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CCIE实验指南.第1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115108722
  • 作      者:
    (美)Karl Solie著
  • 出 版 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2
收藏
作者简介
  Karl Solie CCIE#4599,是Comdisco公司的首席网络工程师。Karl在为McDonnell、Douglas、Unisys和Comdisco等公司设计和实施基于LAN和WAN的各种内部和外部网络方面积累了超过13年的丰富经验。在这13年里,Karl设计和实施过各种类型的互联网络,包括一些美国的大型商用或政府的IP或SNA网络。他曾经完成的网络项目范围从他所在威斯康星的哈得逊社区学校的LAN/WAN的设计与安装,到亚特兰大、乔治亚以及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等地的政府网络工程,Karl在加利福尼亚大学获得了法律专业的文学学士学位,并且还在威斯康星--斯托德大学系统地学习了数学理论。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第一本由Cisco Systems授权讲述CCIE实验考试的书籍。
  本书主要目的是用来帮助那些CCIE备选者们通过完成许多实验来准备CCIE实验考试。这些实验是用来测试应试者在参考答案之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实验里的许多内容都是非常有难度的,如果你没有在实际环境中完成这些实验,那么在真正的CCIE考试中就有可能漏掉许多细节,从而导致整个考试的失败。本书结构遵从OSI模型及网络自低向高的构建方式。第1部分主要讲述物理层和路由器基本的设置和访问知识。第2部分“LAN模型的建立”和第3部分“采用广域网互连局域网”关注数据链路层,而第4部分“路由选择协议”则关注第3层和第4层的内容。第5部分、第6部分和第7部分则分别介绍不可路由协议的传输、网络控制与网络访问、增强型网络协议。每一部分后面都有一个或者多个复杂的实验。第8部分讨论了现在的CCIE实验认证考试,提供了学习要点和建议以帮助应试者准备CCIE实验考试,这一部分还包括5套CCIE考试模拟题,以便给应试者一种身临其境的考试感觉。
  本书主要对象是至少已经获得了CCNA或者CCDA证书的网络工程师。这些工程师们在阅读本书之前都已经对IP地址及子网等知识有一个比较深入的理解。而拥有Cisco路由器基础认识和基本路由器配置经验对于本书的阅读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展开
目录
第1部分 建立网络互联模型
第1章 建立网络互联模型的关键组件
1.1 确定建立网络互联模型的关键组件
1.2 访问服务器
1.3 建立局域网(lan)模型
1.3.1 采用集线器与mau建立lan的模型
1.3.2 采用交换机建立lan的模型
1.3.3 采用路由发起源或主干路由器仿真lan
1.3.4 利用以太网反接电缆建立lan模型
1.4 广域网连接方法的仿真
1.4.1 采用特定反接电缆连接含内置或外置csu/dsu的路由器实现wan的建模
1.4.2 采用v.35 dte-dce电缆建立wan的模型
1.4.3 采用hdlc和csu/dsu上的环路插头来仿真wan
1.4.4 将一台cisco路由器作为帧中继或x.25交换机来建立wan的模型
1.5 实验室中路由器,cisco ios软件以及内存的要求
1.6 测试主机与数据仿真
1.7 建立网络互联模型框架关键组件的配置
1.7.1 获取特权访问:16位的引导寄存器
1.7.2 cisco ios软件的升级
1.7.3 访问服务器的设置与使用
.1.7.4 帧中继交换机的配置
1.7.5 配置路由发起源或主干路由器
1.7.6 配置模拟远程访问
1.7.7 设置microsoft windows 95/98 网络
1.8 第1章实验指南: 简介
1.9 实验1:密码恢复-第1部分
1.9.1 实验说明
1.9.2 实验内容
1.9.3 实验目的
1.9.4 所需设备
