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瑞篇
瑞,指符瑞,是古代用为信物的标记。天瑞,指自然界阴阳变化,四时循环无不与道的规律相合,如符瑞之有信,故名。本篇十四个自然段,共分三大部分,都是围绕世界本原展开的,其中阐述的自然观和人生观是《列子》全书的总纲。第一部分共四个自然段,总述宇宙形成过程,提出“不生不化者”为万物的本原,就是宇宙形成过程的第一阶段,从太易开始直至“天地含精,万物化生”的生成过程为第二阶段,以“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说明生物与非生物在物质基础上的演变发展,是第三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从物质本体、宇宙生成和生物进化的角度阐明了“道”的本质,揭示了《列子》的自然天道观,基本上反映了先秦道家哲学思想的特点。第二部分由中间五个自然段组成,总述道的本质,进一步揭示“道”与具体事物亦即“生者”与“生生者”的关系,揭示“道”与运动的关系,从有限和无限、普遍和特殊的关系上显示“道”的本质。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自然生死问题,进一步形成《列子》的社会人生观。通过“孔子游泰山”、“林类拾遗穗”、“子贡倦于学”三则故事说明“道”的运动终始相继,因而生与死,不过是一个往返循环,“死也者,德之徼也”,不必戚戚于死期,而应在人间以平常心对待生死,直到终年。第三部分由最后五个自然段组成,其主旨在于强调“道”之本质是虚默无为,而人也应以笃守虚静的态度对待人生,进一步丰富了《列子》人生观的内容。“物损于彼者盈于此”,又何必斤斤计较人生中的得失予取?“生不知死,死不知生”,又何必特意计较生死?“杞人忧天”、“宋人求富”两个寓言告诫人应遵循自然规律就相安无事。前一个寓言反映了先秦自然科学在宇宙形成理论上的水平,后一个寓言的“盗天”表现了人类利用自然的进步思想。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