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社会资本的分析性框架
社会资本,按照布迪厄(Bourdieu,1980)最初的定义,是指“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许或承认的关系所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了的”。
社会资本的理论内涵非常明确,即认为有助于行动的社会结构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但是对其外延则具有争议,这些争议存在两种主要观点:一种认为核心的社会结构就是社会关系网络,社会资本就是行动者的社会关系网络所能带来的资源和信息优势;另一种则认为社会结构的含义不仅包括社会关系网络,还包括一些广义的社会结构,例如信任和规范,社会资本是嵌入在这些结构中的一个广义概念,包含了社会脉络中的众多方面,例如社会联系、信任关系和价值体系。西方管理学者关心的是社会关系网络如何构成了有利于行动的资源,如何创造价值,行动者如何在行动中利用与他人的联系和更为广泛的社会结构。因此,单纯从内容或来源上定义社会资本不能反映出这一概念区别于其他概念的特征,必须结合社会资本所能产生的结果,并从社会资本的内容、来源和结果之间的关系上来定义社会资本,这将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也有利于形成关于社会资本的分析性框架。
如前所述,社会资本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含了多种形式和多个分析层次,因此澄清社会资本概念的维度对于理论探讨而言是很重要的(Putnam,1995)。Nahapiet和Ghoshal(1998)就提出了一个分析性框架,他们定义社会资本为“镶嵌在个人或社会个体占有的关系网络中,通过关系网络可获得的、来自关系网络的实际或潜在资源的总和”,并且区分了社会资本的三个基本维度,即结构性维度(structural dimension)、关系性维度(relational dimension)和认知性维度(cognitive dimension)。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