1.9.5 物理设计与实验准备
1.10 实验1:密码恢复-第2部分
1.10.1 实验步骤
1.11 实验2:catalyst 5500交换机的密码恢复第1部分
1.11.1 实验说明
1.11.2 实验内容
1.11.3 实验目的
1.11.4 所需设备
1.11.5 物理设计与实验准备
1.12 实验2:catalyst 5500交换机的密码恢复第2部分
1.12.1 实验步骤
1.13 实验3:升级ios以及从tftp服务器恢复配置第1部分
1.13.1 实验说明
1.13.2 实验内容
1.13.3 实验目的
1.13.4 所需设备
1.13.5 物理设计与实验准备
1.14 实验3:升级ios以及从tftp服务器恢复配置第2部分
1.14.1 实验步骤
1.15 实验4:访问服务器的配置第1部分
1.15.1 实验说明
1.15.2 实验内容
1.15.3 实验目的
1.15.4 所需设备
1.15.5 物理设计与实验准备
1.16 实验4:访问服务器的配置第2部分
1.16.1 实验步骤
1.17 实验5:帧中继交换机的配置第1部分
1.17.1 实验说明
1.17.2 实验内容
1.17.3 实验目的
1.17.4 所需设备
1.17.5 物理设计与实验准备
1.18 实验5:帧中继交换机的配置第2部分
1.18.1 实验步骤
1.19 实验6:远程访问实验室的配置第1部分
1.19.1 实验说明
1.19.2 实验内容
1.19.3 实验目的
1.19.4 所需设备
1.19.5 物理设计与实验准备
1.20 实验6:远程访问实验室的配置第2部分
1.20.1 实验步骤

第2部分 lan模型的建立
第2章 lan协议:catalyst以太网和令牌环交换机的配置
2.1 以太网:协议发展简史
2.2 以太网技术概览
2.2.1 以太网的工作原理
2.3 802.1d生成树协议(stp)
2.3.1 生成树(stp)工作原理
2.3.2 stp 定时器
2.4 以太网交换技术
2.4.1 广播域与冲突域
2.4.2 虚拟局域网(vlan)
2.4.3 vtp和中继协议
2.4.4 catalyst以太网交换机的设置
2.5 令牌环:已有30年历史,仍然在使用
2.6 令牌环技术概览
2.6.1 令牌环的工作原理
2.7 令牌环交换技术
2.8 令牌环网桥中继功能(trbrf)与令牌环集中器中继功能(trcrf)
2.9 在catalyst 3920上配置令牌环交换
2.9.1 交换机的配置界面
2.9.2 信息统计界面
2.9.3 下载/上传界面
2.9.4 复位界面
2.9.5 在catalyst 3920交换机上设置vlan
2.10 更多练习:以太网/令牌环网实验
2.11 实验7:以太交换、vlan中继和生成树根布局第1部分
2.11.1 实验说明
2.11.2 实验内容
2.11.3 实验目的
2.11.4 所需设备
2.11.5 物理设计与实验准备
2.12 实验7:以太交换、vlan中继和生成树根布局第2部分
2.12.1 实验步骤
2.13 实验8:用catalyst 3920配置令牌环交换网络第1部分
2.13.1 实验说明
2.13.2 实验内容
2.13.3 实验目的
2.13.4 所需设备
2.13.5 物理设计与实验准备
2.14 实验8:用catalyst 3920配置令牌环交换网络第2部分
2.14.1 实验步骤

第3部分 采用广域网互连局域网
第3章 wan协议与技术: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
3.1 hdlc的兼容性和简易性
3.1.1 hdlc的设置
3.1.2 hdlc的“big show”和“big d”
3.1.3 show interface serial_interface 命令
3.1.4 show controllers serial_interface 命令
3.1.5 debug serial interface 命令
3.2 实验9:hdlc的配置第1部分
3.2.1 实验说明
3.2.2 实验内容
3.2.3 实验目的
3.2.4 所需设备
3.2.5 物理设计和实验准备
3.3 实验9:hdlc的配置第2部分
3.3.1 实验步骤
第4章 wan协议与技术:点对点协议(ppp)
4.1 ppp的多种用途
4.1.1 在同步串行链路上配置ppp
4.1.2 在模拟拨号链路的异步端口上进行ppp配置
