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百病中药外治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08226852
  • 作      者:
    胡献国主编
  • 出 版 社 :
    金盾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3
收藏
内容介绍
  简述了中药外治法的种类、应用原则和注意事项,详细介绍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男科、传染病科及五官科共160余种常见病症的中药外治疗法。内容丰富,方法简便,疗效确切,副作用少,适合于广大患者及基层服务人员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2.辨证论治所谓辨证论治,就是将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为某种性质的证候,从而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它是中医治疗学的一大特征。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中药外治疗法应在辨证的原则上进行施治,如表证宜用发散之品,虚证宜用补益之品,寒证宜用温热之品,热证宜用寒凉之品。针对同一疾病,临床上表现有不同的证候,在选择外治疗法时应有所区别。如寒证宜用艾叶以温中散寒;热证宜用苦参、鲜葎草浴足以清热利湿;脾虚宜用扁豆、葛根以健脾升清。通过辨证论治,可调节脏腑功能,使机体内外环境趋向平衡,阴阳调和。这是中医学的重要特点。
  3.辨病施治疾病的发展变化,尽管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症状表现,但究其病变机制来讲,仍有其独特的内在规律,在进行中药外治疗法时应注意要辨病施治。如治疗高血压,药理研究表明,菊花、夏枯草等有扩张脑血管的作用,故对高血压、脑血管病变等皆可选用。所以说,对于高血压,无论表现为何种症状,何种疾病引起,皆可选用。辨证论治与辨病施治是提高中药外治疗法治疗效果的两个重要原则。也就是说,在疾病的中药外治过程中,既要注意疾病的特殊性,又要注意疾病的内在本质。在疾病诊断明确后,辨证施治是进行中药外治的前提;掌握疾病的特性,辨病施治是提高中药外治效果的重要基础。两者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展开
目录
一、概 述
(一)中药外治法的种类
(二)中药外治法的应用原则
(三)中药外治法的注意事项

二、内科病症的外治法
感冒
咳嗽
喘证
呃逆
呕吐
胃痛
胃下垂
腹痛
慢性胆囊炎
泄泻
慢性结肠炎
便秘
急、慢性肾炎
水肿
尿毒症
癃闭
腰痛
失眠
心绞痛
冠心病
头痛
偏头痛
三叉神经痛
眩晕
高血压
中风
痹证
痛风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老年性早期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
血证
汗证
癫痫
癔病
中暑
厥证
慢性疲劳综合征
癌症

三、外科病症的外治法


脓疱疮
肛门瘙痒症
冻疮
足部多汗症
足癣
皲裂
鸡眼
丹毒
肠麻痹
脑疽
颈椎病
腰椎病
膝骨性关节炎
急性乳腺炎
痔疮
直肠脱垂
肛裂
小儿疝气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红斑性肢痛症
鞘膜积液
膝关节滑膜炎
慢性骨髓炎
肋软骨炎
跌打损伤
肩周炎
腱鞘囊肿
淋巴结炎
肌注后局部硬结
带状疱疹
褥疮
神经性皮炎
隐翅虫皮炎
白癜风
疣目
湿疹
虫咬皮炎
药物性静脉炎
酒渣鼻
粉刺
腋臭
烧伤
暑痱
疥疮
斑秃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
瘢痕疙瘩
脂溢性皮炎
雷诺病
小儿肌性斜颈

四、妇产科病症的外治法
月经不调
痛经
闭经
妊娠恶阻
先兆流产
带下病
妊娠中毒症
产后发热
产后恶露不净
产后遗尿症
产后尿潴留
外阴瘙痒症
外阴部炎症
滴虫性阴道炎
子宫脱垂
乳头皲裂
乳腺小叶增生
宫颈糜烂

五、儿科病症的外治法
小儿发热
佝偻病
小儿夏季热
小儿咳嗽
婴幼儿喉喘鸣
小儿哮喘
小儿肺炎
小儿呕吐
小儿腹泻
小儿腹痛
小儿流涎
小儿口疮
鹅口疮
小儿厌食症
小儿便秘
小儿遗尿
小儿肾病
小儿惊风
小儿夜啼
胎毒
尿布皮炎
小儿瘙痒性皮肤病
新生儿脐炎
新生儿硬肿症
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
六、男科病症的外治法
阳痿
早泄
遗精
缩阳症
强中
不射精症
慢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肥大
急性睾丸炎
副睾肿大
急性附睾炎
阴囊湿疹
七、传染病科病症的外治法
流行性感冒
麻疹
腮腺炎
百日咳
水痘
小儿麻痹症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脑膜炎
结核病
细菌性痢疾
流行性出血热
黄疸
破伤风
八、五官科病症的外治法
麦粒肿
红眼病
鼻渊
乳蛾
口腔溃疡
鼻出血
鼻炎
慢性咽炎
牙痛
面神经炎
中耳炎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