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 溶血尿毒综合征
溶血尿毒综合征(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HUS)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疾病。其共同的临床表现为溶血、血小板减少和急性肾衰竭等。典型HUS与细菌、病毒感染有关。其中与能产生志贺菌样毒素(SLTs)的大肠杆菌O157:H7、志贺痢疾杆菌关系最为密切。起病时常有严重胃肠道症状,并可流行。非典型病例常为散发,无胃肠道症状,多属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同一家庭中可有其他成员发病,且有复发倾向,预后差。
【临床表现】
1.前驱病多数为胃肠炎,表现为发热、呕吐、腹痛和腹泻,可伴血便。非典型病例无前驱病,但可有家族史,尤其同胞发病。
2.症状与体征于前驱病5~10天后突然起病,出现苍白、烦躁、乏力、嗜睡、少尿或无尿、高血压、皮下和黏膜出血。可有脱水或水肿、黄疸和肝脾肿大等。严重病例发生抽搐和昏迷。
【诊断要点】
1.有以上临床表现。
2.血管内溶血实验室证据 贫血并进行性加重,网织红细胞中度增多,红细胞大小不等、嗜多染色、呈三角形、芒刺形或盔帽状。
3.血小板减少常低于100×109/L,一般持续7~10天,然后逐渐回升。
4.肾衰竭诊断标准参见肾衰竭节。
5.尿液检查轻度蛋白尿、镜下血尿、血红蛋白尿和各种管型。
6.肾穿刺活组织检查 HUS多数可临床诊断,毋须肾活检。当临床诊断有困难时,可行肾活检。病理特征为小血管内皮损伤和血栓形成。
【治疗】
1.治疗急性肾衰竭参阅急性肾衰竭节,尽早采用透析治疗。
2.纠正贫血当外周血血红蛋白<60g/L可输新鲜洗涤压积红细胞,输入速度宜慢。
3.抗凝治疗用于早期高凝状态,可用肝素、血小板凝聚抑制剂(如双嘧达莫)、小剂量阿司匹林1~3mg/(kg·d)。
4.纤溶疗法可用去纤苷(defibrotide)或尿激酶。
5.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用于非典型病例。
6.其他治疗血浆置换、依前列醇(前列环素、PGI2)和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注等按条件选用。
第十二节急性肾衰竭
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是指肾脏在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下短期内肾功能急剧降低,甚至完全丧失,临床表现为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和氮质血症等。尿量显著减少或无尿是急性肾衰竭突出的临床表现,但部分患儿尿量可以不少,被称为非少尿性急性肾衰竭。
急性肾衰竭就其病因和病理生理可分为肾前性、肾实质性和肾后性三型。
【临床表现】
急性肾衰竭临床经过可分为三期,临床表现如下。
1.少尿期少尿或无尿,伴氮质血症,水过多(体重增加、水肿、高血压、肺水肿、脑水肿),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低钠血症、高磷血症、低钙血症,少数呈现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并可出现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血液系统等多系统受累的表现,
2.利尿期尿量逐渐或阶段性或急剧增多(每天超过250ml/m2),浮肿有所减轻,但氮质血症未消失,甚至可能继续轻度升高,可伴有水电解质紊乱等表现。
3.恢复期氮质血症基本恢复,贫血改善,而肾小管的浓缩功能恢复缓慢,约需数月之久。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