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周易初步:易学基础知识36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1785015
  • 作      者:
    张绍金著
  • 出 版 社 :
    华龄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编辑推荐
    《周易》为群经之首,是中国经学高深的一门学问,也是最早指出宇宙人生奥秘的学问。你有四大理由典藏《二十一世纪易学家书系:周易初步(易学基础知识36讲)》,一是显赫文化地位:十三经是传统文化构成的基础,而《周易》为群经之首。二精湛辩证思维:三立天之道,阴阳对立统一,启迪人们认识规律,把握未来。四是深刻人生体验:立人之道,以宽待人,以严律己,提高素养方可安身立命。居家收藏至宝:权威评释,精妙学问通俗呈现,居家收藏精品。 化神秘为浅显,化阻滞为流畅,化艰涩为通俗,明白如话,涓涓细流而又不失其“道”,即《易经》的本义,是大众所渴望的,也是写作本书的宗旨。
展开
作者简介
    张绍金,1949年生。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曾担任山东省济宁市生物化工学校(原商业学校合并)校长兼党委书记。高级讲师,执教40余年,潜心研究《周易》多年。 出版的主要易学研究著作有:《八字揭秘》、《滴天随笔》、《滴天命理新论》、《滴天风水》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周易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部特殊典籍,内涵精深、影响广泛、流传久远,几千年来《周易》以其内在的魅力和博大的内涵,吸引着人们在各个领域对其进行研究和应用,从而形成庞大的易学体系,对中华文明的方方面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周易》中华文明的源头,有“群经之首”和“大道之源”之称。
    《二十一世纪易学家书系:周易初步(易学基础知识36讲)》一书由《经》和《传》两部分所组成,是一部指导人们利用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著作,其中,《经》是我国古代先哲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长期观察,并对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及其结果进行高度总结后而形成的,它集中反映了宇宙及其万事万物的现象和发展变化规律;《传》则是对《经》进行解说,用来阐发义理的哲学典籍。
    作者张绍金先生学究天人,博古通今,以轻松而幽默的笔法为我们解读了《易经》这门神秘的学问,娓娓道来,浅显易懂。全书共36讲,无一不是经典,特别适合初学者进行学习和研究。
展开
精彩书摘
    一太极与盘古开天地:
    这个世界怎么来的?人类对它的遐想从古至今都没有停止过。两千多年前,中国大诗人屈原就对天发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直到今天,这个问题还是没答案。或许由于百思不得其解,最终才用“盘古开天地”的神话圆了这个梦。
    天地没有开辟之前,宇宙茫茫死寂,没有白天、黑夜,没有一丝光明,没有花鸟虫鱼,没有蛙声、蝉鸣,更不要说人类自己了。那是一个混沌莫测的世界,一个可怕的世界。这种天地阴阳混沌未分的大自然的本初状态,《周易》称之为太极。
    据传说,有一个叫盘古的大力神,手持巨斧、铁凿,奋力一击,一声巨响——响彻宇宙的巨响,撼动了宇宙,劈开了这个混沌的“鸡子”,一缕晨曦般的光明穿破了原始的太极,光明慢慢扩展,才有了天地。之后,阴阳和谐,化育了万物,也就有了人类自己,这就是盘古开天地。
    盘古开辟天地的过程还有另外不同的声音:一种说法来源于《艺文类聚》:人类之前,天地混沌如鸡子,
    盘古生于其中。或许他在毫无生机的“鸡子”中太烦闷了,决心开辟天地。于是阳气慢慢上升而成为天,浊气逐渐下降而成为地。经过他的辛勤工作,天一目能增高一丈;地一日能增厚一丈。据说盘古活了一万八干岁,也奋斗了一万八千年,才完成了开天辟地的宏伟大业,最终有了天、地、人。
