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安邦之道:国家转型的目标与途径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8027573
  • 作      者:
    王绍光著
  • 出 版 社 :
    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作者简介
  王绍光,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1954年出生于武汉,1982年获北京大学法学士学位,1984年获美国康乃尔大学政治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美国康乃尔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曾在1972年至1977年任教武汉市堤角中学,1990年至2000年任教美国耶鲁大学政治系。目前担任英文国际学术刊物China Review的主编,并担任几家中英文学术刊物的编委,几家中英文学术出版社的审稿人。已出版七本专著;与胡鞍钢等人合著、合编了十三本著作;此外,在中英文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上百篇。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经济社会转型,这是一个伟大的历程过程,也是复杂的探索过程。如何在这个过程中保持政治、经济、社会的长治久安和繁荣昌盛,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民主国家,是摆在学者和决策者面前的严峻挑战。作为一个训练有素并独具眼光的政治学者,作者从九十年代初期就开始思考安邦之道的基本理论和对策,时有创新之见,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书遴选作者十多年来对于相关主题的主要研究成果,从民主、公平与公民社会三方面完整地分析中国转型的道路和未来方向,理论研究和经验考察并举,对深刻理解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变迁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民族主义与民主
  按照伯林的说法,民族主义是过去二百年里最重要的社会政治现象之一。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可预见的未来,民族主义依然会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无论从历史或比较研究的角度看,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复兴实在不足为奇。然而,外界对中国民族主义主流看法却相当负面。不少学者对中国民族主义卷土重来深感忧虑,有些人甚至将它视为对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的破坏力量,有些学者虽然对以上杞人忧天的评价不愿苟同,但他们对中国民族主义也有重重疑虑,认为它的本质是与民主背道而驰的。在他们看来,中国民族主义的崛起将不可避免地危害中国民主发展的前景。
  不可否认,历史上民族主义思潮往往与反民主主义运动联系在一起。但本文的主旨是探讨民族主义中蕴藏的民主潜质。笔者认为,在民族主义和民主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矛盾关系;相反,某些关键的民族主义要素是民主得以顺利运作的先决条件。
  现代国家的再分配制度
  在现代社会中,再分配机制至关重要。它不仅关系到社会公正问题,更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本文试图从历史和比较的角度讨论再分配机制的必要性,考察再分配机制与其他国家基本制度的关系。虽然大部分篇幅谈的是过去和国外的事,但本文的关切点实际上是中国。因此,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将借助于前面讨论提供的框架来分析中国目前再分配机制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展开
目录
探索安邦之道(代序)
民主
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民主国家——兼论“政权形式”与“国家能力”的区别
公平·效率·民主
警惕对“民主”的修饰
有效政府与民主
民族主义与民主
市场、民主与幸福——罗伯特·莱恩《市场民主制度下幸福的流失》读后
公民权、所得税与预算监督——兼谈农村费改税的思路
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
公平
现代国家的再分配制度
平等问题研究的框架
正视不平等的挑战
开放与不平等——中国能否补偿加入wT0的受损者
中国公共卫生的危机与转机
如何破解中国教育经费不足的难题
煤矿安全生产监管——中国治理模式的转变
最严重的警告——中国社会不稳定的状况调查与分析
顺应民心的变化——从财政资金流向看中国政府近期的政策调整
公民社会
关于“市民社会”的思考
金钱与自主——市民社会面临的两难境地
中国的社团革命——勾勒中国人结社的全景图
促进中国民间非营利部门的发展
信任的基础——一种理性的解释
私人时间与政治——中国城市闲暇模式的变化
结论
第二代改革战略——积极推进国家制度建设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