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努尔哈赤诛杀亲弟奇案
说到大清王朝的建立,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开国领袖清太祖努尔哈赤,是他奠定了大清王朝三百年的江山基业。其实,在努尔哈赤的背后,还有一位对大清王朝居功至高的人物,那就是努尔哈赤的亲弟弟舒尔哈齐,只是因为特殊的原因在史书中很少记载,而他的子孙在清王朝中一直担任重要的位置,备受重视。后来的咸丰皇帝在热河避暑山庄去世后,遗诏让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尚书肃顺等八人辅政,号称“赞襄政务王大臣”。这端华、肃顺为同胞兄弟,时人称“端三肃六”,而他们就是舒尔哈齐的八代孙。
努尔哈赤有弟兄五人,但称得上同胞手足的只有三弟舒尔哈齐和四弟雅尔哈齐。公元1583年,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被明军误杀,努尔哈赤继承了父祖的职位,统领建州左卫都指挥,还受封敕书、马匹,当时辽东镇帅李成梁对他也未加留意。当时的努尔哈赤二十五岁,舒尔哈齐二十岁。兄弟俩为报父祖的亡仇,秣马厉兵,不几年间,建州异军突起,不但令周围女真各部刮目相看,就连明朝和朝鲜也都知道这兄弟二人习兵多智,志向高远。当时朝鲜政府得到情报说,努尔哈赤自称为王,其弟自称船将,立志要“报仇中原”。明朝当政者对兄弟二人采取羁縻的政策,高官厚馈,努尔哈赤晋升都督,加龙虎将军勋衔,舒尔哈齐也被明廷授予都督崇阶,所以在建州内部人称舒尔哈齐为“二都督”。当时,凡军机重大要事,努尔哈赤兄弟关门密议,决定之后,雷厉风行,竞无一人了解真实内幕。但是到了公元1611年(万历三十九年)建州女真统一内部,还打败了海西女真哈达、辉发二部,聚有精兵劲卒数万,虎视辽东,窥探中原,有帝王之势的时候,舒尔哈齐却突然去世了,《清实录》所记,1611年8月19日舒尔哈齐“薨,年四十八岁”。在日后清朝的官修史书中,舒尔哈齐对清王朝的丰功伟绩无从追寻,实在耐人寻味。
那么舒尔哈齐是怎么死的呢?史料中对他何以致死,丧礼如何,都没做交代。当时明朝方面的记载则是“奴酋忌其弟兵强,计杀之”。(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努尔哈赤杀其弟舒尔哈齐,并其兵”。(沈国元:《皇明从信录》)明代黄道周更是详细描述了这场骨肉相残的悲剧:“酋疑弟二心,佯营壮第一区,落成置酒,招弟饮会,人于寝室,锒铛之,注铁键其户,仅容二穴,通饮食,出便溺。弟有二名裨将以勇闻,酋恨其佐弟,假弟令召入宅,腰斩之。”(《博物典汇》)在清代的老档案《满文老档》中记载,公元1609年(即万历三十七年)3月间,努尔哈赤以舒尔哈齐图谋自立为理由,杀死舒尔哈齐一子及一僚属,削夺了他所属的军民,两年后,舒尔哈齐就死去。如果当时的舒尔哈齐自有军队,当然不可能束手就擒。所以努尔哈赤用计囚禁,杀其亲信,是不可避免的。看来,明朝人说努尔哈赤杀害胞弟,恐怕不是诬传。
如果说努尔哈赤杀了自己的同胞兄弟,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最为亲情的兄弟二人同室操戈、骨肉相残?其中当然是有权力之争的缘故。和努尔哈赤一样,舒尔哈齐也是明朝廷任命的管理建州女真的官员,又有自己属下的兵马,如果他能听从兄长的指挥,自然和努尔哈赤相安无事,但舒尔哈齐偏偏又是桀骜不驯的人,处处要和兄长分庭抗礼,兄弟之间难免矛盾重重。虽然不及其兄兵强马壮,但舒尔哈齐还是决心离开兄长。对努尔哈赤来说,舒尔哈齐的独立完全是在自己身边又立一个敌对国,由此努尔哈赤起了杀心。关于这场内部的残杀,有人指出这不仅仅是权力的争夺,而是一场“叛明”和“拥明”的斗争,明朝政府很注意扶持舒尔哈齐来削减努尔哈赤的独立势力,于是重建了建州右卫。新设右卫的治所黑扯木位于辽宁铁岭的东南。看来,努尔哈赤杀弟的疑案牵扯的问题还涉及到很多方面,一时难以完全弄清楚。
