
5.1.3  区域知识能力综合评价
5.2  区域问知识溢出效率综合评价
5.3  区域知识吸收能力综合评价
5.4  区域空间知识溢出综合评价
5.4.1  修正模型与凯尼尔斯模型对照研究
5.4.2  我国省级行政区区域间知识溢出效应评价
5.4.3  区域知识溢出效应、知识能力和知识吸收能力之间关系研究
5.4.4  影响区域间知识溢出效应的参数讨论
5.4.5  区域间技术追赶问题探讨
5.4.6  区域知识溢出“盆地”问题探讨
5.4.7基于空间知识溢出的“中部崛起”问题研究
第6章  基于空间知识溢出的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6.1  辩证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的关系,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途径
6.2  营造区域创新环境,增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
6.2.1  加大科技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区域知识创新硬环境
6.2.2  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培育知识创新软环境
6.2.3  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促进区域技术创新内生化
6.3  增强区域间知识溢出,提升知识扩散对区域经济的正向作用
6.3.1  深化对知识经济的认识,重视区域间知识溢出和技术扩散
6.3.2  加快人力资本开发与积累,改革相关教育和培训制度
6.3.3  加大R&D活动的投资力度,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6.3.4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速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
第7章  重要结论
7.1  本研究重要结论
7.2  本领域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