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医针灸治疗点津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60829910
  • 作      者:
    邵萍, 黄琴峰主编
  • 出 版 社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5
收藏
作者简介
    黄琴峰,上海中医药大学医疗系毕业,从事伤寒温病教学工作多年。现为《上海针灸杂志》主编、编辑部主任。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医学分会理事,上海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荣获中国科技期刊优秀编辑银牛奖,上海市科技期刊优秀工作者及上海市科协优秀编辑奖。主编(馅医针灸精华》(馅医针灸集锦))(针灸治疗有效病症54种《针灸临床经验选编》)(日、英文版)等专著10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针灸治疗的奇特疗效不仅深为国人认识,而且在国际上声誉鹊起。
    沈庆法,著名中医药学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学分会常务委员,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感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从事中医学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30多年;主持国家及上海市科研课题8项;发表学术论文258篇,主编学术著作25部;获国家各级科技成果、优秀论著奖多项。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医祛病健身系列丛书:中医针灸治疗点津》系统介绍多种针法和灸法,分·般针法、特种针法、耳针法、艾灸法、瘢痕灸法等,作系统阐释;并集古今名家经验,分析了经现代医学临床研究验证的有效病症中80余种常见病的针灸治疗方法及其疗效。
展开
精彩书评
  共10册,各册主编均为中医各科名家。丛书编写以“茹古涵今,兼收并蓄,立足临床,重在创新”的学术思想为指导,遵循“继承传统,发扬精粹,面向社会,服务大众”的宗旨,以中医药学经典理论和现代临床实践的依据,融科学性、知识性和实用性为一体,内容翔实系统全面,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对临床医师有实用参考价值,对患者和中医爱好者有康复保健指导手册。适合于广大医药工作者,医学院校师生及社会各界人士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针灸源流
    远在旧石器时代末和新石器时代(公元前10000~4000年),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用“贬石”治病,这些粗糙而简单的石片就是今天享誉中外的针灸医学的前身。针灸医学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治病广泛,疗效卓著。它不仅对我国人民的医疗保健事业起过重大的作用,而且早在唐代已先后流传到朝鲜、日本等国。据古文字学家康殷《文字源流浅说》记载,殷商之时已流行针灸疗法,当时用针刺代表医术。如卜辞“殷”字甲骨文,字形像人手执锐器,刺一袒腹人之状,此种形态很像医者持针之势。张晟星《针灸源于中华》认为,这些字形本意的重新发现,把见之于文字记载的针刺医学提前了1000余年。
    针法古称“贬刺”,近称“刺法”。灸法也是我国古代人民从劳动和生产实践中所创造的医疗方法之一,《素问·异法方宜论》日:“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从这段记载来看,灸法的创始,在于北方,后来才渐渐传人中原。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古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知识,为针灸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古代医籍中,针灸和汤药的地位是并重的,起着取长补短、相辅相成的作用,《素问·移精变气论》日:“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可见古代对针药治疗方法原为各有所宜,无可偏废。针灸是根据疾病的病种、病情,而选用不同的针具,再施以不同的手法进行治疗的。《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无实无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是谓甚病。”
    ……
展开
目录
总序
引言
溯源篇
第一章 针灸源流
针灸疗法篇
第二章 针灸治疗概述
第一节 针灸治疗的特点
第二节 针灸取穴方法
第三节 针刺手法运用
第三章 十四经穴及耳穴
第一节 手太阴肺经
第二节 手阳明大肠经
第三节 足阳明胃经
第四节 足太阴脾经
第五节 手少阴心经
第六节 手太阳小肠经
第七节 足太阳膀胱经
第八节 足少阴肾经
第九节 手厥阴心包经
第十节 手少阳三焦经
第十一节 足少阳胆经
第十二节 足厥阴肝经
第十三节 督脉
第十四节 任脉
第十五节 耳针穴位
第四章 常用针法
第一节 体针法
第二节 耳针法
第三节 电针法
第四节 水针法
第五节 芒针法
第六节 火针法
第七节 鍉针法
第八节 皮肤针法
第九节 皮内针法
第十节 三棱针法
第十一节 巨针法(附赤医针法)
第十二节 指针法
第十三节 针刺麻醉法
第十四节 针挑法
第五章 特种针法
第一节 头针法
第二节 面针法
第三节 眼针法
第四节 鼻针法
第五节 手针法
第六节 足针法
第七节 腕踝针法
第八节 陶针法
第九节 漆针法
第六章 穴位疗法
第一节 穴位贴药法
第二节 穴位埋线法
第三节 穴位电疗法
第四节 穴位磁疗法
第五节 激光穴位照射法
第六节 红外穴位照射法
第七节 微波穴位照射法
第七章 常用灸法
……

有效病证篇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