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申论万能宝典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242734
  • 作      者:
    钟君编著
  • 出 版 社 :
    京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编辑推荐
  “三遍四步法”;概括主要内容的“万能框架”;提出对策的“万能八条”;申论写作的得分法宝;申论考试的经典真题详解;申论备考热点的清晰逻辑图。
展开
作者简介
  钟君,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申论教研室主任,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学者。长期从事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的研究,能深刻把握申论考试的实质和核心,独创申论写作提出对策的“万能八条”。授课内容操作性强,易于掌握。授课风格幽默风趣,挥洒自如,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深受全国各地学员欢迎。
展开
内容介绍
  首先,申论是归纳性思维。而不是演绎式思维。申论答题的思维从根本上说是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性思维,不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演绎式思维。申论命题和申论答题是两种不同的思维路径。申论命题是演绎式思维,即命题专家确定申论所需考查的抽象主题之后,根据选定事实的表现、原因和对策搜集、选择和设计材料,完成命题。而申论答题则相反,考生要完成的是对材料中所隐含的特定事实的表现、原因和对策的归纳、概括和梳理。申论水平的高低和申论成绩的高低取决于上述两种思维吻合度的高低。这启发我们,申论考试要从宏观上把握材料的内在逻辑,善于从具体的材料中归纳出抽象的观点。答案要力求高度概括和精炼,防止琐碎和零散。
  其次,申论是辩证性思维。不是教条式思维。申论考查的重点是思维,尤其是全面的、灵活的辩证思维。辩证法是联系和发展的科学,其精髓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申论考试绝没有现成的答案可循,绝不能撇开材料自由发挥,绝不能片面、僵化地对待特定事实。因此,要全面地概括材料的内容,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原因和评价问题;要根据问题的特殊性,灵活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尤其不能把“万能八条”当成不变的教条和现成的答案。
  再次,申论是规律性思维,不是经验式思维。为什么阿基米德在洗澡时能发现浮力定律,而曹冲在“称象”时没有,这就是规律性思维和经验式思维的区别。善于思考的智者总是能透过事物的现象发现其背后的本质和规律,并且根据规律揭示事物未来的发展方向。而经验主义者的眼光是面向历史的,只能死记硬背过去的教条,不能从历史特殊性中发现未来的普遍性。申论考查的重点不是经验性的知识,而是解决社会具体问题的规律性和普遍性思维。社会问题和社会实践的千差万别决定了其解决方案的各不相同,但是解决问题的思维程序和思维方式(如“万能八条”)却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因此,我们切不可把普遍性、规律性的抽象思维与特殊性、经验性的具体答案混为一谈。
  最后,申论是实践性思维,不是空想式思维。申论考试要“顶天立地”,即“理论顶天,实践立地”。在这里,首先是“实践立地”。实践的丰富性决定了申论的复杂性。申论考查的是驾驭理论、立足实际的实践式思维,绝不是不着边际、空发议论的宣泄式、空想式思维。无论是归纳性思维、辩证性思维,还是规律性思维,都是建立在对材料中特定事实的客观、全面和系统地把握之上的。离开了材料,离开了特定事实,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回 申论考试之道
  第一节 申论考试的迷雾
  公务员考试已成为中国第一考。据统计,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中有近40万考生参加,申论及格者竟然不到1万人,及格率低于5%。根据人事部资料显示,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中有50多万考生参加,申论平均分为28分。2008年,参加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的考生超过80万,申论平均分依然不够30分。2009年,报名参加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的考生超过100万,申论平均分徘徊在40分左右。这些统计数字使得许多考生“谈申论色变”,同时也引起了多方关注和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众多考生在申论考试中遭遇滑铁卢之痛?是分析能力欠佳,或者是写作能力不行,还是理论材料准备得不够充分?经过对历年申论真题的仔细揣摩和在授课过程中与考生的交流,我发现这些都不是造成申论低及格率的根本原因。“恐惧申论”已经成为一种群体症候,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那么它的成因也不可能是微观层面的。我个人认为其根源在于考生对申论考试的解题方法、思维方式和写作规律认知模糊或知之甚少,绝大多数考生不懂得申论之“道”。
  《倚天屠龙记》里张三丰向张无忌传授武功时强调要“得意忘形”,要求张无忌要忘掉剑招,掌握剑意,以意御剑,千变万化。这是大道,大道无形,功力无边。武功招数如是,申论考试亦如是。只有掌握了它的“道”,才能一招制敌。所谓“道”,指的是天地万物运行的内在规律。《申论》之“道”指的就是申论考试的本质理念、思维方向和写作规律。所谓掌握申论之“道”,指的是要对《申论》的考试目的、思维方式、写作规律、评卷标准有一个准确而深刻的认知。可以说,准确把握申论之“道”,是取得公务员考试成功的关键性前提。尽管“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大“道”往往在形而上的层面上存在着。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法参破,事实证明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在公务员申论考试研究和教学的过程中对申论之“道”加以归纳和总结。
