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流行回顾
第1节 2007年前三个季度宏观经济政策回顾
针对2007年第3季度高达11.5%的GDP增长速度,连续10个月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反弹以及从3~10月连续8个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水平(CPI)触及或突破3%的加息警戒线,第3季度,央行给经济重新定调为经济增长偏快,且存在过热现象,中央政府意识到现有以货币政策为主的调控措施只能“扬汤止沸”,要想“釜底抽薪”,还需财政政策的有力配合,由此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开始从以货币政策为主,转向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双调整方案。
具体从政策执行的方式看,货币政策方面延续了2006年4月以来的频调和微调方式。自2007年1月15日起至12月25日止,中国人民银行共十次上调了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五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存款准备金率由年初的9%上调到年末的14.5%,创20年来新高。9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决定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3.60%提高到3.87%;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7.02%提高到7.29%;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作了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上调0.18个百分点。这种同时出台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方式在历史上尚属首次,外加上汇率政策的一并出台,既反映了政府调控经济的决心,又反衬出现有宏观调控的无奈。总体上,货币政策的效果欠佳,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连续10个月增速,而且上升潜力较大,投资势头难以抑制;另一方面,外贸顺差继续急剧扩大,货币供应量中外汇占款比重进一步加大,流通中的货币过多,导致资产价格虚高,股市高攀,各地房价反弹上升,流动性问题突出。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