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三元经济发展模式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5868458
  • 作      者:
    林岗,黄泰岩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作为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赶超发达国家,实现强国之梦,就必须探索三元经济下的中国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理论和道路。本书所构建的三元经济发展模式,就是试图提出替代二元经济理论的适用于我国现阶段发展的新理论,从而在理论上丰富和扩展发展经济学,在实践上为我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续写中国经济发展的世界“奇迹”提供思路。
展开
内容介绍
    知识经济作为独立经济形态的出现,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将彻底改变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由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相并存的三元经济结构。这就使一直被推崇为指导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的二元经济理论的解释力和实践指导性大打折扣。中国作为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赶超发达国家,实现强国之梦,就必须探索三元经济下的中国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理论和道路。<br>    本书所构建的三元经济发展模式,就是试图提出替代二元经济理论的适用于我国现阶段发展的新理论,从而在理论上丰富和扩展发展经济学,在实践上为我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续写中国经济发展的世界“奇迹”提供思路。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三元经济的基本理论框架<br>    以信息经济为先导的知识经济的出现,将彻底改变世界经济运行的基本格局和游戏规则,随之相应也将形成对经济理论的革命。在这场深刻的革命中,中国经济发展将面临全新的选择。<br>    一<br>    知识经济的来临<br>    从20世纪50年代起,面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社会学、经济学和哲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始探讨社会的发展是否已经进入完全不同于工业社会的新阶段,出现了“后工业社会”、“后资本主义社会”、“后现代社会”、“知识价值社会”等关于新经济形态的讨论。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以信息通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经济运行方式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更是引起了人们对人类社会发展是否已经进入不同于工业社会的另外一种独立经济形态的探索。<br>    (一)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br>    丹尼尔?贝尔1959年在奥地利的萨尔茨堡的讨论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后工业社会”的概念,后来在他1973年出版的《后工业社会的到来——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一书中,对“后工业社会”概念作了明确的界定。他认为,后工业社会表现出以下几大特征:第一,核心产业将从工业经济的以制造业和加工业为主转向第三产业(交通运输、公用事业)、第四产业(商业、金融、保险、地产)和第五产业(卫生保健、教育、研究、政府、娱乐),大多数劳动力也将转向这些部门。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三元经济的基本理论框架<br>一、知识经济的来临<br>二、知识经济是深刻的知识革命和技术革命<br>三、知识经济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构成三元经济结构<br>四、知识经济作为独立一元是世界经济结构的一场革命<br>五、三元经济的基本理论框架<br>第二章  知识型企业的性质<br>一、引言<br>二、知识型企业的含义及其特征<br>三、知识型企业能否沿用资本逻辑<br>四、理解知识型企业性质的逻辑起点<br>五、知识资本价值的实现装置<br>六、知识型企业知本逻辑与资本逻辑的统一<br>第三章  三元经济下的劳动力流动<br>一、“双峭壁”模式的理论假设和基本命题<br>二、“双峭壁”劳动力流动模式的构成<br>三、劳动力流动模式的“双峭壁”解析、动态发展及发展中国家的可能性悖论<br>四、“双峭壁”模式下劳动力流动的表现形式<br>五、“双峭壁”模式的经验验证<br>第四章  三元经济下的人力资本形成<br>一、技工短缺的信息经济学分析<br>二、知识经济下企业家的生成<br>三、人力资本形成的教育投资<br>第五章  三元经济下的资本积累<br>一、工业化的资本贡献<br>二、风险投资的资本贡献<br>三、国外投资的资本贡献<br>四、政府的资本贡献<br>第六章  三元经济下的市场实现<br>一、知识部门的高新技术产业无法实现自我循环<br>二、高新技术产业的市场实现模式<br>三、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市场实现中的作用<br>第七章  三元经济下的收入分配<br>一、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转变为知识积累<br>二、收入分配的价值导向<br>三、收入分配的政策导向和判断公平的标准<br>第八章  三元经济下的产业组织重构<br>一、模块化生产网络的兴起<br>二、模块化生产网络的优势及风险<br>三、模块化生产网络对外包和集群的影响<br>四、模块化生产网络对现有产业组织理论的挑战<br>第九章  三元经济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br>一、新型工业化是全新的工业化道路<br>二、新型工业化是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br>三、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政策安排<br>第十章  信息产业对其他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br>一、知识经济与劳动生产率关系的相关文献回顾<br>二、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对传统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br>三、结论及政策建议<br>第十一章  信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br>一、信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br>二、我国信息产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br>三、信息产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br>四、加快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br>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