4.1.3 ppp数据压缩的配置
4.1.4 配置多链路捆绑ppp
4.1.5 ppp的lapb和lqm的配置
4.1.6 ppp和ddr的“big show”和“big d”
4.1.7 ppp回拨设置
4.2 实验10:在异步拨号连接上配置ppp、pap和数据压缩第1部分
4.2.1 实验说明
4.2.2 实验内容
4.2.3 实验目的
4.2.4 所需设备
4.2.5 物理设计和实验准备
4.3 实验10:在异步拨号连接上配置ppp、pap和数据压缩第2部分
4.3.1 实验步骤
4.4 实验11:同步链路上的ppp、chap和lqm 配置第1部分
4.4.1 实验说明
4.4.2 实验内容
4.4.3 实验目的
4.4.4 所需设备
4.4.5 物理设计和实验准备
4.5 实验11:同步链路上的ppp、chap和lqm配置第2部分
4.5.1 实验步骤
4.6 实验12:同步链路的ppp模拟拨号备份第1部分
4.6.1 实验说明
4.6.2 实验内容
4.6.3 实验目的
4.6.4 所需设备
4.6.5 物理设计和实验准备
4.7 实验12:同步连接的ppp模拟拨号备份第2部分
4.7.1 实验步骤
第5章 wan协议与技术:帧中继
5.1 帧中继的相关术语
5.2 帧中继技术概览
5.2.1 帧中继lmi的操作
5.3 帧中继的配置
5.3.1 实例:配置混合型帧中继网络
5.4 帧中继的“big show”和“big d”命令
5.4.1 show frame-relay pvc 命令
5.4.2 show frame-relay lmi 命令
5.4.3 show frame-relay map 命令
5.4.4 debug frame-relay lmi 命令
5.5 其他帧中继配置命令
5.6 帧中继流量整形的设置
5.6.1 实例: 帧中继流量整形的配置
5.7 实验13:配置帧中继网络与控制帧中继arp第1部分
5.7.1 实验说明
5.7.2 实验内容
5.7.3 实验目的
5.7.4 所需设备
5.7.5 物理设计和实验准备
5.8 实验13:配置帧中继网络与控制帧中继arp第2部分
5.8.1 实验步骤
5.9 实验14:帧中继网络、数据整形、ospf及dlsw/llc2配置第1部分
5.9.1 实验说明
5.9.2 实验内容
5.9.3 实验目的
5.9.4 所需设备
5.9.5 物理设计与实验准备
5.10 实验14:帧中继网络、数据整形、ospf及 dlsw/llc2的配置第2部分
5.10.1 实验步骤
第6章 wan协议与技术:通过多协议传输语音
6.1 模拟电话技术简介
6.1.1 电话呼叫的组件
6.1.2 电话信令
6.1.3 本地环路
6.1.4 语音交换机
6.1.5 中继
6.1.6 中继抢占信令的类型
6.1.7 中继监控
6.1.8 2线到4线转换和回音
6.2 数字语音技术
6.2.1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
6.2.2 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过程
6.2.3 数字语音插入
6.2.4 信道信令类型和帧格式
6.3 cisco语音产品
6.3.1 cisco
6.3.2 cisco
6.3.3 cisco
6.3.4 cisco mc
6.3.5 cisco
6.3.6 cisco语音路由器的比较
6.4 实验15:通过帧中继、ip和atm传输语音
6.4.1 实验说明
6.4.2 实验内容
6.4.3 实验目的
6.4.4 所需设备
6.5 实验15a:vofr的配置第1部分
6.5.1 物理设计与实验准备
6.5.2 语音端口的配置与验证
6.6 实验15a:vofr的配置第2部分
6.6.1 实验步骤
6.7 实验15b:voip的配置第1部分
6.7.1 所需设备
6.7.2 物理设计与实验准备
6.8 实验15b:voip的配置第2部分
6.8.1 实验步骤
6.9 实验15c:voatm的配置第1部分
6.9.1 所需设备
6.9.2 物理设计与实验准备
6.10 实验15c:voatm的配置第2部分
6.10.1 实验步骤
6.11 实验15d:可选实验,私有专线自动振铃(plar)连接
第7章 wan协议与技术: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7.1 isdn的发展、组成和结构
