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民法法典化的方法论问题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3678646
  • 作      者:
    石佳友著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民商法专题研究丛书》……编辑宗旨是,从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现代化的市场经济的实际出发,广泛参考发达国家和地区民高事立法的成功经验和最新判例学说,深入研究民商不垢基本理论和实践中的重大法律问题,为中国民商事立法的现代化和民商事审判实务的科学化提供科学的法理基础,提升民商法理论水平,推出民商法理论研究人才,使中国民商法理论研究尽快赶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著作之入选丛书,不论作者职称、地位、亲疏、以学术性为唯一考量。
    ——梁慧星
    这篇中文篇博士论文,以历史为视角,运用比较分析研究方法进行认真地探索性论证。对在世界发展史上反复出现的法典化现象的发展剧种、不同流派的观点等作了分析介绍,对法典化效用的积极和消极方面、法典化的模式选择与立法技术进行了具体分析,对法典法系与普通法系进行了对比。作者在论文多处发表了其个人的创见,值得肯定。
    ——赵中孚
    《民法法典化的方法论问题研究》最大的特色是作者从比较法角度对法典化一般性问题的剖析——其中不乏对于某些传统论断的反思和批判性分析,充分体现出作者在留法六年期间所积累的比较法功底。作者的研究触及到法典化这一现象中的许多基础性问题和新的挑战……这其中的许多问题,也是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王利明
展开
作者简介
    石佳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师、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和欧洲问题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先后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获得法学学士和法学硕士学位、于巴黎第一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2000-2005);其法文博士论文并荣获最高等级评语、优秀博士论文奖,并被法国著名的LGDJ出版社列入其“私法文库(Biblioth e que du Droitpriv e)”博士论文(法国最为著名的博士论文文库)系列出版。在留法期间,曾担任“全法中国学者学生联合会”主席、“全法法律与经济研究会”副理事长等多项职务;目前并任“中国法语法学家论坛”理事会主席。
展开
内容介绍
    《民法法典化的方法论问题研究》是在作者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民法法典化的方法论问题研究》最大的特色是作者从比较法角度对法典化一般性问题的剖析——其中不乏对于某些传统论断的反思和批判性分析,充分体现出作者在留法六年期间所积累的比较法功底。作者的研究触及到法典化这一现象中的许多基础性问题和新的挑战……这其中的许多问题,也是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民法法典化的方法论问题研究》以历史为视角,运用比较分析研究方法进行认真地探索性论证。
    对在世界发展史上反复出现的法典化现象的发展历程、不同流派的观点等作了分析介绍,对法典化效用的积极和消极方面、法典化的模式选择与立法技术进行了具体分析,对法典法系与普通法系进行了对比。
展开
目录
第1章 引论:法典、法典化及其他
1.1 有关定义:法典、法典化、反法典化、去法典化和后法典化
1.1.1 法典化的定义及其分类
1.1.2 反法典化(anti-codification)
1.1.3 去法典化(decodification)
1.1.4 后法典化(post-codification)
1.2 有关研究方法的说明

第2章 法典法系的特征与优势
2.1 内在特点
2.1.1 法律容易为普通人所知晓
2.1.2 法律的确定性
2.1.3 灵活性
2.2 外在优势
2.2.1 开放性
2.2.2 平衡性
2.2.3 经济性

第3章 法典化的效用
3.1 法律理性化
3.1.1 确保法律安全
3.1.2 改善法律主体对于法律的理解
3.2 法律现代化
3.2.1 法典化对于改革的促进
3.2.2 法典在法律教育和传播中的功能
3.3 法典化的消极效应
3.3.1 凝滞效应
3.3.2 断裂效应

第4章 当代法典化的障碍:以制定欧洲民法典运动为例
4.1 缘起和理由
4.1.1 “兰度委员会(Commission LANDO)”与(欧洲合同法原则(Principles of European Contract Law,PECL)》
4.1.2 “欧洲民法典课题组”(Thee Study Group on a European Civil Code)
4.2 问题与障碍
4.2.1 政治合法性的缺失: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
4.2.2 经济考量:法典化——法律统一的理想手段?
4.2.3 文化多元:从多元向单一的“贫瘠化”?
4.3 “后现代状态”——某种“宏大叙事的终结”?
4.3.1 法典化、统一化抑或协调化:某种“重述(Restatement)”式的Soft law再现?
4.3.2 向法律“引以为荣的不确定”的回归?
4.3.3 小结

第5章 法典化的模式选择: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的比较
5.1 两部法典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5.2 两部法典的若干差异分析
5.2.1 法典的“科学精神”与总则设置
5.2.2 关于所有权转移的不同模式
5.2.3 侵权法的立法模式
5.2.4 债法等其他差异
5.3 两部法典的差异分析及其“共同未来”
5.3.1 无因性与有因性的对立不可无限夸大
5.3.2 侵权法差异的评价
5.3.3 其他领域的相互接近趋势

第6章 法典化的立法技术
6.1 民法典的体例设置
6.1.1 法国民法典的三编制结构
6.1.2 德国民法典的五编制体例
6.1.3 对两部民法典结构的评价
6.2 民法典中的一般条款与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6.2.1 一般条款问题
6.2.2 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6.2.3 判例对于民法发展的贡献
6.2.4 中国的民法法典化与法官自由裁量权
第7章 结语:法典化与法哲学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