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贵兴,男,1942年出生,江苏省无锡市人。1960年考入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1982年获硕士学位。1986年曾赴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市民医院骨科,作为访问学者工作一年,在前北美脊柱外科学会主席、世界著名的脊柱外科专家Gorden. Armstrong教授的亲自指导下研修脊柱外科,1987年学成回国,在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从事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1988年任骨科副教授,1993年晋升为骨科教授。现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主任、骨科主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及香港大学脊柱外科中心主任,任职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同时,他还是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骨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骨科杂志主编,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名誉主编,中国骨质疏松杂志、临床骨科杂志、中国关节外科杂志、实用骨科杂志、亚太骨科杂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中国骨肿瘤杂志的编委、常务编委、副主编等职,AAOA校友会成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理事、协和医大保健俱乐部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委员会委员。
邱贵兴教授擅长脊柱外科及人工关节疾病的诊治:在脊柱外科领域中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对脊柱侧凸、脊柱后凸、强直性脊柱炎的矫形;脊柱肿瘤的切除固定;脊柱结核的治疗;椎管狭窄、脊柱滑脱的减压、复位、内固定;颈椎病以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各种脊柱疾病的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近年来,邱贵兴教授在脊柱侧凸和脊柱退行性疾病失败病例的返修手术和脊柱外科的疑难病例的诊治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不断总结经验,通过讲座和手术,向许多年青的脊柱外科医师传授自己宝贵的经验,同时治疗了许多疑难病例。他在以往Harrington、Luque、Zilke、Galveston、Dick、Steffee、RF、CD等手术基础上,较早地引入并积极推广CCD、TSRH、CDH、SOCON、Z-plate、USS系统等脊柱固定器在临床上的应用,使脊柱手术的固定从单纯的一维矫形转向三维矫形,提高了治疗效果,并熟练地应用国际上的这些先进技术
来治疗脊柱外科的疑难病症。他在总结临床经验的同时,研究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脊柱侧凸的分型,去伪存真,提出了脊柱侧凸的PUMC分型,并以此为依据,决定脊柱侧凸的融合范围,使该病的治疗获得了更好的临床效果。
主编了《脊柱外科新手术》、《髓内钉内固定技术》、《骨折333个怎么办》、《腰痛与腰椎疾病200个怎么办》、《高级医师案头丛书-骨科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