    清人马骕《绎史·五运历年纪》中的说法更神奇了:盘古是龙首蛇身,他呼吸的气成为风雨雷电,睁开眼变成白天,闭上眼就成为黑夜。死后的四肢、五体化为四极、五岳,骨节变成山林,血液变成江河湖海,肌肉变成田土,毛发变成了草木等。一句话,盘古奉献出了自身的一切,整个世界都是盘古的身体器官变化而来的。不管怎么说,盘古开天辟地是人们编织的神话。即便是神话,人们也总希望变成理想的真实,以致民间流传着很多与之相关的印迹:太行山脉的王屋山地区,至今还留存着古庙盘古寺;河南济源县境内盛产盘砚,而制砚的石头据传是孕育盘古的混沌鸡壳变成的;河南桐柏地区有一座盘古山,又叫歪头山,传说是盘古开辟天地累了,坐一坐稍事休息,结果把山头给压歪了。其他各地还有不少关于盘古的传说。
    太极图说
    无极而太极。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
    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唯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生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
    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日:“立天之道,日阴与阳。立地之道,日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日:“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有了天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慢慢孕育出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当然,也就有了今天的这个样子。
    天地开辟而万物生成的过程,宋代易学大师周敦颐,就是那个写《爱莲说》“出于污泥而不染”的大文学家,厩了个表示万物生化过程的太极图,并附有260多个字的《太极图说》,加以纲领性的解说。此图习惯上称为周敦颐太极图,或周子太极图。
    周敦颐太极图计有五层。第一层即最上面的圆圈,按周氏的解释是“无极而太极”,什么是无极?什么是太极?历代的学者们各持一端,也没争论出个对错。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世界的本原”上,是无极为本原呢还是太极为本原呢?坚持无极本原说者认为,无极和太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无极是代表生化万物的最初本体。《太极图说》的第一句话不应当是“无极而太极”,而应当是“无极而生太极”。太极本原说者认为,无极是没有任何形状和性质的混沌状态的物质,到了太极就有了最初的时空界限,有了最初的质的规定性。也就是说,物质从没有任何确定的形态,动静不分的状态,向初具形体和动静分化状态的转化。至于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说法离题就远了,他说“无极而太极”就是“无形而有理”,理才是世界的本原。不管怎么说,太极是阴阳二气的本原,是多数学者的共同认识,也就是代表盘古开辟天地之前的一种本初混沌状态。至于“无极而太极”究竟是什么意思,周敦颐已经不能作裁判了,或许要继续争论下去。
    盘古抡起巨斧,搅动了阴阳变化,就是第二层的阳动阴静。周氏解释说“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阴极而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义(仪)立焉”。左边阳动是两阳一阴(两白夹一黑),表示阳中有阴。太极动而生阳,但阳不是纯阳,而含有阴的因素;动也不是纯动,又含有静的因素。动到了极点就开始生静,静便产生了阴,也就是左边的“阳动”转变为右边的“阴静”。同样,阴静也不是纯阴和纯静,而是含有阳的因素和动的因素,所以,右边的阴静是两阴一阳(两黑夹一自)。阴静到极点了,又转变成阳动。所以“一动一静,互为其根”。随着太极的动静变化而产生了两仪,两仪即天地,天地就产生了。
