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免疫化学分析系统、全自动血培养仪等自动化仪器设备的广泛使用和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极大地提高了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使其在极短的时间内可处理大量标本,既缩短了患者的就诊时间,又保证了高质量的试验结果。但是,当仪器出现不易察觉的故障或试剂变质等异常状态时,有可能导致成批的检查结果产生偏差、甚至错误。同一试验项目用不同方法或不同仪器检测时所得结果可能有差别。例如,用电阻型或流式细胞型血细胞分析仪分类计数血液白细胞时,以后者结果更为准确;测定血清转氨酶活性时,连续监测法优于终点法测定结果;测定全血黏度时,旋转式黏度计比毛细管黏度计测定结果更准确。更值得注意的是有关形态学方面的检查,如血细胞形态、骨髓细胞学、尿沉渣、粪便有形成分检查等,可受检查者的经验等主观因素影响。
(三)试验后的影响因素
即使有严格的试验前、试验中的质量保证措施,仍有可能因试验后结果的发送、对结果的解释等产生误差。实验室的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可明显减少实验报告的传送误差,但并不能消除。网络管理系统可连续记载实验数据并可动态观察结果的变化,有助于发现潜在的错误。检验医师对所获得的检验结果的确认也极为重要,异常结果是否需要重复测定?是否与患者临床病情相吻合?出现异常结果的原因可能是什么?需要进一步做哪些检查?如果没有这些过程,仍有可能发出不符合临床的或无临床意义的、甚至是错误的检验报告。五、实验诊断结果的分析实验诊断报告是对临床医生申请检查的各项试验结果的书面报告,一般同时附有参考区间和增高或减低的提示;有时检验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和初步实验结果的需要常加做一些试验,如全血细胞计数异常时加做血涂片显微镜检查,有助于感染或血液病等的诊断;梅毒筛查试验阳性时加做梅毒确诊试验等。根据实验诊断报告可将其结果分为处于参考区间内和超出参考区间两类,但不能据此简单地分为“正常”和“异常”两类。例如,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定量(FIB)是DIC的三项筛查试验,在I)IC的早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虽然PLT、PT、FIB仍可在参考区间内,但患者已发生了全身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情较重。又如血清肌酸激酶(CK)的男性参考区间为38-174U/I。,急性心肌梗死(AMI)时显著升高,但一位短跑运动员的CK可高达600U/L,却并没有AMI,而是长期运动训练导致的肌肉发达所致,并非因为发生了AMI。因此,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应将实验诊断结果与患者的家族史、病史、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等资料综合分析后,才作出诊断或治疗等决策。
在分析实验诊断报告时,经常会遇到与临床医生的诊断或推理不符合的情况,此时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查找线索:①有无标本方面的差错:例如取错标本、患者姓名及病历号等有错、患者在输注高渗葡萄糖盐水过程中取血查血液葡萄糖或电解质、血液抗凝剂用错、抗凝血发生肉眼难见微小凝固、标本采集后未及时送检等,这些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差错。②有无实验检查中的差错:可通过与实验室联系或咨询检验医师,了解患者标本检测情况、当天的室内质量控制状况、试验报告的登记、审核与发放等环节,以除外实验室内可能出现的差错。③注意各项试验的干扰因素:药物干扰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的潜在因素,如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时可使血液葡萄糖、三酰甘油(甘油三酯)、胆固醇等的测定结果偏低;口服阿司匹林可引起血小板聚集率下降等。高胆红素、高血脂及溶血标本可干扰一些比色、比浊和酶免疫分析等实验结果,碱性尿可导致干化学法检测尿蛋白呈假阳性等。④考虑有无潜在疾病、特殊转归或意外疗效等:由于实验诊断是提供的客观数据,出现不符合临床初步诊断或推理的结果,常提示诊治中可能存在处理不当或被忽略、遗漏的方面,可进一步检查或及时调整诊治方案,必要时向实验室的检验医师咨询或进行讨论,不能轻易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线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