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自组织经济理论概论
第二节 自组织经济理论的渊源与缺陷
“自组织经济理论”是笔者自创的名词,指具备交叉研究的视野,自觉不自觉地以自组织理论作为工具,对经济体运行机理以及经济与其他领域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并进行经济学解释和预测的理论。
作为经济研究,它与其他非经济学学科的根本区别在于以经济理性为假设前提,而与经济学内部其他经济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对经济理性的态度上。目前的经济学理论,无论哪个流派,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理性假设基础上的,而不是建立在对经济理性的科学分析基础上的。经济理性一直是经济学领域最深的“黑箱”,而作为公理性质的理性假设又是机械而片面的,在面对现实人类行为时解释乏力(关于这部分内容将在第二章展开)。不过,自组织经济理论并不是脱离经济学研究的历史长河的叛逆潮流。事实上,她有着最深刻的研究血脉,是在经济学学科不断成熟和各学科交融的背景下的生命升华。
自组织经济理论的渊源,可以追到斯密、哈耶克和熊彼特。然而,真正能触动新古典的静止的、机械的分析模式,从微观上提出适当的工具并在宏观演绎上取得关键突破的,是新制度经济学。科斯的发现对于经济学走出物质利益研究的死胡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科斯的工作与博弈论一起搭起了自组织学科横断经济学的桥梁(横断学科指那些能通用于各个领域的学科,如系统学、信息学、博弈论等)。诺斯运用科斯的发现系统研究了制度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从而使经济增长的研究从原来的物质资源和要素的分析拓展到了意识形态、产权和国家等制度层面,并为通过制度创新引导经济可持续增长做了铺垫。青木昌彦继承发扬哈耶克的扩展秩序思想和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以博弈论和制度分析方法进行了演绎和深化。贝克尔则通过对市场机制的跨领域考察和证明,侧面呼应了哈耶克认为与他的“自发秩序”同义的系统学和“自组织”研究潮流。
不过,也许人类各学科的融合和成长还不够成熟,经济学关于自组织的理论并没有获得实质的突破。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