7.1.1 isdn组件和参考点
7.1.2 isdn分层
7.1.3 isdn数据封装格式
7.2 isdn配置基础
7.3 按需拨号路由(ddr)的配置
7.3.1 第1步:isdn交换机类型和spid信息的设置
7.3.2 第2步:指定用户所期望的数据
7.3.3 第3步:拨号信息的设置
7.3.4 第4步:配置高级可选参数
7.4 isdn调试的“big show”和“big d”命令
7.4.1 isdn的“big show”
7.4.2 isdn的“big d”
7.5 技巧和窍门
7.6 isdn实验
7.7 实验16:配置isdn上的ppp认证、回拨和多链路连接
7.7.1 实验16的解决方案
7.7.2 实验16解决方案的讨论
7.8 实验17:配置isdn上ospf按需电路
7.8.1 实验17的解决方案
7.8.2 实验17 解决方案的讨论
7.9 总结
第8章 wan协议与技术:异步传输模式(atm)
8.1 atm实验学习所需的特定组件
8.2 rfc 2684的配置
8.2.1 pvc的配置
8.2.2 svc的配置
8.3 rfc 2225(经典ip)的配置
8.3.1 pvc的配置
8.3.2 svc的配置
8.4 实验18:cisco 7xxx路由器上的pvc,rfc 2684的配置第1部分
8.4.1 实验说明
8.4.2 实验内容
8.4.3 实验目的
8.4.4 所需设备
8.4.5 物理设计与实验准备
8.5 实验18:cisco 7xxx路由器上的pvc,rfc 2684的配置第2部分
8.5.1 实验步骤
8.6 实验19:在cisco 7xxx路由器上利用svc对经典ip,rfc 2225进行配置第1部分
8.6.1 实验说明
8.6.2 实验内容
8.6.3 实验目的
8.6.4 所需设备
8.6.5 物理设计与实验准备
8.7 实验19:在cisco 7xxx路由器上利用svc对经典ip、rfc 2225进行配置第2部分
8.7.1 实验步骤
8.8 总结

第4部分 路由选择协议
第9章 距离矢量协议:路由信息协议版本1和版本2(rip-1和rip-2)
9.1 rip技术概览
9.1.1 有类路由(仅rip-1)
9.1.2 无类路由(仅rip-2)
9.2 rip-1和rip-2的配置
9.2.1 rip-1的配置
9.2.2 rip-2的配置
9.2.3 rip的“big show”和“big d”
9.2.4 show ip protocols {summary}命令
9.2.5 show ip route命令
9.2.6 debug ip rip {events}命令
9.3 rip更新信息的调整、重分布和控制
9.4 rip默认路由
9.5 实验20:集成rip网络:重分布、路由的过滤和控制第1部分
9.5.1 实验说明
9.5.2 实验内容
9.5.3 实验目的
9.5.4 所需设备
9.5.5 物理设计与实验准备
9.6 实验20:集成rip网络:重分布、路由的过滤和控制第2部分
9.6.1 实验步骤
第10章 距离矢量协议:内部网关路由选择协议(igrp)
10.1 igrp技术概览
10.1.1 igrp的路由类型
10.1.2 igrp的度量
10.2 igrp的配置
10.2.1 igrp的“big show”和“big d”
10.3 igrp更新信息的调整、重分布和控制
10.3.1 非等价路由开销的负载平衡
10.3.2 igrp的非等价路由开销的负载平衡的配置
10.3.3 igrp和eigrp的集成和移植
10.3.4 igrp和默认路由
10.4 实验21:配置igrp:默认路由、路由过滤和非等价负载平衡第1部分
10.4.1 实验说明
10.4.2 实验内容
10.4.3 实验目的
10.4.4 所需设备
10.4.5 物理设计与实验准备
10.5 实验21:配置igrp:默认路由、路由过滤和非等价负载平衡第2部分
10.5.1 实验步骤
第11章 混合协议:增强型内部网关路由选择协议(eigrp)
11.1 eigrp技术概览
11.1.1 eigrp的度量
11.1.2 eigrp的邻居路由器
11.1.3 eigrp的可靠传输协议(rtp)
11.1.4 扩散刷新算法(dual)
11.1.5 协议相关模块
11.2 水平分隔
11.3 eigrp的配置
11.4 eigrp的“big show”和“big d”命令
