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君主制的历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8027825
  • 作      者:
    (英)布伦达.拉尔夫.刘易斯(Brenda Ralph Lewis)著
  • 出 版 社 :
    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编辑推荐
    《君主制的历史》中君主制度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漫长而古老的统治形式,全书篇幅不长,却涵盖了君主政体的源起与兴衰、君主权力的膨胀和式微,以及近代君主立宪制的出现等内容。
展开
作者简介
    布伦达·拉尔夫·刘易斯是英国著名作家,同时担任多家报刊皇室新闻的专职记者。她的作品甚丰,其中有许多作品是关于皇室王权研究的内容。作者叙事条理清晰,文笔洒脱优美。
展开
内容介绍
    这部通俗的历史叙述篇幅不长,但它却涵盖了君主政体的缘起与兴衰、王权与民众及教廷的关联;皇室权威的缘由、王权之间的勾结与明争暗斗、君主权力的膨胀和式微以及近代君主立宪制的出现等内容。作者以优美的文字、翔实丰富的资料证明,君主制是早期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漫长而古老的统治形式,其初期的表现形式基本是一致的,它是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共存关系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体制;它根植于宗教仪式、君主的神性本质及君权神授的理念。而由于种种外在的和内部的原因,特别是不同国家的文化、宗教背景的异同,若士重要政治人物及宗教人物的作用,该犏的理论在不同的国度也表现出明显的不同。这一政治制度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发挥过极为重要的作用,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到来,它已经开始并将继续淡出历史舞台。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古代君主政体
    人类并非生而平等,否则,就不会有国王、皇帝、贵族、领袖等佼佼者。在当今这个平等主义的时代,这种言论并不时尚,然而,作为人类生活第一驱动力的大自然却从未以平等为基石。人们的特征、能力和个性来自基因,而基因的分配却近乎于博彩,因而,总有一些人的禀赋要优于其他人。
    现代社会里,人权是、或者理应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但是,虽然在法律与机遇面前或许人人平等,某些人却显然更善于利用机遇,在这一事实面前,理论就与现实分道扬镳了。领袖人物天生具有一种指挥若定的素质,足令平庸之辈服膺。人的天赋是一种神秘礼物,是智力、遗传以及纯粹运气的结合,天才人物就更是凤毛麟角。
    多少世纪以来,从最初的原始社会到我们今天这个拥有太空探索和先进科技的时代,自然的不平等一直造福于人类社会。任何时代都需要出类拔萃的人物,人们需要他们排难解困,救苦救难,鼓舞人心;更需要他们在人类生死存亡关头寻找延续生命的方式。在人类早期社会,为减轻大自然的破坏力——诸如火灾、火山、洪水或异常天象,仪式、典礼、献祭和偶像崇拜都曾各显神通,然而,正是那些似乎有能力控制肆虐的大自然的人脱颖而出。他们逐渐形成了个人权力的印记,并最终创立了君主政体。
    许久以来,尤其在英国,君主制度受到人们的敬畏,仿佛充满魔力。王室是特殊的,近乎一个独特的种族:他们仍是人,也会如常人一般死去,但他们在某种意义上又是永生的。这听起来有点荒诞不经,但它却是基于人类经验的。