不过舒尔哈齐被其兄有意诛杀的史实基本上已经被公认了,不管权力之争也罢,政见之争也罢,二者互相交织也罢。舒尔哈齐生前有大功于清室,身后却寂寥无闻,但又不敢明言其死因。龙兴之初的诸王冤案后来有不少得到了清帝的平反,惟独没有给舒尔哈齐昭雪,这一方面是因为努尔哈赤的子孙们不愿承认其祖有杀弟的恶名,另一方面,在满清人看来,努尔哈赤杀弟也是出于维护帝业的目的,因此不能推翻太祖首定的铁案。舒尔哈齐之子济尔哈朗后来以功得封郑亲王,终清之世,王爵世袭罔替,即所谓“铁帽子王”。这在一定意义上讲,也可以说是皇室对舒尔哈齐开创之功的谢酬吧。
2.褚英被囚死奇案
褚英勇武善战,功绩赫赫,为努尔哈赤完成女真诸部统一大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可称得上是建立后金汗国的卓越功臣,所以努尔哈赤对他屡有封赐。正值褚英头角崭露、顾盼自雄之时,努尔哈赤却将其幽禁于高墙之内,并于两年后即明万历四十三年(即公元1615年)置之于死地,终年三十六岁。努尔哈赤为什么要杀死这样一个得力助手且是他的亲生儿子呢?因为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所以他的死一直笼罩着一层厚厚的迷雾。
褚英自幼跟随父亲东征西杀,十八岁就因战功赐号洪巴图鲁,封为贝勒。在与乌拉部的战斗中,和代善一起,鼓舞士气,奋勇杀敌,得到斩三千级、获马五千匹、甲三千副的战绩,凯旋归来,受到努尔哈赤的最高嘉奖,再赐号阿尔哈图土门,意为广略,所以褚英常被称作广略贝勒。
因为褚英屡有战功,又是长子,早在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年过半百的努尔哈赤就委任他执政,想要树立他的威信,锻炼他的能力。但这位长子让他的父亲失望了。褚英的最大毛病是心胸狭窄而欲望太大。总嫌分给他的部属、民人、牧群、财产少了,总想从所得比他少的诸弟那里索取更多的东西。努尔哈赤也认为褚英不适于执掌大政,但由于嫡长继承陈例,仍命长子褚英执政,希望他执掌大政后,改掉心胸狭隘的坏毛病。然而事与愿违,他执政后褊狭依旧,且心术不正,强迫四个弟弟(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向自己立誓:“不得违抗兄长的话,更不许将兄长所说的各种话告诉父汗。”还声称:“凡与我不友善的弟弟们,以及对我不好的大臣们,待我坐上汗位以后,均将之处死。”天长日久,众人的不满积累起来,终于压不住了。褚英的四个弟弟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和努尔哈赤所倚任的五大臣,终于联合起来向汗王控告褚英,控告中一句最要紧的话就是:“担心汗王死后,我等的性命难保。”努尔哈赤大怒,斥责褚英道:“你这样威胁自己的四个弟弟,以及父亲任用的五大臣,我又如何能让你执政呢?我就是不能打仗,不能断理国事,年纪老了,也不把国家大政移交给你。”他无法再信任这个激起众怒、没有执政才能的长子,当年秋天征乌拉时,褚英被留下与代善守城;第二年努尔哈赤亲征乌拉,也不让褚英参加。从此,褚英实际上已被取消了储君的资格。
褚英性格极为暴烈,被父亲训斥后,他不但不认错、不低头,反而书写咒语诅咒父亲、诸弟和五大臣,并将咒语焚烧告天,以发泄心头的仇恨。他盼望努尔哈赤亲征乌拉失败,并策动亲信,阴谋在父亲大军兵败而归时,守住城门,不让父亲和诸弟进城。这些亲信自然心怀恐惧,后来一个参与此事的僚友因恐惧而留遗书自杀,其他几个参与者见势不妙,便一起向努尔哈赤坦白其中的阴谋,主动告发了褚英的全部罪状。
努尔哈赤又一次勃然大怒了,他立刻将褚英禁闭。经过深思熟虑,他看清了长子的存在会危及国家、危及诸子和众大臣;褚英不死,人人自危。他终于在公元1615年8月,下令处死了褚英。这一年,褚英三十六岁,而汗王五十七岁。这样可以推断,褚英被杀的根本原因应该是他威胁了努尔哈赤的权力和地位,因此招来了杀身大祸。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