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武大国际法评论.第六卷.Vol.6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7056169
  • 作      者:
    黄进主编
  • 出 版 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内容介绍

目录

一、论文<br>1. 论关贸总协定的历史地位与作用<br>2.何谓“国际人道法”<br>3.现代国际法特权与豁免制度理论依据的比较研究<br>4.论国家豁免的相对性<br>5.国际私法方法论的多元主义<br>6.区际法律服务市场准入与合作机制初探<br>7.美国域外送达制度研究<br>8.“人世”与中国晦运服务贸易法律制度<br>9.金融全球化与国际金融法的晚近发展<br>10.跨国公司生产行为守则与中国劳动标准<br>11、评有关反倾销法的三种方案<br><br>二、教学改革<br>关于国际私法教学的几点思考<br><br>三、案例研究<br>1.国际法院1991年葡萄牙诉澳大利亚“东帝汶案”<br>2.跨国公司的非直接国际人权责任及有关案例研究<br><br>四、书评<br>1. 评(论私法对国际法的影响)<br>2. 评(国际法输人与晚清中国)<br><br>五、学者访谈<br>朱文奇教授访谈录

内容摘要

    人权的国际保护是理论界探讨得比较多的一个问题,但以往的论述多局限于某一学科上、某一方面上。李博军博士的《人权的国际保护:成就、困境与前景—法律、这边能够制与伦理的多维视角》一文摆脱了以往的旧县,在方法论上具有重要意义。他认为国际社会只有在多元、不同文化的背景下,利用或完善现有国际认清法律制度的框架,展开人权对话与几哦哀怜才是有效促进人权国际保护的唯一途径。随着全球趁权打捞热情升温,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成了近些年来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问题。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