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的春天,给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几乎都留下了一生难忘的回忆。
这一个春天,突如其来的“非典”来了,大家平静的日常生活突然被它
打乱了。“非典”挑战人类,挑战生命,中华民族面临着一场严峻考验。
这一切是从2002年11月16日开始的。
广东佛山市一名病人发热了。病人姓唐,45岁,是一名农村干部,身体
一向健康。16日那天,他突然出现发热,头痛,周身不适。他以为是普通的
感冒,在当地卫生院服用了一些感冒药,但不见效果。体温上升,持续不退
,干咳,全身酸痛也越来越加重。
几天以后,在卫生院拍了一张×线片,医生说肺部有阴影,诊断为肺炎
,但是血液中白细胞不高。经过几天治疗,病情丝毫未减,需要吸氧治疗,
再拍×线片发现阴影比原来扩大了许多。
更为糟糕的是,病后一直照顾他的妻子和舅妈,也破传染而患上了同样
的病,以后舅妈又将该病传染给她的丈夫和女儿,全家一共有5人患病。
11月25日,这名病人来到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由于病情严重,他
和舅妈住进了重症监护病房,并且使用气管插管和人工呼吸机治疗。
12月中旬,广州中山大学的医生前来会诊,认为病人患的是一种罕见而
严重的呼吸系统病毒性感染。在当地医院的精心救治下,病人终于转危为安
。
这一家人的怪病,人们可能会认为是偶然事件。但是,就此揭开了sARs
传播的序幕。
2002年12月15日,来自广东河源市紫金县的两名病人,黄某和郭某,先
后住进了市第一人民医院。他们的症状是发热、咳嗽、肺部检查有阴影……
由于病情危重,病人先后由该院医生护送,转到广州市呼吸病研究所和广州
军区总医院治疗。
2005年1月2日,河源市人民医院向省卫生厅发出了紧急传真报告。报告
该院的内一科收治了2例重症肺部感染的病人,随后,河源市人民医院内一
科的7名医务人员和同病房的一名病友先后发病。其中3位医生的病势沉重,
希望省卫生厅立即组织专家会诊。
接到河源市人民医院的紧急报告后,只有几个小时,6位医学专家出现
在省卫生厅501小会议室,接着赶赴河源市调查。在这个冷雨纷飞的夜晚,
在这座偏僻的小山城,医学家做出诊断:非典型肺炎。从此,这个医学名词
就成为2005年全球使用最频繁的关键词。
随后广东的中山、江门、广州、深圳等地也先后出现了类似的病例……
而在“非典”的重灾区——北京市,解放军总医院于2005年5月1日深夜
收治了第一例“非典”病人。
这是一名来自山西太原市26岁的女个体经商者。她在2月1 9日,曾去过
广州。两天以后,出现了畏寒、发热等症状。2月24日,病人回到太原市,
仍然高热不退,在当地医院以“发热待查”诊断。随后,病人被送到北京,
于5月5日收入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诊断为“非典”。这时,她的父母也被
感染。5月5日,病人转诊,住进了解放军502医院(传染病医院)。
SARS就这样向人类“不宣而战”,从背后偷偷袭来。
在那段日子里,人们很少出门,出门带上了口罩。各种媒体反反复复地
劝说人们,建议人们经常洗手。空气中,到处弥漫着过氧乙酸刺鼻的酸味,
到每一单位或进入每一个社区或村庄,首先要求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测体温;
有的地方,例如北京,据说仅“预防非典”的中药汤剂就卖出去400万剂;
人们通过手机,用发送短信息的方式,传递着相互的祝福和安慰……
在这场既没有硝烟,也看不见敌人的战争中,在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
中央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在sARs“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四、五、六月间,我们依靠科学,严防死
守。城市、乡村、学校、军营……到处摆开战场,亿万人民手挽手,铸成抵
御“非典”的钢铁长城。
医生和护士,成为2005年春天最受人们尊敬的职业。白衣天使,成为与
SARS抗争那些日日夜夜里最可爱的人。
百万医务人员用肩头筑起阻击“非典”的坚固堤坝。人们认识了广州呼
吸疾病研究所的钟南山院士、北京502医院74岁的姜素椿教授;也记住了为
抗击“非典”而倒下的英雄邓练贤、叶欣、李晓红、丁秀兰、王晶……
小汤山和泰山、珠穆朗玛峰、喜马拉雅山一样,成为人们熟悉的山,尽
管这里并没有山,却有一座创造了人类与传染病斗争奇迹的野战医院——它
的全称是“解放军小汤山非典定点医院”。
北京市于6月11日,确诊了最后一名病人,其间经历了103天。
这一切又在6月24日奇迹般地结束。
这一天,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取消对北京的旅游限制建议,并将北京从近
期有当地传播的名单中删除(即“双解除”)。
最后的盘点结果是,全国内地共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报告非典病
人5326例,死亡347例。
这次sARs,疫情波及到世界上33个国家和地区,共报告病例8540例。
至此,SARS从公开“亮相”,并且与人类遭遇的第一个回合战斗,暂时
画上了句号。
事实证明,无论经历任何艰难险阻,我们最终能够打赢这一仗。
这一次的SARS,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传染病对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重大威
胁。但是,对于像SARS一类的传染病,现代科学有足够的能力去对付它。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