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笔者不揣谫陋,敢于写此小册者,乃承业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章真如主任医师之旨趣也!章老尝谓:“中医生命观之精髓在于精、气、神。余撰《滋阴论》以言精;《调气论》以言气,望撰《调神论》以言神”,感业师之厚望,学东施之效颦,奋发数载,拙作乃成。
夫精、气、神者,祖国医学尊之日三宝。若论三宝之真谛,一言而蔽之,人体以精为基,以气为源,以神为机。盖精为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始生,先成精”(《灵枢经·经脉篇》);“脾为五脏之根本,肾为五脏之化源,不从精血,何以使之灌溉”(《景岳全书》);故经云:“夫精者,身之本也”(《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篇》)。而气对人体,也“不能须臾或失,在生理上占有主导地位”。(《调气论》)如《庄子·知北游篇》曰:“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亦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难经·第三十难》更为明晰地提出:“经言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乃传与五脏六腑,五脏六腑皆受于气”;故“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难经·第八难》)至于神的含义之一是生命活动的内在机理及其外在表现;而人的精神思维活动则是神的又一内涵。由于精、气为生命之本源,故神的活动也依赖于精、气。恰似《灵枢经·平人绝谷篇》所指出的“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神固然依存于精气,但它对精、气也起着主导作用。所谓:“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篇》),显然是说心神有综合、平衡全身阴阳气血、表里上下、脏腑百脉的功用。从这一角度言之,神的盛衰,同样关系到生命的安危。正如《灵枢经·天年篇》所云:“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要之,祖国医学在强调精、气作用的同时,也毫不忽视神的重要性,其原因即在于斯。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