    在古代,巫医通过仪式化的舞蹈、奇特的姿势和灵丹妙药对本部落成员产生一种强大的影响力——他们有的指望他治愈疾患,有的期盼他能想出御敌之策。巫师似乎有能力呼风唤雨,还能在日全食时将月亮从太阳表面赶走。术土则能远距离诅咒或杀掉别人。今天,我们会说巫医拥有一些别人不甚了了的基本医学知识,巫师懂得如何观察天象并认识到日食只是暂时的现象,术士则对人类心理略有所知。但是,对于那些不了解这种魔术秘诀的人,这是十分慑人的能力——然而它也能给人以安慰。
    这也是权力,而且是最重要的权力。不仅这些“魔术师”们因此上升到一个特别的社会地位,他们的家人也与有荣焉。随着时间流逝,魔术变成了家族事业和祖传秘诀。人们认为这种魔力代代相传,于是就出现了寡头政治。最初的“王位”继承人就是部落魔术的继承人,他们拥有向整个部落发号施令的知识和权利。他们的能力保证了其统治,而部落对他们的依赖性则保证了其传承。
    或许在两万七千年前,甚至在更远古的时期,就已有巫师们开始施展魔力,此时,法国拉斯科、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和印度潘齐马里(Panchmarhi)的岩画家们已在描画他们猎捕的动物。这些史前艺术家们在半明半暗中,使用简陋的工具和原始的颜料,达到了高超的写实水平,整体布局和颜色运用的技巧也十分出色。这些岩画虽于19世纪后半叶被发现,而直到最近,才被人们认识到,它们并非仅仅是眼睛所看到的那么简单。
    许多岩画描绘了动物被长矛刺穿的情景。有些画几乎类似X光扫描图,甚至描绘出了动物的内脏。在这些证据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种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史前岩画是一种乞灵法术的一部分,目的是为了提高狩猎的战果。岩画所处的岩洞深处,就像是庙宇或神庙,人们在此进行祈祷并举行相应的仪式。
    很可能,主持这种仪式的就是巫师或巫医。这些岩洞充满了神秘莫测、阴森恐怖的气氛,是变魔术的绝佳舞台:小油灯(史前时期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摇曳,阴影在岩壁上晃动,巫师的声音在洞穴和凸凹不平的岩壁问回荡。在这种情景下,岩画会带上如梦似幻的超现实色彩。随后,猎人们带着被仪式鼓舞的激情出去打猎。如果人们满载而归,他们的成功就很容易被归功于巫师和他的仪式——以及岩壁上的岩画。
    史前穴居时代以及岩画并非孤立现象,即便曾经是,也为时不长。那些收获颇丰的狩猎场所会吸引众多家族,人群聚集不可避免地会带来竞争,而竞争则必然带来战争。大部分早期战争是为了争夺食物和水源,或是由于邻近部落入侵而爆发的。在狩猎野兽的过程中,人们已经能熟练地使用棍棒、斧头、弓箭等工具,将这些工具作为杀人武器易如反掌。狩猎中发展出的技巧——战略、战术、实施埋伏和发动突袭的胆量——在战场上同样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这种情况下,最富才干、最英勇无畏的武士自然会上升到指挥岗位上。他们本能地懂得如何及在哪里攻击敌人、如何防守自己的阵地,并能制定出作战计划、激励士气、赢得民心。他们如何知晓这些?他们的能力从何而来?人们不明就里,因而更加显示出他们的神秘莫测,而神秘感令他们的地位崇高无比。
    战争与赢得战争对部落的存亡至关重要,因而武士将领不久就成为武士头领。在更大规模的部落群落中,他将成为最高头领,或是武士国王。在这个过程中的某个时期,史前时代的原始国王披上了巫师和巫医的外衣,甚至很可能就是这些人的后代。魔力与军事领导才能就这样融合于同一人之身,并焕发出强大的威力。
    这种现象的意义并不仅止于某个人登上权力的顶峰。这种地位的上升对人类社会演变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1890年首次出版的比较宗教学经典名著《金权杖》一书中,詹姆斯·弗雷泽爵士这样写道:
    君主制的崛起似乎是人类脱离蒙昧状态的必要条件……一个人得到至高权力,便得以在短短一生中成就以往许多代人都不能实现的变革。而如果正如通常的情况,一个拥有超常智商和能量的人,他就会毫不犹豫地利用这个机会。
