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精编400题贯通公共基础知识与常识判断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081809
  • 作      者:
    姚裕群,钱俊生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作者简介
    姚裕群,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大学生就业研究所副所长,著名公务员考试辅导和职业生涯规划专家。长期从事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的教学与研究,主编多部公务员考试教材。
    钱俊生,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发表文章50多篇,多部学术著作获奖。主编多部公务员考试方面的著作,在公务员录用考试以及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方面有长期深入的研究,是该领域享有盛誉的专家。
展开
内容介绍
    《精编500题贯通公共基础知识与常识判断》是在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姚裕群教授和中共中央党校博士生导师钱俊生教授的主持下完成的,共4本,包括《精讲300真题分类解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精讲36例解析申论》、《精编500题贯通公共基础知识与常识判断》和《精编5套题强化演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精编500题贯通公共基础知识与常识判断》通过精心编写试题,将中央和地方公务员考试所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巧妙地串联在一起。对于厌倦了死记硬背的考生来说,积累考试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将备感轻松。
展开
精彩书摘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第一,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第二,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第三,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l生;第四,社会意识各形式之间具有相互作用;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4.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两种对立的社会历史观的基本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坚持社会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是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的观点。历史唯心主义坚持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观点,把“神”的意志、人的思想等主观因素看做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把个别历史人物看做社会历史的主宰
    5.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第一,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其他一切社会活动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通过生产解决吃、喝、住、穿等物质生活资料问题,人类社会才能生存。而要生产就要结成一定的生产方式。一
    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着整个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从历史和现实都可以看到,一定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思想文化状况,都决定于生产方式,直接或间接地为生产方式所制约
    第三,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产关系的变革,而生产关系的变革必然引起社会的变革
    6.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人类社会存在许多矛盾,这些矛盾对社会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这两对矛盾之所以成为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因为:
    第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构成了社会整体,即生产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形态。通过生产力、作为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可以把握全部社会结构
    第二,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是社会运动区别于其他运动形式的特殊矛盾和特殊本质,决定了社会的性质和面貌,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三,这两对矛盾运动的规律,即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决定了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
    7.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获得生存和发展所需物质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的能力。生产力是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一切物质技术要素的总和。生产力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法律
第一章 法理学
第二章 宪法
第三章 行政法
第四章 刑法
第五章 民法
第六章 商法
第七章 民事诉讼法
第八章 刑事诉讼法
第九章 物权法
第十章 劳动法

第二部分 哲学
第一章 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二章 物质和意识
第三章 物质世界的辩证图景
第四章 实践.认识.真理
第五章 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第三部分 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一章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第二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第三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第四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发展战略
第六章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七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
第八章 十七大精神
第九章 2009年全国“两会”精神

第四部分 行政管理
第一章 政府职能的含义和作用
第二章 中国政府机构及其改革
第三章 国家公务员制度
第四章 行政领导
第五章 行政决策与执行.行政监督与协调

第五部分 公文写作基础
第一章 公文概述
第二章 公文写作要则
第三章 常用公文的写作要点
第四章 公文处理

第六部分 时事大事记(2008年3月-2009年3月)
第一章 国内时事大事记
第二章 国外时事大事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