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辩证法随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079790
  • 作      者:
    李瑞环[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编辑推荐
  让您轻松感受辩证法的魅力,轻松、幽默、智慧,平实的哲学,智慧的展示。
  《辩证法随谈》是一部能助人修身养性的好书。书中虽然只有两个专题收录了“作风”和“修养”方面的段子,仅有几十个小段,但在其他专题中,作者无论是谈到领导艺术,谈到统战工作,谈到为人民办实事,谈到“和为贵”的思想,等等,字里行间也饱含着许多有关修身养性的道理。“大智若愚看似糊涂不真糊涂,善解人意设身处地考虑对方”,“人心换人心,真诚换真诚,只有真诚地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真诚尊重;批评别人对自己不真诚,首先要反省自己对别人是否有虚假”,“冷静地想一想,掌声、歌颂未必真帮忙,批评、反对不是都添乱”, “和你一样的不一定就对、就好,和你不一样的不一定就错、就差;你对很多人看不惯,其结果常常是很多人对你也看不惯”……这些为人处事的名言警句体现出作者豁达的心胸、平和的心境,令人百读不厌,也令人自律自省。
  《辩证法随谈》在体例和形式上也有所创新。将一些精彩的论断、警句,按照专题分类,并辑录成书,这种体例和形式具有创新性。这种形式既方便读者阅读,也方便读者记忆和运用。由于书中的每一段(条)都是独立的,读者拿到书不必从头至尾、按部就班地读,而是可以随心所欲地翻阅,挑自己感兴趣的段子阅读,而且也不必专门拿出大块的时间来读。这些精选出来的段子,以朴实通俗的语言,传递着深邃的哲理和方法,言简意赅,琅琅上口,常读常新,一定会在干部群众中产生广泛的影响。
  《辩证法随谈》收录了李瑞环同志几十年丰富人生中所积淀的富有哲理和辩证意蕴的精彩论述、短语1400多条,分为六编三十六题。书中并非专门谈论辩证法,而是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原理运用于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上,是作者运用辩证法思维指导实践的理论概括和升华,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智慧和思想方法,既有立场、观点、方法,又覆盖工作、学习、生活诸多方面,是时时处处应用了辩证法,时时处处体现了辩证法。作者在书中随时、随地、随事、随兴而谈,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语言诙谐幽默,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行文风格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充分展示了辩证法的魅力。
展开
作者简介
  男,汉族,1 9 3 4 年9 月生,天津宝坻人,1 9
  5 9 年9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 9 5 1 年7 月参加工作
  ,北京建工业余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毕业。
  1 9 5 1 年至6 5 年在北京第三建筑公司当工人(
  其间:1 9 5 8 年至6 3 年在北京建工业余学院工业与
  民用建筑专业学习)。1 9 6 5 年至6 6 年任北京建筑
  材料供应公司党委副书记兼北京建筑木材厂党总支部书
  记。1 9 6 6 年至7 1 年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
  1 9 7 1 年至7 2 年任北京建筑木材厂党委书记。1 9
  7 2 年至7 3 年任北京市建筑材料工业局党委副书记。
  1 9 7 3 年至7 9 年任北京市建委副主任兼市基建指挥
  部指挥、市总工会副主任,全国总工会常务委员。1 9
  7 9 年至8 1 年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副
  主席。1 9 8 1 年至8 2 年任中共天津市委常委、副市
  长,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1 9 8 2 年至8 4 年任中
  共天津市委书记、代理市长、市长。1 9 8 4 年至8 7
  年任中共天津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委书记(1 9 8 7
  年8 月任)。1 9 8 7 年至8 9 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
  员,中共天津市委书记、市长。1 9 8 9 年至9 2 年任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1 9 9 2 年至
  9 3 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1 9 9 3 年至现在任中
  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全国政协党组书记
展开
内容介绍
