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本积累:卢森堡对马克思的诘难
卢森堡在《资本积累论》一书序言中交待了研究帝国主义理论的意义。写作《资本积累论》不仅是卢森堡出于对理论研究的兴趣,更是当时对帝国主义进行实际斗争的需要。当时在实业界和政治经济学理论界中占统治地位的是资产阶级的“历史学派”。这一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派的特点是:它根本否认理论分析的任何意义,把政治经济学归结为对经济形态的发展历史的描述,而不说明这些经济形态的社会阶级的性质。它变成了普鲁士容克国家的忠实的奴仆。历史学派的创始人是“德国教授界的泰斗”威廉·罗雪尔(1817-1894),他给政治经济学下了这样定义:政治经济学是关于“国民经济”的科学。另一位代表人物为苦斯塔夫·施穆勒(1838-1917),他也把政治经济学归结为国民经济史,并建议用“历史统计法”来研究它。此外,他还从伦理学和法学的角度来考察经济学现象。这一学派的第三个同样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卡尔·毕夏(1847-1930),他把国民经济学理解为满足全体国民欲望这一因素所引起的设备、制度和行为的总体。他把闭塞的家庭经济、城市经济和国民经济这三种经济形态当作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并从这些概念中阉割了任何阶级内容。②正是为了更好地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根本错误,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来解释帝国主义,所以卢森堡为《资本积累论》拟了一个副标题:“从经济上阐释帝国主义”。卢森堡对马克思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是不满意的。卢森堡认为,马克思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特别是关于扩大再生产理论是没有完成的,因而也是不正确的。卢森堡将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的错误主要归结为其方法论,她认为马克思在考察资本再生产时,抽象掉了不应该抽象掉的因素——非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因此马克思再生产理论没能说明用于积累的那部分剩余价值是如何实现的。卢森堡认为,这个问题正是解决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问题的关键,也是揭示帝国主义本质及其经济根源的关键。卢森堡由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出发,详细研究了资本主义积累和扩大再生产。卢森堡认为,资本主义再生产必须解决在积累条件下剩余价值如何实现的。因为,用于积累的那部分社会剩余价值一开始表现为生产物,采取一种自然形态。生产物必须首先转化为货币,即必须首先得到实现,然后才能再转化为生产资本的自然要素,扩大再生产才能继续。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