  近年来,随着报考公务员人数的增加和申论考试难度的加大,申论考试的淘汰率越来越高,申论考试的平均分也呈下降趋势,由此形成了人们对申论的种种迷惑和困惑,从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申论误区。申论开始变得众说纷纭,迷雾缭绕。要了解申论,不妨让我们从申论的误区开始。
  误区一:申论成绩不会在短时间内有很大提高
  日本人藤田在《犹太人生意经》的开篇就说道:犹太生意经里面,存在着一条法则,犹太人正是因遵循了这条法则,所以做起生意来,得心应手,常胜不败。这条法则就是“78:22效应”,它构成了犹太生意经的根本。研究表明,这条法则不仅在商业领域产生神奇的效应,而且存在于不为人们意志所转移的总的宇宙法则之中。众所周知,空气中的气体比例为,氮气占78%,而氧气等其他气体占22%;人体是由78%的水和22%的其他物质构成的。美国人理查德·考茨把这一法则概括为“80:20效应”,并称之为改变命运的黄金法则。他举例说明,世界上大约80%的资源,是由世界上20%左右的人口所耗尽的;世界大约80%的财富为世界上20%左右的人口所拥有;在一个国家的医疗体系中,20%的人口与20%的疾病,会耗尽80%的医疗资源;一本书80%的价值存在于20%的页码中;人类社会生活中80%的乐趣来自20%的休闲活动,等等。
  同样的道理还有,企业80%的利润来自于20%的技术与产品投入,也就是说80%的财富来自于20%的投资,因此选择准这20%的投资领域就变得极其重要。中国的海信集团在2000年推出“8:2”发展战略,其主要内容是,在3年内按照8:2的结构比例对海信电视从技术、产品、经营三个方面进行战略调整。在技术上投入新产品研发资金10亿元,其中8亿元投资于胶片信息彩电,2亿元投资于数字化彩电升级换代产品;在产品结构上,胶片信息彩电与数字化彩电升级换代产品的比例调整为8:2。海信的这一战略调整实际上是对“80:20”决策法则的成功运用。
  因此,一个成功企业的经营决策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能从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找到达到80%利益的那20%的关键所在。万事皆同此理。
  我们当然不是在谈论经商之道,而是希望借助于“80:20”原则传达这样一个信念:申论成绩完全可以在付出20%努力的情况下,获得80%的收益。换句话说,申论成绩能否在短时间内获得显著提高,取决于考生能否掌握申论之“道”和“术”,能否掌握属于申论的那“20%”。
  参加过公务员考试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遗憾:申论考试竟然有章可循!不管申论是什么,不管你是爱它还是恨它,为了达到我们的目标,我们必须面对它,吃透它!在你看本书后面章节前,我先告诉你:只要你把握了规律,掌握了技巧,申论成绩是可以大幅度提高的!
  对付申论考试考生无需搞题海战术,这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不一样。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需要通过大量习题练习来熟悉题型,提高解题速度。但对付申论,一方面要靠平时知识的积累、写作能力的锻炼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则是对规律的揣摩和技巧的把握,在某种程度上说,后者的重要性要大于前者。只要能够把握申论测试的目的、性质和行文规律,辅之以一定的解题技巧,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加强练习,就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申论成绩。
  误区二:申论考试就是写作考试
  人们通常情况下会把申论考试理解为对人们写作能力的考查,认为申论考试就是纯粹的写作考试。这其实是关于申论考试最大的误区。
  众所周知,写作能力是一种需要长期积累才能获得的能力,它无法靠简单的突击训练就能够获得迅速提高。在这样的认知逻辑下,人们便认为申论考试的准备与否无关紧要。对于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差的、理工科背景的朋友们来说,申论成了永远不敢正视的痛楚;对于写作和表达能力都较强的、文科背景的朋友们来说,申论似乎成了势在必得的“利器”。实际上,这正是误读申论考试的两个极端。按照这种逻辑,很多人轻视申论考试的准备,只注重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复习,热衷于报名参加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辅导班,并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练习“行测”的试题。实践证明,.无论是对申论的惧怕意识,还是对申论的轻蔑意识都源于这种关于“申论就是纯粹写作考试”的认知,这致使人们偏离了正确的申论备考方向,从而距离公务员的梦想越来越远。
  其实,2000年以后的申论考试早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写作考试了,而是一种在阅读与分析材料基础上的集概括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于一体的案例分析题。申论考试诞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当时考试的内容就是命题作文,也就是单纯的写作考试。然而,随着公务员考试制度的日趋完善和公务员考试竞争的日趋激烈,我们在公务员申论考试中逐渐引入了西方发达国家文官制度中的案例分析的相关内容,使申论考试由开放式向封闭式转变,由自由写作向定向分析转变,考试的针对性逐渐加强,试题的指向性更加鲜明,审题难度降低,答题要求更严。现在的申论考试是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来考查考生的能力。考查的绝对不是单纯的写作能力,而是包括概括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考查的也绝对不是单纯中文写作方面的积累,而是包括中文写作、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哲学等方面综合知识的积累。具体说,现代申论考试的题目主要可以分为四类。一是概括材料,二是提出对策,三是分析问题,四是综合论证。这四部分考查的能力和知识储备各有不同。