  《辩证法随谈》全书28万多字,收录了1412条富有辩证意蕴的精彩段落,分为六编三十六题:第一编:发展、改革、开放、稳定、环保、生活;第二编:民主、政党、统战、政协、民族、宗教;第三遍:文明、文化、文艺、宣传、体育、京剧;第四编:城建、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旧城改造;第五编:求是、实践、创新、务实、经验、群众;第六编:领导、方法、作风、修养、办实事、和为贵。书中并非专门谈论辩证法,而是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原理运用于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上,既有立场、观点、方法,又覆盖工作、学习、生活诸多方面,是时时处处应用了辩证法,时时处处体现了辩证法。作者在书中随时、随地、随事、随兴而谈,触景生情,有感而发。
  《辩证法随谈》一书是李瑞环同志数十年来学哲学用哲学,特别是运用辩证思维指导实践的丰硕成果的概括与总结。在千余条简短精练的段落中,凝聚着丰富的哲学智慧和思想方法。一个人、一个单位,乃至一个国家,在处理复杂关键的问题时,固然需要丰富的知识,但更需要智慧与方法。李瑞环同志运用辩证法去分析、解决具体问题时所展现出的智慧,所提示的方法,会让读者豁然开朗、获益匪浅。比如书中“解决经济问题,不能只就经济谈经济,见物不见人,而必须从政治上看问题,从人的积极性上看问题”; “考虑问题,不但要里里外外、方方面面,而且要颠来倒去、反反复复。这看起来是麻烦,但实际上可以减少麻烦”等论述,充满了辩证的睿智,有助于澄清模糊认识,启人智慧,发人深省。
  本书定名为《辩证法随谈》,并不是专门谈论辩证法的,而是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应用于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上,既有立场、观点、方法,又覆盖工作、学习、生活诸多方面,而是时时处处应有和了辩证法,时时处处体现了辩证法。所谓“随谈”,亦即随时、随地、随事、随兴而谈,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不拘形式。这是作者以前两本著作用过的体例名称。
  本书辑录的文稿涉及范围很广,六编三十六题的归类梳理,很难说十分合理的和严密,主要是为了读者翻阅查找的方便。
展开
精彩书评
  李瑞环同志的《学哲学 用哲学》一书出版后,各方面反应热烈,特别是其中的“处处都有辩证法”一节,经多家媒体转载,引起读者广泛关注,认为这种质朴、鲜明、生动的片言只语,简短精练,好读好记好用,可以使读者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获得认识论、方法论的启迪。许多读者建议将更多类似的段子汇编成册,《辩证法随谈》一书就是在李瑞环同志主持下为满足读者的要求而选编的。 
  《辩证法随谈》全书28万多字,收录了1412条富有辩证意蕴的精彩段落,分为六编三十六题:第一编:发展、改革、开放、稳定、环保、生活;第二编:民主、政党、统战、政协、民族、宗教;第三遍:文明、文化、文艺、宣传、体育、京剧;第四编:城建、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旧城改造;第五编:求是、实践、创新、务实、经验、群众;第六编:领导、方法、作风、修养、办实事、和为贵。书中并非专门谈论辩证法,而是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原理运用于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上,既有立场、观点、方法,又覆盖工作、学习、生活诸多方面,是时时处处应用了辩证法,时时处处体现了辩证法。作者在书中随时、随地、随事、随兴而谈,海阔天空,漫无边际,不拘形式。 
  《辩证法随谈》一书是李瑞环同志数十年来学哲学用哲学,特别是运用辩证思维指导实践的丰硕成果的概括与总结。在千余条简短精练的段落中,凝聚着丰富的哲学智慧和思想方法。一个人、一个单位,乃至一个国家,在处理复杂关键的问题时,固然需要丰富的知识,但更需要智慧与方法。李瑞环同志运用辩证法去分析、解决具体问题时所展现出的智慧,所提示的方法,会让读者豁然开朗、获益匪浅。比如书中“解决经济问题,不能只就经济谈经济,见物不见人,而必须从政治上看问题,从人的积极性上看问题”;“考虑问题,不但要里里外外、方方面面,而且要颠来倒去、反反复复。这看起来是麻烦,但实际上可以减少麻烦”等论述,充满了辩证的睿智,有助于澄清模糊认识,启人智慧,发人深省。 
  《辩证法随谈》一书包含着许多富有创新性的提法和思考,展示了辩证法的威力,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例如:“头疼要吃头疼药,脚气要抹脚气灵,老抹脚气灵是治不了头疼病的。”深刻批评了“头痛医脚”的脱离实际的作风。又如:“我们在确定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时,无论选择什么样的目标、模式和途径,都不能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只顾局部不顾全局,只顾自己不顾别人, 而应当多从全球发展的角度考虑,多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着想。滥用资源、毁坏环境、过度消费是绝对不可取的。”为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系统思维的启示。