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探寻民间诸神与信仰文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7071729
  • 作      者:
    高致华编
  • 出 版 社 :
    黄山书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内容介绍
    《探寻民间诸神与信仰文化》编者所撰《闽南地区的移民神信仰个案研究:詹敦仁信仰》一文,透过历史人物“詹敦仁”来探讨安溪地区“移民神信仰”的发展缘由以及其所具备之社会功能性。
    《探寻民间诸神与信仰文化》编者另一论文《芦洲“郑成功信仰”的形成与发展》,其实也可视为“移民神信仰”在台湾地区发展的另一实际案例。早期的台湾为一个移民社会,械斗频仍。械斗有如一种“强化仪式”,往往于庙里祈求神明保佑,因而展出具有本土特性的“移民神信仰”。文中引以为例的“国姓醮”为芦洲地区“郑成功信仰”之代表活动,且与芦洲地区同一祭祀圈内之诸庙宇有着密切的关联。此文亦考察了池府王爷、保生大帝与芦洲地区“郑成功信仰”的关联性,且分析了它们相互之间相辅相成之共荣关系。
    三尾裕子《从地方性庙宇到全台性庙宇:马鸣山镇安宫的发展及其祭祀圈》一文,对台湾西部云林县褒忠乡马鸣村的镇安宫在庙宇发展及信奉者扩展的历史做了整理,并从居住地区及在祭祀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上,将镇安宫的信徒加以分类,之后进一步用镇安宫的例子来检验以往在对汉人社会进行人类学方面的分析时所使用的“祭祀圈”概念。
展开
精彩书摘
    今日“芦洲国姓醮”成为一种例行性之酬神谢恩、普渡孤魂与地方年尾戏合并举行之盛会。诸多先行研究,皆一致认同芦洲国姓醮之起源与嘉庆十四年(1809)之漳泉械斗(或谓与土人之械斗)有关。传说是居民求助于郑成功的“神兵神将”,幸得“神佑”,才使得全区的人度过难关。芦洲地区地方上的人士,为了酬谢国姓爷郑成功的保佑,因而从1839年开始,每三年建醮一次,以谢郑成功之神佑。但是,为何在该次械斗发生后的30年,才开始有了第一次的芦洲国姓醮?不禁令人感到有所牵强附会之嫌。
    笔者尝试大胆推论下述两种可能性。其一:嘉庆十四年(1809)之械斗与芦洲国姓醮之形成,二者间并无关联,纯属后人附会。其二:嘉庆十四年(1809)之械斗与芦洲国姓醮之形成,二者直接相关,芦洲国姓醮之起始年即为械斗后之当年,亦即1809年,然而因为纪录或抄录者笔误成为1839年,再对照至清代,而还原成为道光十九年,后人资料引用时,复以讹传讹所致。
    目前有关于芦洲国姓醮之文字记载,提及其起始年代者归纳如下。
展开
目录
总序
前言
哪吒太子考
一、前言
二、佛法之守护神——哪吒的变迁(一)
三、天界之神将——哪吒的变迁(二)
四、闹东海、莲华化身——哪吒的变迁(三)
五、李天王、金吒与木吒
六、殷郊与哪吒——关于《封神演义》的改写
七、中坛元帅太子爷——台湾民间信仰里的哪吒
八、结语

龙虎山张天师的兴起与其在宋代的发展
一、前言
二、龙虎山张天师的兴起及其在北宋的发展
(一)张道陵与龙虎山
(二)张天师世系与传承原则
(三)张天师后代定居龙虎山的时间
(四)龙虎山张天师名声的兴起
(五)龙虎山张天师在北宋的发展
(1)二十四代天师张正随与宋真宗的敕封
(2)二十五代天师张干曜与宋真宗、仁宗的赏赐
(3)关于张嗣宗被逮事件
三、三十代天师张继先的事迹与影响
四、龙虎山张天师在南宋的动向

张天师与南宋的道教
前言
一、张天师在江南道教之霸权地位
二、道教的新传统与张天师
结语
明清江南都天信仰的发展及其异说
一、前言
二、镇江丹徒的与都天庙有关的传说
三、何谓都天?
四、都天为张吴王之“异说”
五、一个衍生的问题——在正祀与淫祠架构外的民间信仰研究

道教与地方信仰——以温元帅信仰为个例
前言
温元帅传
道教仪式统一性
温元帅的民间面貌
结论镇城隍庙之出现——作为宗教交通中心之市镇
汉人社会的神判仪式初探——从斩鸡头说起
明清民间信仰与地域社会研究评述:以最近三本新著为考察中心
20世纪中国与世界宗教互动之回顾与展望
台湾“关帝当玉皇”传说的由来
20世纪台湾的疾病与宗教
闽南地区的移民神信仰个案研究:詹敦仁信仰
芦洲“郑成功信仰”的形成与发展
从地方性庙宇到全台性庙宇——马鸣山镇安宫的发展及其祭祀圈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