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一年艰苦卓绝的理智跋涉,现在终于彻底完成了这部书稿。
大约十年前,我开始了维特根斯坦哲学的研究。1992年,在洪谦和陈启伟两位先生的指导下,花了三年时间写出了题为“维特根斯坦哲学观的发展”的博士论文(出版时名为《维特根斯坦哲学之路》)。在其中,我按照自己的解释框架对维特根斯坦的整个哲学给出了一种系统的解说。1995至1996年到奥地利Graz大学进修,随Rudolf Haller教授进一步研究维特根斯坦哲学。在此期间接触到了一些国内不易见到的重要文献,对维特根斯坦哲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不过,我还基本上坚持着以前的解释框架。1998年9至10月到台湾作学术交流。在台期间,辅仁大学哲学系丁原植先生敦促我写一本关于《逻辑哲学论》的注释性著作。随后有幸到赫尔辛基大学随著名哲学家和维特根斯坦学者G.H.von Wright学习。G.H.von Wright先生是维特根斯坦的学生,维特根斯坦指定的遗著管理者之一。维特根斯坦的大部分书稿都是经由他编辑出版的。他在赫尔辛基大学建有一个维特根斯坦档案室。其内藏有维特根斯坦的全部手稿以及大量的相关文献。在这种至为理想的条件下,我开始了本书的写作。由于对纯粹注释性的工作无甚兴趣,所以在究竟如何安排行文结构一事上颇费了一番脑筋。最后,我决定打破《逻辑哲学论》的原有的结构,完全按照我的既有的解释框架来重新安排其内容的先后次序,并给以详尽的解释和评论。因此,本书可以看成是对《逻辑哲学论》的一次大规模的“理性的重建”。
本书基本上是我在赫尔辛基逗留期间完成的。没有认真地、深入地思考过维特根斯坦所思考的那些问题的人很难想像出本书写作过程中作者所体验到的那份艰苦。这次写作使我至为真切地理解了什么叫作绞尽脑汁,什么叫作殚精竭虑。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始终恪守着这样的准则:决不有意回避任何难点。对所意识到的所有困难,我都力图给予合理的解决。当然,有些困难我或许未能意识到,或者虽然意识到了,却未能给出真正合理的解决。在这样的地方,恳请各路方家指教。
本书原稿本是对《逻辑哲学论》一书(乃至整个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的完整的解释和重建,有近六十万字之巨。出版社理所当然地嫌其过于庞大,要求有所割舍。为了满足这种要求,同时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持内容上的连续性,最后不得不非常遗憾地将关于逻辑、数学和自然科学基本原理的三大章内容(约有十五万字)悉数拿掉。(这决非意味着这些内容对于《逻辑哲学论》来说不重要。实际上,关于逻辑的本质的思考构成了整个前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至于原稿的完整面世,只好寄希望于来日了。
维特根斯坦曾经恰如其分地将《逻辑哲学论》称作为他的“生命之作”。我也乐于这样看待我的这本书。
在本书写作期间,我曾就许多困难的问题向G.H.von Wright,P.M.S.Hacker(牛津大学St. Johns College),Rudolf Haller诸位教授请教。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一并感谢陈启伟和丁原植先生多年来的帮助。
另外,还要感谢商务印书馆陈小文和王希勇两位先生为促成本书的早日出版所作出的努力。
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夫人小郑和我的儿子同同。在我在遥远的赫尔辛基写作本书期间,她们不得不独自处理生活上的许多困难。
最后,我还要感谢我三姐韩静慧多年来给予我的多所照顾。
韩林合
1999年11月24日识于北京大学燕北园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