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阐释模型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11103298
  • 作      者:
    陈明著
  • 出 版 社 :
    安徽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作者简介
  陈明,女,1958年生,宁波人,汉族。安徽大学哲学系77级毕业生,哲学学士,副教授,中华关学学会会员,海南省关协会员,钱塘书画社会员,现任职于浙江省义乌工商学院。在省级和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哲学和关学等各类论文50余篇,10多篇为国家级刊物转载或摘录。出版合著《西方政治思想史》、《寻找利益共同点——安徽“三资”企业发展研究》、《走向美的家园——青年审美哲学》,专著《公关关学》、《创造思维学》、《当代科学研究的艺术之光》、《艺术创新思维概论》。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省部级以下课题多项,并获奖2项。有诗歌、散文、美术、书法作品、文艺评论多篇在省级和国家级报刊发表。书法作品、国画作品多次参加省级、省际间书画展,并获奖。
展开
内容介绍
  《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阐释模型论》站在当代人类文明的高度,通过对各种文化形态的广泛比较,参考库恩的“范式”理论,定义“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阐释模型”的概念: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阐释模型是人类科学文化和个体创造性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动态的结构,是以科学方法论为核心的具有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创造人类幸福的价值指向的理论建构方式,以阐释社会的现象和规律。《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阐释模型论》具体分析了建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阐释模型的哲学依据、心理学依据和人文社会科学方法依据,说明了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阐释模型的结构、内部动力机制和建构原则,阐述了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阐释模型的基本类型:分析综合模型、哲学辩证关系模型、从抽象到具体的模型、形式逻辑的概念间关系模型、系统的模型,并说明其理论和实践的意义。《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阐释模型论》在科学方法论领域有所创新,克服了传统的科学方法论和本体论、价值论、认识论相割裂,内容贫乏,结构混乱,操作性不强的弱点,使得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形成完整的、科学的、严密的体系,将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更好地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对当代文明的导向作用。
展开
精彩书摘
  正如欧阳康、张明昌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所指出的那样,人文社会科学的对象与性质问题,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具有根本意义。人文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和活动方式为研究对象的科学门类,其研究目或任务也就在于正确地揭示社会现象的性质、特点、结构及发展规律,并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等作出合理的阐释。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社会生产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社会政治系统和社会文化系统等组成的异常复杂的有机统一体。与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自然现象)相比,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现象)明显地具有下列特点:
  第一,自为性与异质性。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具有自在性质的自然界。自然界里存在着各种各样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等自然现象,它们的存在和运动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世界”。各种社会现象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人类社会这个高级阶段才出现的,它们都是通过人的有意识、有意志、有情感的活动才得以形成的。并且,各种社会现象的运动、演变也必须依靠人的有意志、有目的的活动来维持和推动。因而,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具有鲜明的自为性。同时,“社会世界”不是一个抽象空洞、内容贫乏的僵死概念,而是极为具体丰富,生动活跃的生命有机体,就内容而言,它包含经济、政治、道德、宗教、法律、文化传统等;就类别而言,它包含物质的、精神的、实践的、决策的、评价的、审美的等各种类型。社会现象不仅包括经过人类加工的物质生活条件,还包括注入了人类主观意志的社会构件,如社会制度、社会关系、社会组织、社会机构,以及人的情感、意志、欲望、信念、信仰等,就层次而言,它包含日常的、理论的、规划的、操作的各个层次;就向度而言,它不仅有活生生的现实,还有消逝了的过去和将至的未来等各个向度。社会科学诸对象的性质差异很大,它们不仅涉及人的生理因素、主观心理因素、主体间的社会因素,而且涉及客观的环境因素、文化传统。
  ……
展开
目录
上篇: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阐释模型的理论
导言
(一)人文社会科学的渊源和特点
(二)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存在的问题
(三)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阐释模型的内涵和意义
一、建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阐释模型的背景
(一)建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阐释模型的实践背景
(二)建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阐释模型的理论背景
二、建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阐释模型的依据
(一)建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阐释模型的哲学依据
(二)建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阐释模型的心理学依据
(三)建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阐释模型的科学方法依据
三、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阐释模型的建构
(一)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阐释模型的结构
(二)“科学问题”是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契机
(三)科学理论的评价是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的重要
(四)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模式
(五)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阐释模型的建构原则
四、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阐释模型的类型
(一)分析综合模型
(二)哲学辩证关系模型
(三)从抽象到具体的模型
(四)形式逻辑的概念关系模型
(五)系统的模型
五、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阐释模型的意义
(一)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阐释模型的理论意义
(二)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阐释模型的实践意义

下篇: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阐释模型的应用
一、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阐释模型在经济学领域的应用
(一)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批判评析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的本质特征
二、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阐释模型在政治学领域的应用
(一)当代国际政治
(二)关于国际政治发展前景的思考
三、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阐释模型在社会学领域的应用
(一)西方文明的构成
(二)协同论与人类文化
四、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阐释模型在哲学领域的应用
(一)实践是思想的基础
(二)当代认识的本质特征
五、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阐释模型在心理学领域的应用
(一)心理学与西方文化
(二)心理学的未来走向
(三)类比思维的文化价值
六、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阐释模型在创新思维科学领域的应用
(一)创新思维的特征、内涵
(二)艺术创新思维学的建构
七、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阐释模型在美学领域的应用
(一)朱光潜《悲剧心理学》的方法论
(二)审美意识属于价值范畴
(三)公共关系美学的方法论
(四)西方美学中崇高范畴的历史演变及其意义
八、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阐释模型在艺术领域的应用
(一)艺术形态范畴的提出
(二)文化模式决定艺术形态
(三)艺术构成是区分艺术形态的基本原则
(四)艺术的文化心理功能是艺术形态评价的依据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