    正因为阴阳的交互变化,才产生了第三层的五行之气。周氏认为“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而四时行焉”。他还进一步解释说“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二为阴阳,五为五行)之精,妙合而凝”。“阳变阴合”是指阴阳两气互相作用、互相唱和,就产生了五行(第三层图又称为三五至精图)。按五行家的说法,天动即阳气变动生出水,地的阴气配合生出火,水火又归于土,土又产生出金和木。五行之气顺布流行而且主管四时,木主春天,火主夏天,木火居于左;金主秋天,水主冬天,金水居于右。土居中央,主每季的最后18天,18×4—72天。金木水火土各主七十二天,全年三百六十天。五行中又各含阴阳太极,即“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有了春夏秋冬,四时就分明了。
    又因为阴阳五行的交互变化,才有了人类,所以,第四层运用图文并茂的手法,说明人的生成过程。圆圈左边是“乾道成男”,右边是“坤道成女”,这是“二五之精,妙合而凝”的结果。用现实生活中夫妻关系作比喻的话,男人主生,女人主成,夫妇交媾妙合,才能化育后代。是生男还是生女?有人把夫妻比喻为种子与土地的关系,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过,不要把“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理解得太狭隘,乾表示阳性事物如天、目、春、夏、火、木、男等,而坤表示的是阴性事物如地、月、秋、冬、水、金、女等,世界万事万物都有乾坤雌雄的分别。
    盘古开辟天地之后,又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才形成了无所不包的这个大世界。周敦颐可能感到难以表达这种状态,就再次画了个大圆圈,一切都涵盖在圆圈中,象征万物循太极之理而化生无穷。当事物非常复杂,“言不尽意”,千言万语都难以表达时,干脆不说,而用最简单的符号表达最丰富的内容,更能给人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周敦颐或许感到《易经》太伟大了,《太极图说》最后感叹:“故日:立天之道,日阴与阳;立地之道。日柔与刚;立人之道,日仁与义。又日: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伟大啊,《易经》!达到了极致。
    周敦颐太极图是一幅优美和谐的宇宙模式图。这幅极其简要的图抽象了从“太极”到“万物”的形成过程,又隐含着对人文世界最高价值根源的探讨。天道、地道,归根结底还在于阐发人道。周氏从太极回归到人极,从自然宇宙回归到人类的精神、道德世界,不仅体现了一个儒家学者的风范及其人文关怀,又把易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有了人类,就有了吉凶祸福现象的存在。为了预测未来,八卦也就应运而生了。《周易·系辞传》有一段话总结了天地开辟到八卦形成的过程,即“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易有太极”,太极是指大自然的混沌不分的初始状态。太极发生裂变生成阴阳,阴阳、天地又叫两仪;“是生两仪”,就有了天地以及其他阴阳万物;两仪再裂变生成太阴、太阳、少阳、少阴“四象”,就有了春夏秋冬的推演变化;四象再裂变生成八卦,即乾(qian)、兑(dui)、离、震、巽(xun)、坎(kan)、艮(gen)、坤,人类就可以用八卦推演判定吉凶祸福了,而且,能够指导天下盛大的事业。可见,八卦具有神奇的力量。
    今天,我们人类应该感谢既是人、又是神,入神合一的老祖先盘古。假如没有盘古开辟天地,或许大自然仍然是混沌未开的本原,那是多么可怕的黑暗、空旷、荒芜、冷寂的世界哟。
    二人道与女娲
    《周易·系辞传》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有天地,就有了天地之道;有了人,自然也就有了人道。
    自从盘古开辟天地之后,阴阳两分,才开始有了人类。人类世代繁衍,正如《愚公移山》所说“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人口不断累积增加,今天,我们中国已经是有十三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了。
    “自己怎么来的?”成年人都知道,唯有咿呀学语的幼儿不明白。若继续讨教起来,最原始的人类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曾引起人类学家们的极大关注。有土壤来源说,认为土能生化万物,人类当然也能从土壤中孕育出来;有海洋来源说,认为水是生物的本源,人类是从水中微生物发展变化而来的;还有外星球来源说,或许土壤来源说和海洋来源说都缺乏说服力,才猜测人是从外星球上“飞”过来的等等。但这些说法都很难找到足以令人信服的证据。小学课本上说人是猴子变的,通过长期的劳动,前肢变成手臂,后肢变成了两腿,人就慢慢地站立起来了。这只是一个进化过程,如果追问下去,猴子又是怎么来的呢?还是没有最终答案。
