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障碍症的忧郁?还是因为失眠而忧郁……,又是一堆等待理清的问题了。
等到所有问题问完,该做的检查也做完了,医生就会在脑中有个初步的想法,他会针对主要问题来治疗,同时也处理你的各种症状。
前者是所谓的治本部分,后者则是治标部分,两者都要兼顾,不能偏颇。有人以为只要治本即可,不必治标,但是,没有必要让患者继续痛苦下去吧?就像忧郁症造成的失眠,抗忧郁剂才是治本的疗法,但要三周后药物才会生效,难道患者就得继续失眠三周吗?天天失眠,心情要好大概也很难吧!
因此,医生通常会草拟一套治疗计划(他不一定会解释,除非你问他),旋即付诸行动。倘若他以前没看过你,他有可能只开几天量的药,请你过几天后再回来就诊,目的就是要视你的反应,来调整治疗计划。
个性问题、生活压力事件、家庭问题等等,不是一时三刻可以处理好,医生可能会建议你接受相关的治疗,诸如心理治疗、家族治疗等;也可能建议你念一些书,诸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技巧等书;要是病情很严重的话,医生可能建议你住院;当然,医生也很有可能暂时什么都不做,先解决你的失眠问题再说。
最后,医生通常会开出一些安眠药,这个,就是要立刻解决你的失眠问题。你因为失眠而来,医生也会感到自己有义务要让你睡得舒服些。
就这样,你的看诊过程就完成了。
听起来似乎很复杂,跟寻常看诊的经验完全不一样。但是,事实就是如此,医生替你考虑到的事情,远远超乎你的想像——当然,不是每一位医生都如此。
但为什么医生从来没跟我说那么多?一来,是台湾的医疗环境使然,医生也许觉得:未必每一件事情都能说清楚讲明白的。
另一方面,你也没问,他当然不会说。所以每一次看诊时,找一位能和你讨论及解释的医生是你应该有的考虑——毕竟,知道自己的病情,参与治疗计划,是你的权利、也是你的义务。医生开的安眠药,有必要吃吗?
在上一章中,我们说了一大堆,医生可能这样、可能那样,结果,不管怎样,医生还是开药了。好像绕了一大圈,到最后又回到原点似的,可是——
真的有那么严重吗?一定要吃药吗?
嗯,这是一个大问题。
“有那么严重吗?”这是很多人拿到药袋时的第一个想法。
这样好了,不如来个反向思考:“有必要不吃药吗?”
让我们来想一想,所有不该吃药的理由好了:吃药会伤身?
这真是个大问题喔!如果会伤身的话,那可就严重了。但为什么医生要开毒药给你?或许该回家翻翻族谱,看看医生是不是你曾祖父、高曾祖母仇家的后代,隐姓埋名就是为了今日的寻仇?当然,这是笑话,比较可能的是:反正吃药的也不是他,只要你能睡,他就满意了,管你伤不伤身……。
不过,在医疗诉讼频传的现在,医生除非一心想吃牢饭,否则不太敢这么做。姑且不论这个,安眠药真的会伤身,伤脑,伤肝,伤肾?到底是谁说的?有什么研究证据吗?若真有这种药,那医疗机构为什么要核准?根本就该严格禁止的,怎么能任由医生乱开呢?吃了会得痴呆症?
也许你会问:“我听说有人吃药吃到痴呆,脑筋呆呆笨笨的,像个白痴一样。也有人跟我说:有人吃安眠药吃到要洗肾,说的人都言之凿凿,这是怎么回事?”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