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凝视之爱:福柯医学历史哲学论稿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1095545
  • 作      者:
    於奇智著
  • 出 版 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2
收藏
作者简介
    于奇智,1963年生,四川达县人。法学学士(1986,西南师范大学)、哲学与认识论硕士(DEA,1989,法国普罗旺斯大学)、人文科学博士(1993,法国普罗旺斯大学)、访问学者(1998,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曾先后任西南师范大学教授,广州师范学院教授,现为华南师范大学正法学院哲学所教授和外国哲学硕士生导师、西南师范大学逻辑学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福柯哲学、后现代哲学、现代欧陆哲学与比较哲学。著作有《傅科》(1999,台湾三民书局东大图书公司),译著有德勒兹的《福柯  褶子》(2001,与杨洁合译,湖南文艺出版社)。
展开
内容介绍
    《凝视之爱:福柯医学历史哲学论稿》主要评析福柯《临床医学的诞生》一书关于医学与社会历史间的哲学观点,阐明他如何从历史观和认识论角度分析18世纪末、19世纪初临床医学及其医学实践的可能性条件(知识、文献、社会、历史、环境、政治、经济、体制、疾病、凝视……)。作者抓住“凝视(regard)”这一自然、人类、社会的基本观察法(感知术),并弄清它在社会与医学共同演进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秘密和意志。医学及其医事制度的历史以及关于它们解释史(论说史),是社会历史长河的有机组成部分,对这种历史的反思便是哲学,通过医学史来沉思社会历史发展是一条十分可取的途径,从某一角度,可以说,医学史是认识社会历史的一面镜子。<br>    <br>
展开
精彩书评
    序<br>    我认识奇智已有多年。他先学逻辑,后留学法国,研究当代法国哲学,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题目都是关于福柯的,当时我也正在了解法国哲学的情况,对他的工作很感兴趣,从此他就经常给我寄有关的新材料,直到回国工作以后,仍然给我不少帮助,可惜我的兴趣杂,对于这些材料,尚未好好研读。<br>    我也关注过福柯,当然没有奇智那样专门,只是想从西方哲学的历史发展上理出一点线索,找到他在这个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了解得就相当粗略。现在奇智的书《凝视之爱》即将出版,嘱我写几句,却之不恭。<br>    福柯的思想和上个世纪的法国哲学文化背景有密切的关系。他是把那时诸家提出的问题集中起来,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加以阐述发扬,使一些原不在哲学视野里的问题进入哲学,突出起来,这是他对于哲学思考一个很大的贡献。<br>    法国哲学又是整个欧洲哲学的一个方面,而自从近代以来,欧洲哲学作为一个整体来看,主要想做的一件事是要在“哲学一形而上学”中,为“感觉经验”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以抵制怀疑论的摧毁性影响:如果你哲学只是一些“(逻辑)形式”,无补(不增加、不补充)知识,则哲学活该寿终正寝。所以,从某个角度来说,近代欧洲哲学诸家,都是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把感觉经验的材料吸收到哲学(的体系)中来,培根如此,笛卡尔如此,康德、黑格尔又何尝不是如此。<br>    康德、黑格尔的哲学非常抽象,为什么也可以理解为要把“经验”“安置”在“哲学”里?<br>    其实,康德在哲学上给自己规定的任务就是要“改造”传统的“形式逻辑”,使之有“内容”。他的知识论,就是通过“时空”和“范畴”来“规整”“感觉经验”的材料,使之成为“知识王国一科学王国”的“份子”。康德的意思是说,凡是“合法”“进入一移(民)入”这个王国的,都必得遵守这个王国的法律——不依赖这些“份子”而制定的“先天法则”。“知识王国”是一个“必然王国”。<br>    表面上看,康德给“感觉经验”在哲学知识论里找到了一个位置——为理性形式提供“恰当一合法”的“材料”和“内容”,但是实际上,“感觉经验”还是在“打擦边球”,没有进入哲学的核心。康德哲学的核心不是“自然”,而是“自由”。“自由”才是“理性”的核心本质,而“自由”不能“直观”。于是,“可直观”的“不自由”(必然的),而“自由的”“不可直观”;也就是说,“理智”不能“直观”,“直观”没有“理智”。<br>    为了使“感觉经验”也具有“自由”性,堂而皇之地进入哲学核心,费希特直接从康德的“自由”出发,指出所谓“感觉经验”原本不是“外来户”,不是从外面“移民”进“理性”来的,而是从“理性”“外放——“外化”出去的。这就是他的“A是A”=“A不是非A”的基本含义。“非A”同出于“A”,“非(不是)理性”的“感觉经验”同出于“理性”。于是就有谢林的“同一哲学”和“绝对哲学”——“理性(A)”本“无对”,其“对(立)”是“理性”自身“设定一创造一开显”出来的。<br>    ……
展开
目录
    序<br>    前言<br>    第一章 疾病的地理学与分类学<br>    第二章 政治医学与社会领域<br>    第三章 临床医这诞生的考古主义描述<br>    第四章 看与知——医学作为凝视科学<br>    结语<br>    附录 与法国哲学家的“第一次亲密接触”<br>    1.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我总是在深挖我的思想洞<br>    2.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我的书都已成故纸堆<br>    3.朱利安(Francois Jullien):我试图回到古希腊和古中国的文化源头<br>    4.圣塞尔南(Bertrand Saint-Sernin):结构主义不再流行<br>    5.拉图尔(Bruno Latour):我们从来不是现代人<br>    6.埃朗贝格(Alain erhenderg):福柯现在不如当年流行<br>    7.汪德迈(leon fagot-largeault):汉语真迷人<br>    8.法戈-拉尔若(anne fagot-largeault):“技术圈”—词很奇妙<br>    9.弗雷斯(genevieve fraisse):社会活动是我哲学沉思的基础<br>    10.马时翁(Jean-luc Marion):先读后写<br>    11.(Jean-Marie Schaeffer)夏埃费尔:有思有心才有美的体验<br>    12.图雷纳(alain touraine):人类生活既是艺术的又是技术的<br>    13.德孔布(Vincent Descombes):科技把我们带向神奇的世界<br>    14.布雷斯(Yvon bres):哲学终结是个幼稚的问题<br>    15.维耶曼(Jules Vuillemin):人的终点学源自这个世界<br>    16.巴里巴尔(Etienne Bailbar):英语将会更加流行起来<br>    后记<br>    <br>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