11.4.1 show ip eigrp neighbors命令
11.4.2 show ip eigrp topology命令
11.4.3 show ip protocols命令
11.4.4 show ip route命令
11.4.5 debug eigrp packets命令
11.4.6 eigrp log-neighbor-changes命令
11.5 调整eigrp的更新信息
11.6 eigrp的重分布和路由控制
11.6.1 实例:eigrp重分布的应用
11.6.2 实例:eigrp路由控制的应用
11.7 eigrp的汇总
11.7.1 通过汇总控制查询范围以及sia路由的问题
11.7.2 eigrp的自动汇总功能
11.7.3 eigrp的手动汇总或路由聚合
11.8 eigrp的默认路由
11.9 eigrp的存根路由
11.10 eigrp的等价路由开销和非等价路由开销的负载平衡
11.11 实验22:配置eigrp:路由重分布、汇总以及存根路由第1部分
11.11.1 实验说明
11.11.2 实验内容
11.11.3 实验目的
11.11.4 所需设备
11.11.5 物理设计与实验准备
11.12 实验22:配置eigrp:路由重分布、汇总以及存根路由第2部分
11.12.1 实验步骤
11.13 实验23:配置eigrp网络:默认路由、路由的管理与过滤第1部分
11.13.1 实验说明
11.13.2 实验内容
11.13.3 实验目的
11.13.4 所需设备
11.13.5 物理设计与实验准备
11.14 实验23:配置eigrp网络:默认路由、路由的管理与过滤第2部分
11.14.1 实验步骤
第12章 链路状态协议: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spf)
12.1 ospf技术概览
12.1.1 ospf的hello协议
12.1.2 ospf的邻居路由器和网络类型
12.1.3 指定路由器(dr)和备份指定路由器(bdr)
12.1.4 ospf的路由器标识(rid)
12.1.5 ospf的基本邻接关系
12.1.6 最短路径树(spf)和ospf的度量代价
12.1.7 ospf的路由器类型、区域以及lsa
12.1.8 ospf的确认信号
12.1.9 ospf的路径类型
12.2 配置ospf
12.2.1 实例:在帧中继中配置多ospf区域的类型
12.3 ospf 的“big show”和“big d”命令
12.3.1 show ip ospf neighbors命令
12.3.2 show ip ospf database命令
12.3.3 show ip ospf interface命令
12.3.4 show ip route命令
12.3.5 show ip ospf命令
12.3.6 debug ip ospf adj和debug ip ospf events命令
12.3.7 log-adjacency-changes/show log命令
12.3.8 clear ip ospf process
12.4 ospf的存根区域配置
12.5 ospf的调整
12.6 减少ospf的扩散
12.7 ospf重分布和路由控制
12.7.1 用于控制路由过滤和重分布的命令
12.7.2 用于改变ospf的路由选择的命令
12.7.3 实例:路由的过滤和重分布
12.8 ospf的汇总功能
12.9 ospf的默认路由
12.10 ospf的认证
12.10.1 类型i认证方式
12.10.2 类型ii认证方式
12.10.3 类型i和类型ii认证实例
12.11 ospf按需电路和备份
12.11.1 坚持ospf的设计规则
12.11.2 ospf按需电路
12.11.3 area 0 的设计准则
12.12 ospf的虚链路
12.13 实验24:配置ospf:多域路由、认证、路径管理和默认路由第1部分
12.13.1 实验说明
12.13.2 实验内容
12.13.3 实验目的
12.13.4 所需设备
12.13.5 物理设计与实验准备
12.14 实验24:配置ospf:域间路由、认证、路径管理和默认路由第2部分
12.14.1 实验步骤
12.15 实验25:配置ospf:多域路由、路由的重分布与汇总功能第1部分
12.15.1 实验说明
12.15.2 实验内容
12.15.3 实验目的
12.15.4 所需设备
