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执政党建设的新视野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2625915
  • 作      者:
    刘宗洪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内容介绍
    《执政党建设的新视野》分为七章,逻辑起点是政党功能,归属点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把逻辑起点和与归属起点连接起来,《执政党建设的新视野》全面论述了执政党建设的一系列理论问题。执政党建设理论是指党的建设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既有对传统党建理论的继承,也有执政条件下新的理性思考。《执政党建设的新视野》以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的最新成果为指导,同时借助人类政治文明的材料和实践中的最新经验,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执政党建设的问题。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走向现代化的执政党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已经从夺取政权的政党转变为领导国家建设的政党,从领导计划经济的政党转变为领导市场经济的政党,从处于相对封闭的政党转变为全方位开放的政党。这三个转变,意味着我们党已经从革命党完全向执政党转变。我们党自夺取全国政权后就应当是执政党,但为什么今天还要提出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问题?这是因为政党掌握了国家政权并不意味着具有执政党的形态和运作方式。现在讲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主要是要求执政党能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平台上执政,能用执政思维治国理政,以达到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目的。把执政党建设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联系起来,必然要提出政党现代化的问题。走向现代化的政党才能正确处理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才能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承担起民族振兴的重任。
    第一节  政党历史、原理和启示
    认识执政党,考察政党产生的原因及其政治目的是必要的。这是因为任何政党都不能离开原生态政党的功能而存在。政党源于17世纪的英国。所以,英国政党最早开辟了世界政党政治的先河。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阶级斗争的日趋激烈,政党的形态和运作方式发生了变化。今天的政党现象,正是过去政党发展的结果。了解政党产生的历史和相关理论,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执政党建设的原理和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政党发展的简要历史
    当今世界有1700多个政党。除了梵蒂冈等20多个国家没有政党以外,大多数国家的政权运作都是由政党来主导的。政党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其样式可以概括以下三方面。
    1.由利益竞争产生的原生态政党。原生态政党也就是“内生党”,是利益集团为在议会中夺取权力而产生。英国最早的政党一个是辉格党,另一个是托利党。前者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后者则代表封建贵族。两个政党为控制国家政权和实现本集团的利益而在议会中争夺席位。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走向现代化的执政党
第一节 政党历史、原理和启示
第二节 党的现代化及其路径选择
第三节 发挥政党功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第二章 执政党的纲领和党员信念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下的政治理想
第二节 执政党纲领与社会基础
第三节 理想信念是党员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

第三章 理论创新中的执政思维
第一节 执政思维的特点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长期执政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思维视角
第四节 执政理念:执政党建设的行动指南

第四章 实践党的执政本质
第一节 从“人的全面发展”到党的执政能力的首要目标
第二节 建设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
第三节 构筑执政党的合法性基础

第五章 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平台上执政
第一节 执政党与社会主义政治发展
第二节 执政党与国家的关系
第三节 基层党组织推行“一肩挑”领导模式的可行性
第四节 执政党与社会的关系

第六章 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新思考
第一节 党内和谐: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标志
第二节 发展党内民主是实现党内和谐的关键
第三节 时代发展对党员先进性的新要求
第四节 党员干部的素质至关重要

第七章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若干问题
第一节 按执政能力建设的总目标建设党
第二节 治国理政:执政党的核心能力
第三节 利用和拓展党的执政资源
第四节 党的领导制度化是提高执政能力的根本
第五节 世界政党失去执政能力的新教训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