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乾隆、嘉庆两朝,是中国文化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过去旧史家称之为清代学术的黄金时代,在整个中国文化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中国传统思想和近代思想结合的时期,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它既是中国封建文化总结的时期,集大成的时期,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变的时期。这个时期,人才林立,产生了不少杰出的大师和思想家,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基础性的研究和总结;从文字声韵、训诂校勘人手,也就是从“小学”入手,对传统文化典籍做了大规模的基础性整理,巨著矗立、成绩斐然,达到了前无古人的水平,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遗产。若不是乾嘉时期这一大批学者们的辛勤劳动,许多古书我们今天就读不到或读不通;乾嘉学者们的工作,从形式上来看是复古,但实际上是在向前探索,寻求新的道路。<br> 在乾嘉时期的诸多学者中,扬州的学者,像阮元、焦循、汪中、王念孙和王引之父子等一大批人,继惠栋、戴震之后,他们用严谨、朴实的学风,集吴、皖两派之长,以文字为基点,从音韵人手研究学术,汇吴学之专、皖学之精而为通学,把清代乾嘉之学发展到了顶峰。这一批扬州学人被誉为“清代汉学的中坚”。高邮王氏父子和王念孙的同门好友、曾在扬州求读的段玉裁成就最大,取得了划时代意义的业绩。王力先生在《中国语言学史》里说:“王氏在训诂学上的贡献是巨大的。如果说段玉裁在文字学上坐第一把交椅的话,王念孙则在训诂学上坐第一把交椅。世称‘段王之学’,段王二氏是乾嘉学派的代表,他们的著作是中国语言学走上科学道路的里程碑。在他们的研究工作中,有许多好的东西是值得我们继承下来的。”<br> 一、王氏父子的生平<br> 王念孙,字怀祖,号石。生于乾隆九年(1744),卒于道光十二年(1832),享年八十九岁。王引之是王念孙的长子,字伯申,号曼卿。生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卒于道光十四年(1834),享年六十九岁。王氏父子生于书香世家。王念孙的祖父王曾禄,一生以讲学授徒为业:父亲王安国,字书城,号春圃,是一位严谨方正的学者,精于三礼。王安国生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卒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享年六十四岁。王安国在雍正二年(1724)中进士后,拜见相国朱轼,相国对他说:“学人通籍后,惟留的本来面目为难。”朱相的话不仅对王安国教育很深,对王氏一门都产生了影响。此后王安国立身行事都以此为准则,为官清正廉洁,为人刚直不阿,历官翰林院编修、侍讲,广东学政,左佥都御史,都察院左都御史,直至兵部、礼部、吏部尚书,“由巡抚人为尚书,衣食器用,不改于旧”;中年丧偶,不续弦、不纳妾;饭后公余,不理杂事,潜心学习,深研经籍。王安国的品格又是王念孙父子学习的楷模,并成了世代相传的家风,成为支配他们一生专以治经为务,不染世事的脊梁。<br> 王念孙出生时,祖父王曾禄已年逾七十,父亲王安国也已年过半百,祖父望孙心切,所以赐名念孙。王念孙三岁时母亲去世,于是就跟随父亲生活在京城,同时学习经史典籍。由此也奠定了他的幼学基础。而王念孙聪敏过人,在襁褓中就能识得二十多个字,四岁时能读《尚书》,而且是矢口成诵。父亲教他读书都是口授,往往只要念上几遍,他就能背得烂熟。七岁那年,王安国奉命外出办案。担心王念孙年纪小,留在京城没有人照料,就把他带在身边。案件查清后,一同去的官员起草奏章,怕其中援引经传的部分有误,就来询问。当时已经很晚,王念孙也已睡熟,但听到询问后竟然应声而诵,并且一字不差,同去的官员惊叹不已。他八岁能写文章,作史论,而且很有见地,被当时儒士贤达誉为神童。王念孙十岁时就读完了十三经,并旁及诸史。<br> 乾隆二十一年(1756)。王念孙十三岁时,王安国以隆重的仪式聘请当时留寓京城的戴震为家庭教师,给王念孙讲授儒家经典。戴震,字东原,安徽休宁人,学识渊博,造诣高深,有“天下奇才之称”。戴震留寓北京时以自己的学问见识赢得了当时学界不少名家的赞颂,因而“名重京师”。有这样一位大学者当老师,使得王念孙学业有很大的长进,尤其在文字、声音、训诂方面日益精进。戴震的交游很广,纪晓岚、王鸣盛、王兰泉、朱筠等这些著名学者都是戴震的朋友,他们也成了王家的常客,这对王念孙也很有帮助。<br> 乾隆二十二年(1757)正月初八日,王安国病故,年仅十四岁的王念孙扶柩归里。在高邮,王念孙又在同邑翰林院侍讲夏啸门的门下,专心读书求学,没有其他的任何爱好。年纪虽小,却很老成,写的文章文笔老练,理法精熟,甚至超过了老师。夏啸门十分器重他。曾在他的文章后面写道:“子当如孙仲谋,令人不胜叹羡。”后来王念孙应童子试、第二府院试都获得第一。府试的前几年,王念孙做过与这次府试考题相同的文章,考试结束后,夏啸门问他,你还能记得几年前写过的一篇文章吗?王念孙回答。记得。于是拿来纸笔,默写当时所写的文章,居然一字不差,连夏先生改动的地方也一一吻合。在场的人无不称奇,夏啸门经常与别人谈这件事,并以有这样一位学生而自豪。当时的主考官刘文清也十分欣赏王念孙的文章,经过扬州时还特地向两淮盐运使卢雅雨举荐了王念孙。卢雅雨是一位盐官,同时也是一位学者,他在扬州任职期间,为繁荣扬州的文化事业做过不少好事,得知王念孙的情况后,十分高兴,连声称道。<br> 乾隆三十年(1765),乾隆南巡,这一年王念孙二十二岁,以大臣儿子的身份迎驾,并献上颂册,乾隆赐他为举人。从此,王念孙更专心致志地求学。这一次迎驾,王念孙结识了李惇、贾田祖,在相处的日子里,成为好友。当时还有一批在学术上很有研究的学人,不过无法见面,王念孙就经常与他们书信往来,讨论学术。就这样与汪中、刘台拱、任大椿、程瑶田等也成为没有见过面的好朋友。第二年,王念孙来到北京,见到了江永的《古韵标准》,读了以后才知道顾炎武把古韵分为十部,但又觉得古韵分为十部不太贴切,还有很多罅漏。回到家乡以后,取出《诗经》,反复探讨,又认为江永所分的十三部仍然不太完善,于是研究古韵。<br> 乾隆三十四年(1769),王念孙又到了北京,经常向朱筠请教学术问题,谈论六书精义。王念孙又以高价买到一本毛刻北宋本《说文解字》,准备回家后研究文字学,写四本书,用来与顾炎武的《音学五书》相配。他把这种想法告诉了好友李文藻。乾隆三十七年(1772),王念孙在北京与刘台拱相见。<br> 乾隆三十七年(1772),王念孙前往安徽,住在当时任安徽学政的朱筠家中。这次在安徽见到了过去只有书信往来的汪中,两人在一起共同研讨经义小学。在安徽,王念孙还为朱筠校定汲古阁本《说文解字》。乾隆三十八年(1773)的冬天,他随同朱筠回到北京,住在朱筠的寓所“椒花吟舫”。乾隆四十年(1775)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同年冬乞假归里,独居“湖滨精舍”,穷搜博采,研治群经。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