12.15.5 物理设计与实验准备
12.16 实验25:配置ospf:多域路由、路由的重分布与汇总功能第2部分
12.16.1 实验步骤

第5部分 不可路由协议的传输
第13章 配置桥接和增强数据链路交换(dlsw+)
13.1 透明桥接(transparent bridging)
13.1.1 透明桥接的工作
13.1.2 透明桥接的配置
13.1.3 透明桥接模型
13.1.4 透明桥接的检验,透明桥接和stp的“big show”命令
13.2 综合路由和桥接
13.2.1 irb的注意点
13.2.2 配置irb
13.2.3 实例:irb的配置
13.3 源路由桥接(srb)
13.3.1 源路由桥接(srb)概览
13.3.2 源路由桥接(srb)的配置
13.3.3 实例:远程源路由桥接的配置
13.3.4 其他srb功能与特性的配置
13.4 增强数据链路交换(dlsw+)
13.4.1 dlsw+的特性
13.4.2 dlsw+技术概览
13.4.3 dlsw+的配置
13.4.4 实例:dlsw tcp 和 fst 对等体
13.4.5 dlsw+的“big show”和“big d”命令
13.4.6 dlsw+的高级配置
13.5 网桥环境下的数据过滤
13.5.1 对服务接入点(sap)的过滤
13.5.2 mac地址的过滤
13.5.3 netbios名称的过滤
13.5.4 实例:网桥环境中的过滤
13.6 实验26:透明桥接、远程源路由桥接(rsrb)和lsap过滤第1部分
13.6.1 实验说明
13.6.2 实验内容
13.6.3 实验目的
13.6.4 所需设备
13.6.5 物理设计与实验准备
13.7 实验26:透明桥接、远程源路由桥接(rsrb)和lsap过滤第2部分
13.7.1 实验步骤
13.8 实验27:dlsw+的tcp、llc2、混杂、动态以及备份对等体的配置第1部分
13.8.1 实验说明
13.8.2 实验内容
13.8.3 实验目的
13.8.4 所需设备
13.8.5 物理设计与实验准备
13.9 实验27:dlsw+的tcp、llc2、混杂、动态以及备份对等体的配置第2部分
13.9.1 实验步骤
13.10 实验28:dlsw+的可达性,边界对等体,按需对等体和弹性对等体的配置第1部分
13.10.1 实验说明
13.10.2 实验内容
13.10.3 实验目的
13.10.4 所需设备
13.10.5 物理设计与实验准备
13.11 实验28:dlsw+的可达性,边界对等体,按需对等体和弹性对等体的配置第2部分
13.11.1 实验步骤

第6部分 网络控制与网络访问
第14章 理解ip访问控制列表
14.1 理解访问控制列表的工作方式
14.2 访问控制列表、反向掩码和二进制算术
14.3 标准访问控制列表
14.4 扩展访问控制列表
14.5 访问控制列表的显示
14.6 动态访问控制列表
14.7 命名访问控制列表
14.8 实验29:配置访问控制列表、命名访问控制列表以及eigrp路由过滤第1部分
14.8.1 实验说明
14.8.2 实验内容
14.8.3 实验目的
14.8.4 所需设备
14.8.5 物理设计与实验准备
14.9 实验29:配置访问控制列表、命名访问控制列表以及eigrp路由过滤第2部分
14.9.1 实验步骤
14.10 实验30:利用命名访问控制列表配置动态访问控制列表和数据过滤
第1部分
14.10.1 实验说明
14.10.2 实验内容
14.10.3 实验目的
14.10.4 所需设备
14.10.5 物理设计与实验准备
14.11 实验30:利用命名访问控制列表配置动态访问控制列表和数据过滤第2部分
14.11.1 实验步骤

第7部分 增强型网络协议
第15章 配置网络地址转换(nat)
15.1 nat技术概览
15.1.1 nat的术语
15.2 nat和rfc
15.3 nat的配置
15.3.1 nat动态转换方式的配置
15.3.2 nat静态转换方式的配置
15.3.3 简单ip和端口地址转换(pat)的配置
15.4 nat的“big show”和“big d”命令
15.5 nat转换的清除和改变
15.6 nat的局限性以及使用
15.7 nat与非标准ftp端口号
15.8 实验31:配置动态nat与非标准ftp端口号的应用第1部分
15.8.1 实验说明
15.8.2 实验内容
15.8.3 实验目的