    即便一个暴君的胡作非为、专横任性,都可能打破,挣脱这种将人们牢牢地锁在蒙昧之中的锁链。而且,只要一个部落……服从于一个强大而坚决的意志,它就在邻近部落眼中变得令人生畏,走上扩张之路,而这在人类历史早期往往对社会、工业和智力发展极有益处。
    然而,国王的崛起并不仅仅是政治上的发展,这种现象与宗教有关,与君主拥有凡人无法企及的神灵护佑的思想密切相关。由此出发,很容易将国王们视为神灵在人世上的代表,最终,国王自身就成为神灵。这种转变并非难事。古老的巫师和术士们被认为具有和神灵沟通的能力,他们因此成为现实的精英。神灵对且仅对他们“说话”,他们向人民传达神谕。
    作为武士的国王们同样希望保持自身和家庭的显赫地位。成功来自成功者出众的天赋,但这种看法却很少符合偶像崇拜时代的思考逻辑。相反,当时的人们认为,最明显的解释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领导人得到了神灵的直接引导。当国王和神甫或魔术师们的功能融为一体的时候,他们就有了维持自身至高无上地位的双重动机。
    最终,生活中最重要的要素全都被归于国王。首先,当早期狩猎、采集阶段的文明让位于农耕文明的时候,土地上的农作物产出变得极其重要,这个要素便被归于国王。其二,如果神灵以他们在尘世的代表——国王——的形式在场,那么祈祷会更加灵验,从而指导宗教仪式的权力也属于国王。此外,军队的领导权也被国王们垄断了,国王们还有权选择自己的继任者。继任者往往是前一任君主的儿子,他们成为国王的前提是,遗传给了他们与先辈同样的能力与素质。所有君主制政体中最伟大的形式——王朝——通过这种方式建立与传承,与神灵崇拜如出一辙的君主崇拜也同样得到传承。因此,国王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力图让自己看上去有如天神。苏美尔是美索不达米亚最早的已知文明,这里的君主利用自称神圣来支撑自己的权力。他们说,他们的权力与生俱来,由神灵,也就是他们的父母赐予。此外,他们还披上了已知神明的外衣,被人们当做地之神塔穆斯的化身,或是天空之女神易斯塔在尘世的代理人来崇拜。此后,到了公元前23世纪,阿卡德国王萨尔贡取得了辉煌的军事业绩,建立了美索不达米亚第一个大帝国,在其统治末期,他宣称自己已成为神祗。
    在古代世界,国王们的神圣地位在埃及表现得更为显著。神圣的法老王是埃及宗教的一部分,法老王被认为是冥神奥西里斯的儿子荷鲁斯的化身。法老王从冥神奥西里斯那里继承到了死后延续生命的能力。古埃及的文明以法老王为中心,将古老的巫师和术士的权力制度化。生于荷兰的埃及古物学家亨利·法兰克福博士认为:“埃及的国王是大自然的能量流入国家的渠道,是人类的奋斗取得成果的途径。”
    即便在中王国(公元前2080-前1640年)时期,当国王的概念发生变化之后,法老王们仍然保持着尊贵的地位:这时,人们认为,虽然法老本身不是神,但是他们受命于神灵,并向神灵负责。这就是君权神授观的由来。后来,这种思想一度在欧洲辉煌鼎盛,却也在欧洲遭遇到灭顶之灾。
    不论自身即神祗还是受命于神,法老王们都拥有超乎凡人的神力,例如“阴灵”或活力。人们认为法老王会传布maat(真理、正义)——正义、稳定与真理——维持季节轮回、使神圣的秩序永恒。他们是最初由冥神奥西里斯建立的自然与人类之间持续关系的源泉。法老王们用自己的神力规定了日出与日落之间太阳在天空中运行的路线,还决定了尼罗河潮水的涨落。
    神圣的法老王们的重要性无以复加,他们甚至认为自己比神灵更加法力无边。公元前20世纪,法老王阿蒙内海特一世的圣名为韦海姆-马苏尔,意即“不断重生之人”,他的话表现了法老无所不能的力量:“我制造燕麦。尼罗河的每次转弯都遵从我的意旨。在我的统治时代,没有人忍饥挨饿;因为我,人们在和平中生活。”
    阿蒙内海特本是一个出身低贱的高官,一个篡位者,他在位时,仍需经受政治斗争的风风雨雨,在使用权力时也要面对竞争:公元前1962年,有人发动了一场针对他的“宫廷阴谋”,他被自己的卫兵暗杀。然而,在古埃及,死亡并不是结束。人们认为,一位死去的法老王仍有能力照顾自己的人民,并在死后行使权力,为人民造福。神性也是他的遗产:阿蒙内海特的儿子谢索斯特斯一世即位时自动继承了他父亲的神圣地位。
