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文化的基频:科技文化史论稿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06008211
  • 作      者:
    何亚平,张钢著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
    1996.11
收藏
编辑推荐
    在读了许多种关于哥伦布的传记后,我们就决定以这位15世纪意大利伟大的航海家的名字来命名这样一套学术文库了,同时,我们也选择了10月12日“哥伦布日”作为这套学术文库的诞辰。
    当然。我们是要提倡一种哥伦布式的科学发现和学术探索精神。
    哥伦布在《预言书》中曾抄录了古罗马哲人塞尼加的一段文字。为了这套文库,为了我们的作者和读者,我们也要以此刻字为铭:
    许多年月以来,一个时代行将到来,那时,海洋将打开它的锁链,一个辽阔的大陆就是展现来。那时忒提斯会发现一个新世界,而图勒就不再是大地的极限了。
展开
作者简介
    何亚平,1941年生,浙江省诸暨市人,浙江大学教授。主要从事科学技术哲学和科学社会学与科学社会史的教学、研究工作,现任浙江大学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技术创新与科技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并担任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浙江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科学、技术与社会(STS)专业委员会主任。1962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物理系,1962-1978年在甘肃农业大学任助教、讲师,1978-1981年在浙江大学攻读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研究生,获哲学硕士学位,毕业留校任教至今。曾任浙江大学哲学与社会学系主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1991—1998年还先后兼任国家监察部浙江大学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中共中央纪委监察部杭州培训中心副主任。主要著作有:《科学社会学教程(理论与方法)》、《文化的基频——科技文化史论稿》、《知识经济—挑战与机遇》、《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邓小平理论》(该书获1998年度浙江省出版树人奖和2000年国家图书奖)、《科技文化与精神文明——科技文化价值论》。发表的主要论文有《牛顿科学成就与科学方法的统一》等30多篇。1993年10月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所主持的理工科“博士生学位课《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教学建设”,获2001年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展开
内容介绍
    科学技术不仅是强大的生产力源泉,同时也是促进思想解放的伟大精神武器,这两方面的功能与作用是相辅相成的。根据马克思主义对生产力的理解,在构成生产力的诸要素中,人是决定性的根本因素,而科学技术正是通过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树立科学的、革命的世界观,以科学技术知识与技能充实、武装人的头脑,不断开拓劳动工具、劳动资料和劳动组级别管理的新生面而发挥其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并在当代新科技革命推动下成为第一生产力的。
展开
精彩书摘
    费奇诺的人类之爱的学说,即他的柏拉图式的爱的理论。柏拉图描绘的爱,费奇诺更是经常地称其为神圣之爱。他认为对另一个人的爱仅仅是对上帝的爱的一种多少有意识的准备。对上帝的爱构成人的欲望的现实目标和真实内容。他坚持认为真正的爱和友谊总是相互的。两个人之间的真正关系是建立在人的本质上的一种交往,即这种关系是以每个人对上帝原初的爱为基础的。决不可能只有两个人是朋友,永远必定有三个朋友——两个人和一位上帝,因为唯有上帝是真正友谊的不可解的纽带和永恒的保卫者,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爱只是出于上帝的缘故。所以,若干人之间真正的爱和友谊也都是从个人对上帝的爱那里得来的,这种爱和友谊就归结为构成费奇诺哲学核心的内心沉思上升的基本现象。
