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模式」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道路解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060293
  • 作      者:
    江金权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模式”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道路解析》采用实证分析方法,“以论为主,史论结合”。对27年改革开放的实践特别是经济发展进程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概括、抽象,形成了“中国模式”的理论体系,同时用大量的事例和数据来论证这种认识。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
    作为对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发展的系统分析和认识,《“中国模式”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道路解析》主要创新之点有:
    第一,在系统梳理关于“中国模式”的众说纷纭的观点基础上,对经济学意义上的“中国模式”的含义做出了界定,形成了对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一种理性认识。
    第二,选择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即把“中国模式”的研究聚焦到制度创新上。
    第三,在解读“中国模式”过程中提出了一些创新的观点。
展开
作者简介
    江金权,研究员。长期从事党的建设的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发表论文逾百万字,8次荣获省部级以上优秀论文奖。撰写或参与撰写的理论书籍30余部,其中独著的《党内批评的艺术》获第二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优秀奖”——最高奖。参与拍摄党建电视专题片《先锋颂》、 《使命》(获“五个一工程”奖特别奖)。
    致力于研究新时期党建理论的创新成果。发表了一大批理论文章。参与编写《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学习纲要》(获第十届全国优秀党建读物优秀奖);出版了《江总书记抓党建重要活动纪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三个代表”与党建理论的新发展》、《从十五大到十六大——江泽民同志抓党建重要活动纪略》、《江泽民党建思想研究》等著作,参与编写《江泽民论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专题摘编)》、《江泽民执政党建设思想概论》。
    近年来就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发表了一些文章,编写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学习读本》和《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中国模式”研究》是其运用经济发展道路的新著。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模式”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道路解析》尝试从实证经济学的角度,对“中国模式”作宏观的理论分析。
    “中国模式”亦称中国发展模式。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它是指改革开放  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包括中国特色的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发展体制(  机制)。它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机制相结合的产物,因而也可以  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简称为“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就其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机制相结合的特性看,这是现代经济学史上未  曾出现过的独特经济发展模式。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被称为经济学  的“哥德巴赫猜想”。中国是怎样破解这个“哥德巴赫猜想”从而形成了“  中国模式”的?研究“中国模式”,实际上也就是解读这个经济学的“哥德  巴赫猜想”的破解过程,因而很有意义。
    《“中国模式”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道路解析》在理论分析部分,除了阐述了“中国模式”的产生和发展的时代背  景、理论基础等基本问题外,系统阐述了三个方面的观点:“中国模式”具  有内生性、创新性、渐进性三大基本特征;“中国模式”即“中国特色市场  经济”之所以能够出现,就因为市场经济不具有社会性质的属性,资本主义  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
展开
目录
前言
摘要
1 导论
1.1 为什么要研究“中国模式”
1.2 “中国模式”研究成果述评
1.3 “中国模式”的定位
1.4 研究“中国模式”的方法
1.5 本书研究工作的理论依据
1.6 本书的基本框架

2 “中国模式”的理论分析
2.1 “中国模式”形成的时代背景
2.2 “中国模式”的理论基础
2.3 “中国模式”的基本框架
2.4 “中国模式”的主要特征
2.5 “中国模式”存在和成功的“奥秘”

3 所有制结构模式的创新
3.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3.2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3.3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3.4 国有经济的改革
3.5 中国所有制结构改革的经验分析

4 经济运行机制的创新
4.1 由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2 市场机制的形成
4.3 中国的价格改革
4.4 实行市场手段和宏观调控手段的有机结合
4.5 中国经济运行机制改革的经验分析

5 经济开放模式的创新
5.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5.2 渐次推进的对外开放之路
5.3 全方位对外开放
5.4 中国的金融国际化进程
5.5 中国经济开放的成就与经验

6 分配机制模式的创新
6.1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制度的形成
6.2 注重社会公平
6.3 中国分配机制改革的经验与思考
7 关于“中国模式”的总结与展望
附录一:“中国模式”的研究文献综述
附录二: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