    当然,人们将法老王视为神祗有赖于古代埃及众神的长期持续存在及其所受到的崇拜。公元前14世纪,当“阿顿虔诚的儿子”年轻的阿蒙霍特普四世(他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是埃赫那吞)决定改变古埃及宗教基础的时候,祭司们做出了激烈的反应,原因就在于此。埃赫那吞废除了多神教,独尊太阳神阿顿(后称为阿顿一拉神),他保留了自己作为法老的神祗地位,将自己定位为介于阿顿和埃及人民之间的中间人。
    这种做法极大地颠覆了古埃及人的精神生活。至高无上的创造之神阿蒙被废黜了;人们还被禁止继续崇拜冥神奥西里斯;神庙墙壁上埃及神祗的名字全部被抹去;先前的一切宗教节日也被废除。而修建在与日出时阳光首先射入的山谷平行的位置的特埃阿玛纳的主神庙与阿蒙神庙不同,仍是露天迎接阳光。
    但是,即便神圣的法老王也无法改变人们对古老神祗的传统信仰与崇拜。普通埃及人拒绝改变自己的信仰。祭司们宣布埃赫那吞亵渎神灵,他本人则是一个异教徒。埃赫那吞于公元前1336年死去后,被埋葬在一个简陋的小坟墓里。在他的继任者图坦卡门统治时期,阿蒙的祭司们重掌权位,所有埃赫那吞的名字和他的画像全部被损毁,他修建的所有纪念碑也都被推倒。此后,直到公元1世纪基督教崛起,埃及人才开始背离他们的古老信仰。在此之前,法老的神圣地位和无远弗届的权力都来源于古老的诸神。
    此后很久,皇室,准确地说是帝王的神圣地位开始在古罗马出现。公元前29年之后不久,恺撒大帝的甥孙兼养子盖约·尤里·恺撒·屋大维安努斯攫取了权力:虽然他没有称帝,而是满足于“人民之父”和“第一公民”这种称号,但他最终以奥古斯都的名号取得了罗马第一个皇帝的地位。奥古斯都及其后几任继位者死后被尊为神。罗马为祭祀他们建立了专门的神庙。一般而言,罗马人对宗教十分宽容,渊源自罗马帝国各地的各种信仰都被允许在罗马存在。每种信仰都可以建立自己的神庙,但是有一个条件:他们都必须承认罗马皇帝是神。唯一不遵从这一条件的是犹太人,因为犹太人信仰耶和华,认为耶和华是唯一的上帝。确定这一基调的是尤里·恺撒,他于公元前44年被刺杀,在刺客们被逮捕并接受惩罚后,恺撒被奉为神。罗马皇帝持续三个世纪被尊奉为神,当罗马帝国于公元313年成为基督教国家之后,西亚和埃及仍将罗马皇帝奉为神明。
    将国王奉为神明这种做法并不局限于某一地域,而是全球性的现象。在美索不达米亚、中国、印度和罗马这些相距遥远的地方,都发生了这种现象,而这些地域之间并没有关联。例如,在墨西哥的阿兹特克,伟大的发言人特拉托阿尼(Tlatoani)就被视为神灵,人们尽力避免直视他们的容颜。这种信仰与古犹太人十分相似;古犹太人认为,直视上帝将招致死亡。不仅如此,人们认为国王是如此神圣,甚至他的双脚都不应接触地面。1519年11月,伟大的发言人蒙特苏马二世,即著名的蒙特苏马皇帝,首次会见入侵墨西哥的西班牙征服者赫尔南·科尔特斯时,那些亲自为国王抬轿的阿兹特克贵族的行为就表现出这种信仰。
    科尔特斯手下的伯纳尔·迪亚兹·德尔·卡斯蒂罗写道:“蒙特苏马走下轿子……王公大臣们搀扶着他站立在镶嵌着金银珠宝的翠绿羽毛制成的精美华盖下,整个场面富丽堂皇。伟大的蒙特苏马衣饰华美…一足蹬拖鞋……鞋底为金质,前半部装饰着宝石……许多王公大臣……走在他前面,打扫他即将驻足的地面并铺上地毯,以免国王的双脚沾上土地。没有一个人敢于看他的脸。”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古代君主政体
第二章  亚洲君主制
第三章  君主制与教会
第四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君主制
第五章  绝对君主制与神授君权
第六章  1848,革命之年
第七章  君主政体在英格兰
第八章  君主立宪制
第九章  君主制的废除
第十章  王室名流的世界
参考书目
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