15.8.4 所需设备
15.8.5 物理设计与实验准备
15.9 实验31:配置动态nat与非标准ftp端口号的应用第2部分
15.9.1 实验步骤
15.10 实验32:配置静态nat和dlsw第1部分
15.10.1 实验说明
15.10.2 实验内容
15.10.3 实验目的
15.10.4 所需设备
15.10.5 物理设计与实验准备
15.11 实验32:配置静态nat和dlsw第2部分
15.11.1 实验步骤
第16章 热备份路由选择协议(hsrp)的使用
16.1 hsrp的概览与配置
16.1.1 在路由器之间配置hsrp
16.2 hsrp的“big show”和“big d”命令
16.3 实验33:配置hsrp、跟踪与非对称路由第1部分
16.3.1 实验说明
16.3.2 实验内容
16.3.3 实验目的
16.3.4 所需设备
16.3.5 物理设计与实验准备
16.4 实验33:配置hsrp、跟踪与非对称路由第2部分
16.4.1 实验步骤
第17章 网络时间协议(ntp)与简单网络时间协议(sntp)的配置
17.1 ntp技术概览
17.2 ntp的配置
17.2.1 ntp广播客户端模式的设置
17.2.2 ntp静态客户模式的配置
17.2.3 ntp主模式的配置
17.2.4 ntp对等体关系的配置
17.2.5 ntp认证以及与时间相关的选项的配置
17.3 简单网络时间协议(sntp)的配置
17.4 ntp和sntp的“big show”和“big d”命令
17.5 实验34:配置ntp服务器、客户端和认证第1部分
17.5.1 实验说明
17.5.2 实验内容
17.5.3 实验目的
17.5.4 所需设备
17.5.5 物理设计与实验准备
17.6 实验34:配置ntp服务器、客户端和认证第2部分
17.6.1 实验步骤
17.7 实验35:配置ntp服务器、客户端和对等体第1部分
17.7.1 实验说明
17.7.2 实验内容
17.7.3 实验目的
17.7.4 所需设备
17.7.5 物理设计与实验准备
17.8 实验35:配置ntp服务器、客户端和对等体第2部分
17.8.1 实验步骤

第8部分 ccie准备与自我评估
第18章 ccie实验考试:考试准备与ccie实验室练习
18.1 新的一天制ccie试验考试
18.2 怎样成为一名ccie
18.3 ccie:推荐读物以及知识点提纲
18.4 ccie实验考试模拟练习:“skynet”的配置
18.4.1 设备清单
18.4.2 实验准备工作:帧中继交换机的配置
18.4.3 实验准备工作:主干路由器的配置
18.4.4 计时实验考试部分
18.5 ccie实验考试的模拟练习:“darth reid”
18.5.1 设备清单
18.5.2 实验准备工作:帧中继交换机的配置
18.5.3 实验准备工作:主干路由器的配置
18.5.4 计时实验考试部分
18.6 ccie实验考试的模拟练习:“the lab, the bad, the ugly”
18.6.1 设备清单
18.6.2 实验准备工作:帧中继交换机的配置
18.6.3 计时实验考试部分
18.7 ccie实验考试的模拟练习:“the enchilada”
18.7.1 设备清单
18.7.2 实验准备工作:帧中继交换机的配置
18.7.3 计时实验考试部分
18.8 ccie实验考试的模拟练习:“the unnamed lab”
18.8.1 设备清单
18.8.2 实验准备工作:帧中继交换机的配置
18.8.3 实验准备工作:主干路由器的配置
18.8.4 计时实验考试部分

第9部分 附录
附录a isdn交换机类型、原因代码以及原因代码值
a.1 交换机类型
a.2 原因代码字段
a.3 原因代码值
a.4 承载能力值
a.5 “处理”(progress)字段的值
附录b 简化的osi参考模型
附录c rfc清单
附录d 常见的电缆类型以及引脚定义
d.1 控制台端口与辅助端口的信号与引脚定义
d.2 串行电缆的部件和引脚定义
d.2.1 eia-
d.2.2 eia/tia-
d.2.3 eia/tia-
d.2.4 v.
d.2.5 x.
d.3 以太电缆的部件与引脚定义
d.4 令牌环端口引脚定义
d.5 异步串行端口
d.6 rj-45适配器的引脚定义
附录e 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