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什么样面瘫针灸治疗无效或疗效不佳?
病程较长
管遵惠等通过680例面瘫患者的病程与疗效关系分析,用“大数定律”进行计算后,痊愈率随着病程的增长单调下降;而无效率随着病程的增长单调上升,说明了发病后就诊时间愈早、痊愈率越高。无效病例多与病程较长,或早期治疗不当,贻误了治疗时机有关。
病情较重
根据面瘫发病程度、面肌静止时的张力及主动运动情况,分为重型、中型、轻型三类,病情愈重,痊愈的可能性愈小;病情愈轻,痊愈的可能性愈大。
病情的轻重,与病变损害部位有密切联系:损害在膝状神经节和以上部位,临床体征明显,多属重型;损害在蹬骨肌或鼓索部位,多属中型;病变在茎乳孔以下,较为单纯的面神经炎,多属轻型。
有人认为面神经麻痹起病的轻重,标志着面神经变性的程度。在发病时,面神经呈水肿状态,髓鞘或轴突已有不同程度的变性,在茎乳孔和鼓索部位的神经最为显著,部分病人乳突部和面神经管的骨细胞也有变性。面神经变性越严重,临床体征越明显,痊愈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亨特面瘫主要损害在膝状神经节处,大多数患者在罹患早期已出现茎乳孔和面神经管内神经髓鞘或神经纤维变性,故亨特面瘫病情较重,疗效较差。
治疗不当
管遵惠等通过680例面瘫患者中部分无效病例分析,可能是病变早期面部刺激过于频繁所致,因为这会使病变的面神经细胞疲劳,从而减低了神经的兴奋性,使病情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同时频繁的刺激(包括红外线、热敷、按摩等),使局部组织呈持续充血状态,这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炎变神经的水肿,因而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此外,部分无效病例还可能与使用电针、电按摩等过重的刺激有关。其机理可能是:正常生理状态,神经膜呈半渗透性,神经膜的表面带阳离子,膜的里面带阴离子。当接受刺激时,神经膜的渗透性增加,同时有脱极现象。病变的面神经在过重的电刺激或过强的震颤下,导致神经膜渗透性改变,而使阴阳离子重新排列组合,促使面神经完全变性,这样就使面神经麻痹的临床体征不能得以完全恢复,亦可能是出现患侧的口眼联动、挛缩、痉挛等后遗症的重要因素。
另有部分无效病例,可能与应用激素不当有关。
神经受损
有少数无效病例是由于病理性的神经受损,如严重的耳部疱疹、病毒侵犯膝状神经节、损伤神经纤维导致面神经变性,使面瘫体征难以逆转。有的病例是由于外耳道骨瘤、中耳胆脂瘤、听神经鞘膜瘤等压迫面神经而致面神经麻痹;或由于中耳肿瘤切除术,乳突根治术等手术所致的面神经损伤。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