    《太平御览》记载的“女娲(wa)造人”的神话倒是别有韵味:“女娲抟(tuan)黄土作人”,就是说人是天神女娲用黄土造出来的。传说女娲是人头蛇身。她开始造人时用泥巴捏成人的形状,造一个男人,也造一个女人,安上鼻子、眼、耳朵等基本要件,对着泥人吹口仙气,泥人就活了。今天男女性别人数的大体平衡恐泊是女娲早就考虑到了。但当时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极其险恶,洪荒旷野,“猛兽食颛(zhuan)民,鸷(zhi)鸟攫(jue)老弱”,足以威胁人类。相比之下,人处于弱势地位。人多力量大,为了抗衡凶恶势力,’就亟需增加人的数量。在“力不暇(xia)供”的情况下,加快造人步伐势在必行。女娲“乃引垣(yuan)于泥中,举以为人”,就是用草绳子在泥水汤里沾沾,甩出许多泥点点,这些泥点点也变成了人。看来,女娲的工作态度也有点不慎重,是“买方市场”就降低了造人的质量。据说,女娲亲手捏出来的泥人都成了奴隶主,高人一等;草绳子甩出来的泥点点就成了奴隶,鄙贱而低下。今天的人有贵贱贤愚、贫富寿天之别,是否与女娲最原始的造人方法有关呢?人们常常把那些在社会上有一定声望、地位和影响力的人说成是“有鼻子有眼”的人,或许就是女娲用黄土经过细加工而“捏”出来的那部分人。劳心者,劳力者;统治者,被统治者;贵者,贱者……这是人道中的大道、永恒的道,自从有了人类那一天起,人道就在其中了。
    女娲造人用的材料是泥土,土在五行中位居中央,“万物土中生”,土能发育万物,人类起源于土,这种人的来源的神话,好像比海洋说、外星球飞来说等更能叫人接受。、有一种生理现象,琢磨起来很有趣味,即人们要经常洗澡,却永远洗不净身上的灰尘泥土,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炎黄子孙是用泥土做出来的,骨子里沉淀了土的基因。
    中国人是黄种人,因为土是黄色的。与西方人相较差别甚远,因为西方人崇尚的是上帝,是上帝安排“亚当和夏娃”完成了西方人类繁衍发展的任务。中国人崇尚黄色,甚至历代皇帝还把黄色定为专用色,可能也与女娲造人有关。
    中国人对土有特殊的感情依恋:本乡本土,见了面倍感亲切;远方征程,当爹当妈的干嘱万托别忘了家乡土;游子飘荡,遥望故乡,依依情深;一旦回“家”,抓一把故乡土带回去珍藏;人走到生命的尽头,还要入土为安……炎黄子孙的血液里,流淌着土的因子、元素。
    土在金木水火土五行中位居中央,不前不后,不左不右,不偏不倚,所以,中庸、和平、正直、仁厚是中国人的天性,中国人的骨子里有“土”的人道。
    女娲是我们民族的母亲。那么,我们民族的母亲为什么叫女娲呢?“娲”的读音与“蛙”相通,而蛙有旺盛的生育、繁殖能力。一场春雨,蝌蚪成群。在渴望人口繁盛的情况下,蛙就受到特别的崇拜,我们民族的母亲叫“蛙”也就顺理成章了。
    民族始祖的蛙不是一般的蛙,是圣蛙,所以不写作“蛙”而写为“娲”。女娲是专用词,是我们民族母亲神的专用概念,再没有别的意义了。《说文》日:“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楚辞注》也说“娲,一日七十化”。这里说的“化”,都是生育、繁殖的意思。
    ……
展开
目录
自序
提要
一 太极与盘古开天地
二 人道与女娲
三 一阴一阳之谓道
四 五行以及阴阳五行合流
五 河图与洛书
六 伏義與先天八卦
七 文王与后天八卦
八 八卦变六十四卦
九 天图与地图
十 《周易》之〔易〕
十一 《周易》之周
十二 《易经》之经
十三 孔子与《易传》
十四 《易纬》之 纬
十五 揲蓍法:五十根蓍草起卦
十六 卦象和爻象
十七 卦辞和爻辞
十八 本卦、变卦和互卦
十九 《易林》及其四千零九十六卦
二十 天干、地支与六十甲子信息密码
二十一 京房的“三枚铜钱”
二十二 纳甲筮法
二十三 装载万事万物的“筐子”
二十四 诸葛亮“算”东风
二十五 管辂和郭璞
二十六 邵康节与梅花易占
二十七 射覆游戏与金龙吃烧饼
二十八 千古绝唱《推背图》
二十九 八卦与房屋建筑
三十 中国古代算命术
三十一 “二进制”与八卦阴阳符号
三十二 八卦与八大行星偶性对应关系猜想
三十三 八卦与二十八宿
三十四 效法天:自强不息
三十五 效法地:厚德载物
三十六 怎样正确理解周易,学用周易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