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吏
在我国的历史上,中医诊断的理论和方法很早就已经出现了。公元前5
世纪,著名的医学家扁鹊就非常擅长于“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
所在”。后代的医家更是在各自的临床实践中,从不同的方面不断地丰富和
发展了中医诊断学的理论和方法。下面就以各个时期的医学经典著作为代表
,予以简要叙述。
(一)秦汉时期
1.《黄帝内经》成书于公元前3世纪(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黄帝内
经》是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典籍,它奠定了中医四诊学说和辨证论
治的基础。该书认为,在诊断疾病时,应使用四诊的方法,并结合气候、水
土、年龄、性别、体质、职业、生活习惯、性情爱好等致病的内外原因,对
病情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结论。
2.“诊籍”早在公元前2世纪,西汉名医淳于意就创造了对病人的姓名
、居住地址、疾病症状、治疗方药等内容进行详细记载的“诊籍”,来作为
复诊时的参考,这可以说是历史上最早的“病历”。
3.《伤寒杂病论》公元3世纪初,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
》总结了汉代以前的诊疗经验,用六经论伤寒,脏腑论杂病,充实了中医辨
证论治的理论。
4.《中藏经》东汉伟大的医学家华佗在《中藏经》中,总结了他历年的
诊病经验,对证、脉、脏腑寒热虚实、生死顺逆之法等进行了精辟的论述。
P32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