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术史回顾
对于武当山朝山进香的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学术史的回顾中,我们既要紧扣武当山朝山进香的主题,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武当山朝山进香所依存的武当文化的大背景,从武当朝香、武当文化与真武信仰等方面对学术前史予以梳理。
1.关于武当山朝山进香的研究
谈到朝山进香的研究,就不能不提到20世纪20年代以顾颉刚为首的一批学者对京西妙峰山的调查与研究。1925年4月30日至5月2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的顾颉刚、孙伏园、容庚、容肇祖、庄严一行5人,对妙峰山进香民俗进行了为期3天的考察,有关考察记先在《京报副刊》上发表,其后连同其他几篇讨论妙峰山进香的文章一起,以《妙峰山》为题,作为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民俗学会丛书之一结集出版。与此同时,社会学家李景汉也对妙峰山香会进行了实地的考察,并撰成《妙峰山“朝顶进香’’的调查》,刊登在当年8月的《社会学杂志》第2卷第5、6号合刊上。1929年5月,顾颉刚、魏建功等l3人,对妙峰山民俗进行第二次有组织的考察,其成果便是国立中山大学语言研究所l929年7月24日出版的《民俗》周刊第69、70期合刊《妙峰
山进香调查专号》。民国时期研究妙峰山进香的专著还有奉宽的《妙峰山琐记》(1929年12月作为国立中山大学民俗丛书出版)以及金勋的《妙峰山志》①。顾颉刚先生等人的研究在当时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和学者的高度评价。妙峰山进香调查研究作为一面旗帜,开创了我国民俗学田野调查研究的先河。但是在以后的几十年间,除了杭州地区有进香调查成果外,其他地区的研究成果则甚少。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