此外,作者就弘扬中华民族“和”的思想提出了许多独到的、富有前瞻性的思考,如:“大家在一起总是要多看别人的长处,多给别人留些存在与活动的余地。如果你挤得人家一点空间都没有,互相一伸胳膊、一伸腿就碰上了,不能怨别人蹬了你,而要怨你自己留给别人的空间太小。”“‘和’的思想、‘和为贵的思想’不是不分是非,不是无原则的苟同,而是和而不同。只有不同的调味品的结合,才能做出美味佳肴,只有不同音调的交响,才能奏出动听的音乐。和为贵就是一切以和为依归,以和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争论也好,谅解也好,一切都是为了和,为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谐共存、协调渐进。而这些和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一致的”。 
  《辩证法随谈》一书语言诙谐幽默,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行文风格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极具亲和力。李瑞环同志的讲话和文章,文风朴实,个性鲜明,习语、典故信手拈来,隐喻、排比运用自如,从而大大增强了表达效果,很多表述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比如:“在环境问题上,如果只顾当前,不看长远,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就是‘吃祖宗饭,造子孙孽’,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又如:“先生孩子后起名,孩子生下来可以先起个小名,叫阿猫、阿狗、铁蛋都行,主要是让他身体好,长本事。”再如:“讲政治人民至上,求真理实践第一。”这种语言表述源自生活、源自群众,读来特别亲切自然,为广大干部群众所喜闻乐见。《学哲学 用哲学》一书出版后,其语言风格已在干部群众中产生了广泛影响,书中的一些精彩的话语广为流传。相比之下,《辩证法随谈》一书的语言风格更加鲜明。 
  《辩证法随谈》是一部能助人修身养性的好书。书中虽然只有两个专题收录了“作风”和“修养”方面的段子,仅有几十个小段,但在其他专题中,作者无论是谈到领导艺术,谈到统战工作,谈到为人民办实事,谈到“和为贵”的思想,等等,字里行间也饱含着许多有关修身养性的道理。“大智若愚看似糊涂不真糊涂,善解人意设身处地考虑对方”,“人心换人心,真诚换真诚,只有真诚地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真诚尊重;批评别人对自己不真诚,首先要反省自己对别人是否有虚假”,“冷静地想一想,掌声、歌颂未必真帮忙,批评、反对不是都添乱”, “和你一样的不一定就对、就好,和你不一样的不一定就错、就差;你对很多人看不惯,其结果常常是很多人对你也看不惯”……这些为人处事的名言警句体现出作者豁达的心胸、平和的心境,令人百读不厌,也令人自律自省。 
  《辩证法随谈》在体例和形式上也有所创新。将一些精彩的论断、警句,按照专题分类,并辑录成书,这种体例和形式具有创新性。这种形式既方便读者阅读,也方便读者记忆和运用。由于书中的每一段(条)都是独立的,读者拿到书不必从头至尾、按部就班地读,而是可以随心所欲地翻阅,挑自己感兴趣的段子阅读,而且也不必专门拿出大块的时间来读。这些精选出来的段子,以朴实通俗的语言,传递着深邃的哲理和方法,言简意赅,琅琅上口,常读常新,一定会在干部群众中产生广泛的影响。 
  综上所述,本书是李瑞环同志在生活和工作实践中活学活用辩证法的理论结晶和实践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它对于人们提高哲学素养、加强自身修养,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展开
精彩书摘
    1390 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总的精神是宜粗不宜细,团结起来向前看,不宜过 分去纠缠。 (摘自1993年4月18日听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工作汇报时的讲话) 1391 对错误严重的人,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对大多数人,主要是通过学 习,提高认识,不要结下死疙瘩。我在天津说过,要“开窗子、搭梯子”。 “开窗子”就是使他呼吸到新鲜空气,“搭梯子”就是给一个台阶叫他下来 。 (摘自1989年8月11日一18日考察山西时的谈话要点) 1392 我们处理问题,总是要使大家化解矛盾,消除隔阂,更好地团结起来。 动不动就上纲,就戴大帽子,听起来很解气,实际上很坏事。这既不利于团 结,也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摘自1993年2月24日在听取中央统战部关于民族、宗教工作汇报时的谈 话) 1393 关系是可以协调的,矛盾是可以调节的,我们不但要讲矛盾的普遍性, 而且要讲矛盾的特殊性;不但要懂得斗争的绝对性,还要懂得斗争的多样性 。筷子与肉斗,肉到了嘴里;手术刀与人斗,可以去除病灶;扁担与肩斗, 可以把水挑到家里。这些都是斗嘛!为什么一说斗,非要你把我整垮、我把 你整垮呢? (摘自1990年4月28日在《人民日报》国内记者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394 对于个人利益同党和人民利益的矛盾问题也要作具体分析,其中大量的 还是不属于对抗的性质,不要把轻微的错误看成重大错误,不要把一时一事 的错误看成不可挽救的错误。 (摘自1986年6月11日在天津市委学习讨论胡耀邦同志《关于党风和党内 矛盾问题》会议上的发言) 1395 “文化大革命”是先整、后整、横整、竖整,回头一看是前边我整你, 后边你整我,大家都来整,大家都挨整。这个教训太深刻了。 (摘自1998年12月11日在统一战线各界人士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 开二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396 历史上长期积存下来的恩恩怨怨,各种各样的门户之见,许多都是无原 则纠纷,不应该也不可能争出个我高你低和是非曲直来。 (摘自1990年1月10日在全国文化艺术工作情况交 流座谈会上的讲话) 1397 历史上整文人最厉害的往往是文人,特别是有威望的和掌了权的文人, 反动统治者往往利用这一点使文人自相残杀。 (摘自1986年6月28日在天津市文艺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1398 许多人并不是鬼,是我们自己疑神疑鬼,结果把人变成了鬼。 (摘自2002年2月1日听取中央统战部汇报时的谈话) 1399 有这种情况:两人闹不团结不是因为你做错了,而是因为你做对了;不 是因为你太穷了,而是因为你太富了;不是因为你太笨了,而是因为你太能 了。 (摘自1995年3月13日同港澳地区全国政协委员座谈时的讲话) 1400 是两个骡子拉车快还是两个毛驴拉车快?一般地说,两个骡子力量大, 拉车快,但如果不合着拉,一个往前,一个往后,车都拉散了,肯定比不上 两个往前拉的毛驴快。 (摘自1986年10月13日在宝坻县检查工作时的谈话) 1401 为一个字、一句话,在那儿没完没了地争论,看起来似乎很认真,实际 上没必要。大家齐心合力,怎么说都行;不齐心合力,怎么说也没用。 (摘自1990年11月18日听取湖北省委工作汇报时的讲话) 1402 加强团结和扎实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团结、相互谅解和支持,人们 才有扎实工作的环境;只有扎实工作,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奋斗,才能实现真 正的团结。 (摘自1991年1月19日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 1403 大家在一起总是要多看别人的长处,多给别人留些存在与活动的余地。 如果你挤得人家一点空间都没有,互相一伸胳膊、一伸腿就碰上了,不能怨 别人蹬了你,而要怨你自己留给别人的空间太小。 (摘自1993年6月1日同全国政协机关干部座谈时的讲话) 1404 香港地方很小,容易磕磕碰碰;香港讲市场经济,难免你赔我赚。我希 望大家多想想别人,多想想大局,多一些尊重理解,多一些体谅包容,团结 起来把香港的事情办得更好。 (摘自2000年11月7日会见香港各界知名人士时的讲话) 1405 中国人倒霉的时候容易团结,打胜仗以后常常不团结,我们一定要牢记 历史的教训。 (摘自1995年3月13日同港澳地区全国政协委员座谈时的讲话) 1406 能到一起工作是一种缘分。这不是要人们抹稀泥,不讲原则。因为有些 问题,对、错都是小事,没必要争论你长我短。团结本身就是一个原则。 (摘自1999年9月9日听取陕西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讲话) 1407 人人都需要别人理解、谅解,人人都应当理解、谅解别人;希望别人理 解、谅解,自己必须首先学会理解、谅解别人;不懂得理解、谅解别人,也 常常得不到别人的理解、谅解。 (摘自2003年2月17日会见赞比亚总统姆瓦纳瓦萨时的谈话) 没有诚恳的态度,拿腔作调,虚情假意,别人只会同你虚与委蛇、敷衍 应付,而不会和你说真心话。待人诚诚恳恳,说话实实在在,才能听到真诚 、坦率的肺腑之言。 (摘自2000年3月7日在全国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中共组联组讨论会上的讲 话) 1409 同志之间应该是待人以诚而去其诈,待人以宽而去其隘;作为领导更要 有宽广的胸怀,诚恳待人,平等待人,一视同仁,知人用人;要看得远一点 ,想得大一点,心胸宽一点,姿态高一点。 (摘自1989年10月4日在中共天津市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1410 多一些理解宽容,少一些斤斤计较。 (摘自1994年3月5日在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 的讲话) 1411 捐前嫌,解旧怨,弃小隙,全大局。 (摘自1993年3月27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 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1412 中国人只要自己不内耗,别人是打不垮的。 (摘自1997年3月3日在全国政协八届五次会议文艺、教育、特邀联纽会 上的讲话)P383-387
展开
目录
第一编
发展
改革
开放
稳定
环保
生活

第二编
民主
政党
统战
政协
民族
宗教

第三编
文明
文化
文艺
宣传
体育
京剧

第四编
城建
规划
设计
施工
管理
旧城改造

第五编
求是
实践
创新
实务
经验
群众

第六编
领导
方法
作风
修养
办实事
和为贵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