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犯罪类型学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3847415
  • 作      者:
    孙昌军,徐绫泽著
  • 出 版 社 :
    湖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作者简介
    孙昌军,1962年生,湖南澧县人,法学博士,长沙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湖南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先后出版《单位犯罪研究》、《网络安全法》、《新刑法新问题研究》、《模拟刑事审判庭》、《刑法学》等著作9部,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6项,在法学类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8篇,先后获得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和湖南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
展开
内容介绍
    本研究课题来源于笔者所承担的最高人民检察院重点研究课题《犯罪人分类及其对策研究》,但本课题在原有的基础上将研究对象从犯罪人进一步扩展到犯罪现象,将研究的重点从分类与对策研究上升到类型学的方法论层面。在本课题的研究中,笔者运用了大量司法统计数据,绘制了我国近十余年来刑事案件与治安案件的总量统计表与类型结构图,直观地展现了我国犯罪现象的类型化特征,并通过对我国犯罪学界50余种分类方法的归纳与评析,提出了我国犯罪现象类型化的新途径,构建了三层次的犯罪现象类型化体系,预测了我国犯罪现象的发展趋势,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实现了类型学分析与构建犯罪现象模型体系的有机统一。
展开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类型学概述
第一节  类型学的定义及其谱系
一、类型学的定义
二、类型学的源流谱系
第二节  类型学的广泛应用及其价值
一、哲学领域中的类型论研究
二、社会学领域中的类型学研究方法
三、考古类型学的应用情况及其价值
四、建筑类型学的应用情况及其价值

第二章  犯罪类型学的定义及其研究范式
第一节  犯罪类型学的定义
第二节  犯罪类型学研究的基本范式
一、犯罪现象类型化的基本原则
二、犯罪类型化研究的基本步骤
三、逻辑分类理论
四、模糊聚类理论
五、类型比较理论
第三节  犯罪类型学研究的意义

第三章  西方犯罪类型学学说史略
第一节  西方早期的类型理论
一、古罗马刑法的特征及犯罪分类
二、贝卡利亚的犯罪类型理论
三、边沁的犯罪分类观
第二节  刑事实证学派的犯罪类型观
一、龙布罗梭的犯罪人分类观
二、菲利的犯罪人分类观
三、加罗法洛的犯罪分类观
第三节  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犯罪类型学研究高潮述评
一、恩斯特·泽利的犯罪人类型说
二、克林纳德一昆尼的犯罪行为类型学
三、朱利安·罗巴克的犯罪类型学
四、梅加吉的犯罪人分类体系
五、法塔赫等的被害人分类研究
六、其他犯罪学研究者的分类方法

第四章  我国犯罪类型学研究述评
第一节  我国古代的犯罪类型思想
一、《周易》中的犯罪分类思想
二、西周时期的罪名体系
三、战国《法经》中的犯罪分类思想
四、汉律中的犯罪分类
五、隋《开皇律》首创的“十恶之条”的罪名
六、《唐律疏议》罪名设置已经相当完备,共计450余种罪名
七、《宋刑统》12律中规定213门犯罪类型
八、明清两代对公罪与私罪的类型划分
九、清末修律确立了以犯罪客体为分类标准的罪名体例
十、民国时期的犯罪分类
十一、我国古代犯罪分类史的总体回顾
第二节  我国当代犯罪类型研究中分类方法综述
第三节  我国犯罪类型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分类标准的选取上存在很大分歧
二、分类过于宏观
三、尚未建立清晰明朗的分类体系
四、将犯罪分类研究简单等同于犯罪类型研究
五、对类型学研究的应用重视不够

第五章  犯罪类型学分新的新途径
第一节  如何选取我国犯罪现象的分类标准
第二节  我国犯罪现象类型学分析三层次理论的提出
一、以犯罪现象的五大构成要素为标准,构建第一层次的分类体系
二、以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犯罪原因和犯罪对策为标准,构建第二层次的分类体系
三、通过标准之间的交叉使用,构建更为具体细致的第三层次(乃至更多层次)的分类体系

第六章  时间维度上犯罪现象的类型构建
第一节  从犯罪发展史的角度对我国犯罪现象进行分类
第二节  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上看犯罪的时间类型
一、从宏观上看,犯罪呈现年代特色
二、从中观上看,犯罪呈现月季特色
三、从微观上看,犯罪呈现日时特征

第七章  空间维度上犯罪现象的类型建构
第一节  犯罪与空间的关系
一、犯罪空间的存在形式
二、犯罪的空间选择
三、犯罪的空间预防
第二节  城市犯罪类型、农村犯罪类型、城乡结合部犯罪类型
第三节  东部沿海、中部内地、西部地区犯罪类型

第八章  行为层面上犯罪类型的建构
第一节  刑法学犯罪客体分类法
第二节  具体犯罪行为类型的统计分析

第九章  犯罪人层面上的犯罪类型建构
第一节  犯罪人分类概述
一、国外犯罪人分类研究动态
二、我国犯罪人分类研究与实践
三、中外犯罪人分类研究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犯罪人分类的理论基础
一、犯罪人分类的哲学基础--实证主义哲学
二、以人为本的预防理念--个别化处遇理论
三、犯罪人分类的标准选择--多元化的犯罪原因理论
第三节   以“犯罪人格”作为犯罪人分类的标准
一、犯罪人人格分类的内容
二、以人格为标准的分类方法之可行性分析
三、人格主义的检讨与革新

第十章  被害对象层面上的犯罪类型建构
第一节  有被害人的犯罪
一、从犯罪被害人与犯罪被害预防的角度进行分类
二、从被害人的过错与犯罪行为发生的关联性角度进行的分类
第二节  无被害人的犯罪
一、“无被害人犯罪”说产生的背景
二、无被害人犯罪的分类

第十一章  我国犯罪现象的发展趋势研究
第一节  从时间维度看我国犯罪现象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从空间维度看我国犯罪现象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在犯罪行为方面,我国犯罪现象的发展趋势
第四节  犯罪人方面,我国犯罪现象的发展趋势与对策
一、临时犯罪人方面,着重对未成年犯罪人进行考察
二、真正犯罪人方面,着重对累犯进行考察
三、亚犯罪人方面,着重对假释犯、缓刑犯进行考察
四、公司、企业“内部人犯罪”问题探究
第五节  在被害对象方面,我国犯罪现象的发展趋势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