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成长中的烦恼
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给中的份额在逐渐提高,并将有助于改善长期能源供给安全和促进清洁能源的使用。但可再生能源在总体能源供给中的份额依然很小。截至2004年,中国小型水电站的装机容量达到3400千瓦,使得中国成为全球领先的使用新型可更新能源发电的国家。在利用其他可再生能源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如风能(77万千瓦)、太阳能热水(4500万千瓦热量)和乙醇(20亿升/年)。2006~颁布的《可再生能源法》及其《实施细则》旨在降低能源行业门槛,鼓励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能源价格
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低廉的劳动力和能源价格。随着技术和人力资源的素质不断提高,中国的劳动生产率也将逐渐增加,并逐步转向较高价值的产品。由于富余劳动力数量庞大,尽管中国已经经历了数十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其劳动力价格依然相对较低。但另一方面,能源价格偏低导致了一些负面影响。
高能耗是能源低价格的结果。最近,重工业的大幅扩张(某些行业甚至出现了产能过剩)表明,能源消耗已经超过合理水平,这是低价格导致的不合理结果。例如,2005年上半年,钢铁产量增长率达到同EL26%,新增产量中的一半用于出口。如果出口价格能够反映资源损耗溢价,并且能够将用煤炼铁的环境影响充分内部化,这对中国而言将是一种双赢的局面。但事实上,目前的煤炭价格仅仅反映了生产成本,因此钢铁出口可以被看作“过剩”,并且将增加寻找替代能源和清洁环境的成本。这些成本无法被一笔勾销,只能被转嫁给子孙后代。
低廉的能源价格减轻了工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压力。中国的能源密集度按每单位工业产出折算超出发达国家水平大约1/3。1980-2000年间,许多行业的能源密集度都大幅增加。这期间的GDP翻了两番,但能源消耗却只增加了一倍。实现这一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增添了许多新的现代化设备。通过提高能源价格,中国能够将投资决策引向提高运营效率而不是继续优先采用低成本、低技术含量的设备。要实现在2000-2020#:间将GDP翻两番、同时能源消耗仅增加一倍的目标,中国需要发出适当的能源价格信号。在最初的20年里,中国的GDP能源弹性系数一直保持在0.5左右,但现在这一系数已经高达1.5。为实现上述GDP翻两番、能耗仅翻一番的目标,中国需要立即将能源弹性系数降低到0.3左右。也就是说,在实现年均GDP增幅超过7%的同时,确保能耗增幅仅为2%左右。要实现这一目标,惟一可能的途径就是转向高附加值、低能耗的出口经济。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