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宗教后的教徒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082998
  • 作      者:
    (法)吕克.费里, (法)马塞尔.戈谢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作者简介
  吕克·费里,1951年生,法国当代哲学家,巴黎索邦大学哲学政治学教授,2002—2004年任法国教育部部长。著有《新的生态秩序——树》(1992年)、《人—神》(1996年)、《美的意义》(1998年),并与阿兰·雷南(Alain Renant)合著有三卷本(《政治哲学》(1984—1985年)、《68年的思想——论反人道主义》(1985年)、《体系与批判》(1985年)和《海德格尔和现代人》(1988年)等。2002年出版的《法国哲学史》称,“最能代表新世纪的哲学家似乎就是吕克·费里”。
  
  马塞尔·戈谢,1946年生于芒什,法国当代历史学家、哲学家,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研究主任,《争鸣》(Le Débat)杂志主编。著有《民主制里的宗教》(2000年)、《反对自身的民主》(2004年)、《历史的条件》(2003年)等,最著名的著作是1985年出版的《世界的祛魅——宗教的政治史》
  
  周迈,1969年生,现任教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文学院,修习多门外语,除懂法语、英语外,还兼习德语、古希腊语和拉丁语。参与了八卷本《西方哲学史》第三卷《中世纪哲学》的写作。译著有陈季同《中国人自画像》中的“中国人的快乐”部分,以及《德勒兹的美学》、《德里达的美学》等翻译文章。
展开
内容介绍
  我们是在经历着上帝之死,抑或是教徒的回归呢?在诸宗教的衰落和教徒的持久并行不悖的现今时代,有待于思考的是在一个世俗世界里不安的不确定的这种教徒的地位。如何看待宗教之后的教徒呢?正是在这一点上,吕克·费里和马塞尔·戈谢产生了根本性的分歧。
  《新哲学学院丛书:宗教后的教徒》是索邦大学哲学学院举行的一次讨论会的记录稿,吕克·费里和马塞尔·戈谢以对话的方式就对宗教的定义、有人类的宗教秉性、宗教的离去和教徒的恒久、何谓神圣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辩论和探讨。
展开
精彩书摘
  《新哲学学院丛书:宗教后的教徒》:
  我还要补充两点:
  对一个尘世的绝对的这种感知的根源,同样也是对神圣的一种新形象的这种感觉的根源是什么呢?因为如果我们不深入到事物的本质,讨论就仍旧停留在隐喻的意义上。这种尘世的绝对如果不被解释为一种基因的、冲动的、社会的和历史的等幻象,就要求再次走得更远,而不是止于单纯的历史描述。但我谈到“人的神化”时,我的意思显然不是像安德烈·孔德一斯蓬维尔曾以讽刺的方式所提出的那样,说人如此“了不起”、如此可爱以至于最后取代神的位置:只消在镜子里看到自己,观察到存在于我们中缠绕着我们的苦难,就会明白情况并非如此。人的神化并不意味着人的生活是这么神圣,而且我也没有这么想过。并不是我把这点判断为神圣的,因为准确地讲,我所讲的神圣有时能要求牺牲生命。
  相反我谈到在同真正的唯物主义者讨论中成问题的事实,即人这个“超自然者”心中的超越。恰当地说,我觉得它其实就是人自身,它使人能够具有某种“形而上学的秉性”。在我所有的书中我都引用卢梭《论不平等的起源》中关于人和动物差别的那小段:而每次我都不得不想起它,因为在我眼里,这个差距本身就是人身上的神性。为什么我说人身上的神性呢?因为如果人们能接受这种观念,即人有能力摆脱一切法则或从中解放出来,如果人们承认自然不是我们的法则,历史更不是(当然,它们即使也在很大程度是,但不完全是),如果人们承认,在人身上有一种超自然性和超历史性,那么,我们就可能面对神性的最终起源了。而这就是为什么像尘世绝对的观念这种东西能向我们显现出来,当我讲人身上的神性时,我所指的就是这个。然而别跟我说这完全平淡无奇,因为确切地讲,正是这点才是现今不断地受到更多质疑的,既然马克思主义处于相对糟糕的境地,就尤其受到社会生物学所建立的扩张性很强的那种新唯物主义的质疑。
  当我在此讲“形而上学的秉性”时,我只想到人类是神圣的创造物这个事实。我想到人身上的这个超自然性,它可以通过两种可观察的现象加以解释,而这两种现象对于唯物论者来说是十字架和旗帜:
  一恶魔的恶的现象,进入迄今神学家称做恶意的事物中的能力,这也是我在别处所说的为什么在我看来它不能还原为自然逻辑的东西。我在动物那里看不到恶意。
  一大公无私的爱的现象,希腊人把它叫做philia,即对他人的单纯生存感到喜悦的行为。
  这两种无私的现象是前道德的,(正是这点让我对它们感兴趣:它们和康德的命令不相混同)可以说它们构成了人的两种超自然性的前道德的经验,我觉得它们起源于同一个尘世绝对的超越性的关系,此绝对如果不直接作为幻象被否定,就促使我们重新安排宗教的空间。
  ……
展开
目录
前言
开场白
宗教的定义问题
宗教的离去与教徒的恒久
人类的宗教秉性
什么是神圣?
尘世的绝对是神圣的吗?
讨论
方法的问题
译者的话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