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外国政要
我所了解的德国总理施罗德
坎坷的总理生涯
施罗德当选总理,与其说是由于社民党有多大吸引力,倒不如说是因为科尔在台上待得太久,选民希望换个“新面孔”。施密特前总理曾告诉笔者,当时社民党实际上并未做好上台执政的准备。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施罗德上台伊始就陷入了困境。首先是同党主席拉封丹发生了严重的政见分歧。从观点上看,拉注重意识形态,政治上偏“左”,而施是务实派,政治上偏右。从权力结构上看,施是总理,而拉是财政部长,财长应听从总理的;但拉是党的主席,在党内施应接受拉的领导。政见分歧和权力之争闹得不可开交,两人难以妥协。1999年4月,拉在社民党波恩党代会上拂袖而去,施取而代之接任党主席位置。表面上施罗德党政大权双双在握,解决了党政领导不统一带来的矛盾,实际上却面临严峻的形势。因为当时社民党已在若干个州的选举中连连失败,以至当时舆论认为联邦政府已濒临垮台的边缘。但施罗德的运气不错。正是在这个关键时刻,科尔的“政治献金案”曝光,联盟党陷入困境,施罗德得以扭转颓势,赢得了喘息的时间。
2002年夏秋之交,新一届联邦议院大选在即,因未能兑现上届大选时许下的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大幅减少失业人数等诺言,施罗德几乎面临难以避免的失败命运。,就在这个时候,两个突发事件又一次挽救了他的政治前程。一是德国东部地区遭受特大洪灾,施罗德作为总理亲临现场指挥抢救,动用国家掌握的物资救灾济民,展示了治水安邦的才能,赢得了东部选民的好感和支持;相形之下,在野党黯然失色。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