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申论考试取得成功的前提首先不是依靠写作表达能力,而是依靠对材料的阅读概括和分析能力。简单来说,申论考试取得成功的关键就是“用材料说话”。根据阅卷的经验来看,如果没有把三成熟的材料通过消化加热到八成熟或九成熟,那么即使你具有作家的书面表达能力,也不可能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这是因为申论考题的答案往往都来自对材料的概括和分析,而不是完全脱离材料的自由发挥。尽管,当前有很多申论文章的题目在设计时,往往给人以高考作文的错觉,但实际上,请大家注意,申论考查的绝不是简单的写作。例如,2007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最后一题是以《命脉》为题写一篇文章,2008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要求以《“从‘怒江水电开发’说开去”》或《人与自然》为题写一篇文章,2009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要求根据胡锦涛总书记的考查引发的思考,写一篇见解深刻,视野开阔的文章。2008年浙江省公务员申论考试要求以《蓝图》为题写一篇文章,这些题目看起来很容易给人写一篇普通议论文的假象,但是只要认真察看题目的要求,就能发现这些题目都要求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考查的是思维的综合性和思想的深刻性,而不是简单的议论文写作。
  ……
展开
目录
第一回 申论考试之道
第一节 申论考试的迷雾
误区一:申论成绩不会在短时间内有很大提高
误区二:申论考试就是写作考试
误区三:申论考背诵,靠猜题押宝
误区四:申论考试是个性化考试
误区五:申论文章是杂文评论
误区六:申论文章是学术论文
第二节 申论考查内容
一、考试大纲的规定
二、申论考试的两个关键和根本逻辑
第三节 申论考试的思维特征
一、申论是归纳性思维,不是演绎式思维
二、申论是辩证式思维,不是教条式思维
三、申论是规律性思维,不是经验式思维
四、申论是实践性思维,不是空想式思维
第四节 申论考试的具体特征
一、申论的“高”
二、申论的“全”
三、申论的“实”
四、申论的“精”
第五节 申论考试的阅卷及其启示
一、阅卷流程
二、阅卷心态
三、申论评分标准
四、阅卷启示
第六节 申论备考策略
一、得申论者得天下,绝不能“重行职,轻申论”
二、基本理论了然于胸,密切关注社会热点
三、多管齐下,做好资料储备
四、由修改文章入手,培养语感
五、勤于动手,真题就是硬道理
第二回 概括问题的基本技巧
第一节 阅读前要有问题意识
一、要有抽象的问题意识
二、要有具体的问题意识
第二节 按照“三遍四步法”进行阅读
第一步 勾画关键词或关键句
第二步 总结段落大意
第三步 分门别类
第四步 概括主要内容的标准及技巧
第三节 概括题的样本分析
第三回 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第一步 利用矛盾特殊性找原因
一、多角度分析法
二、利益分析法
三、多层次分析法
第二步 利用普遍的“万能八条”提对策
一、“万能八条”详解
二、“万能八条”必须灵活使用
三、灵活使用“万能八条”的范例
第三步 根据三原则验证对策的有效性
一、对策要有针对性
二、对策要有可行性
三、对策要有常识性
四、真题举例
第四回 分析问题的基本套路
第一节 分析评论两个或两个以上看似矛盾的观点
一、分析模式
二、真题举例
第二节 分析和评论某个特定的社会现象
一、分析模式
二、真题举例
第三节 SWOT分析方法
一、什么是SWOT分析方法
二、举例
第五回 论证写作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申论文章的三要素
一、论点和立意
二、论据
三、论证
第二节 申论文章的结构
一、三段式结构
二、策论、政论和评论
第三节 申论文章的七个得分突破点
一、提纲或框架
二、标题
三、开头
四、结尾
五、过渡
六、语言
七、写作步骤
第四节 经典申论范文详解
范文1
范文2
范文3
范文4
第五节 实战申论文章点评
样本1
样本2
样本3
样本4
第六回 公文式的申论文章
第一节 公文概论
一、公文类型
二、公文格式
三、公文写作要求
第二节 常用公文写作模版及示例
一、通知
二、报告
三、意见
四、请示
五、批复
六、工作情况综述
七、建议
八、规划
九、公开信
十、新闻发布稿
十一、典型事迹材料
十二、简报
十三、实施方案
十四、工作总结
第七回 公务员考试历年申论真题详解
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详解
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详解
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详解
2009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详解
2009年北京市应届生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详解
2008年上半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详解
2007年上半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详解
2009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详解
2009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详解
2009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详解
2009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详解
2008年山西省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详解
2008年河北省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详解
2008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详解
附录一 申论高分备考经验介绍
附录二 2010年申论命题热点逻辑图
附录三 名言警句汇集
附录四 申论常用词汇及语句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