    费奇诺的柏拉图主义,其历史意义首先在于它是“与经院哲学的亚里士多德主义相抗衡”的。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和科学思想被经院哲学家们纳入神学体系,并被推向极端而成为宗教教条之后,费奇诺所主张的却是宗教与哲学的分离。他认为真正的宗教是基督教,而真正的哲学是柏拉图主义,两者是能够彼此调和一致的。他主张“把它们看成是姐妹,而不是使一个从属于另一个”。他相信柏拉图的理性的任务是证实和支持基督教的信仰和权威。费奇诺甚至认为,为了真正宗教的利益而复兴真正的哲学,正是神意安排给他自己的使命,因为那些不能仅仅靠信仰引导的人,只能通过理性和最完善的哲学走向真理。其次,费奇诺坚持非常接近于自然宗教的宽容的宗教观。尽管他是个牧师,还写过为基督教神学辩解的文章和一些神学著作,然而他认为任何宗教无论多么原始,至少间接地与一个真正的神有关,而所有的民族的以一个神为对象的共同宗教,对人类来说是合乎自然的,就像马嘶狗叫是合乎自然的一样。宗教是人所特有的,是人的尊严和人的优越性的一部分,是对人的本性的许多缺点和弱点的补偿。这些思想对中世纪正统的宗教统治是起到了瓦解作用的。第三,费奇诺坚持以人为中心,肯定人认识一切的能力,不仅是人文主义者充满自信心的表现,而且也是人文主义的哲学表现。他认为人的灵魂是沟通神圣实体(上帝、天使)与物质实体的中间实体,它既可以通过沉思脱离肉体上升到认识上帝,又可以从自身下降到认识有形事物的真理,认识就是灵魂的上升和下降活动。费奇诺通过灵魂的中介属性,通过灵魂的普遍思想和渴望,使其成为宇宙的纽带,使其成为知性世界和世俗世界的联系环节,从而为人文主义提供了本体论与认识论的武装,扩展了人文主义在更广阔的领域和更深刻的层次上的影响。
    与费奇诺同样著名,而声誉和魅力经久不衰,延绵至今的是乔万尼·皮科·德拉·米朗多拉(Giovanni Pico Della Mirandola 1463—1494年)。他才华横溢,学识渊博,思想清晰而诚实,加之他悲剧性的一生和英年早逝,使得他的感染力“比文艺复兴时期大多数别的学者和思想家的魅力都要大得多”。虽然通常认为皮科是文艺复兴时期柏拉图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和费奇诺一起是佛罗伦萨学院的灵魂,甚至影响力还超过了费奇诺。但是皮科却“从未宣称自己要复兴柏拉图哲学,也没有给它以超越其他哲学学派的突出地位,他甚至没有自称为柏拉图主义者”。但由于他一生最后的,也是最多产的六年是在佛罗伦萨度过的,亲密的友谊使他与费奇诺以及柏拉图学院的其他成员关系密切,而他的影响经又经常与费奇诺的影响相得益彰,
    因而在历史上他俩的名字是紧密一起的。
    《天体运行论》系统地论述了以太阳为中心的不同于中世纪宗教神学说教的崭新的宇宙体系,并通过大量计算使这个体系终于达到了他们期望的“数学上的精确”。哥白尼在献词性的序言里指出,正是数学家们在天体研究中的矛盾,促使他另寻方法,改进计算。他说:“首先,数学家们在日月运动方面的研究就是不可信的。他们甚至不能观测或计算出回归年的准确长度。其次,他们在测定五大行星运动时,跟他们研究视运动和运转时用的不是同一的原理和假说。一些人只用同心圆,另一些人用偏心圆和本轮,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虽然那些认为只是同心圆的人能用同心圆表现某些不均匀运动,但他们不能建立一个同观测一致的完满体系。设想偏心圆的那些人,虽然能使所计算的视运动与观测结果一致,可是所用的前提违反了运动的均匀性这一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按照他们的理论无法推断宇宙的形状及其各部分永恒的对称性。”因此,哥白尼尖锐地批评古代地心说的代表人物,“就像这样一种艺术家,要画一张像,从不同的模特临摹了手、脚、头和其他部分,然后不成比例地凑合在一起,尽管每部分都画得极好,结果各部分不协调,画出来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个怪物。我们发现,在数学家们所谓研究、探索的过程中,他们不是忽略了一些必不可少的细节,就是塞进了毫不相干的东西。要是他们遵循确定的原则,就不会如此。”哥白尼的评述是切中地心体系要害的。公元2世纪的托勒密理论,经过历代修正、补充,到土5世纪时,已成为极其庞杂繁复的体系。为了表述七个天体的运动,竟需要近80个本轮、均轮和偏心圆。这不仅使一般人眼花缭乱,无法掌握,就是专门从事天文观测计算的人也深感不便。哥白尼以“日心地动”的假设为突破口,“终于发现:如果把其他行星的运动与地球的轨道运行联系在一起,并按每颗行星的运转来计算,那么不仅可以对所有的行星和球体得出它们的观测现象,还可以使它们的顺序和大小以及苍穹本身全都联系在一起了,以至不能移动某一部分的任何东西而不在其他部分和整个宇宙中引起混乱。”
    哥白尼提出的新的宇宙结构体系是:“从最高的一个天球开始,天球的次序可排列如下。恒星天球名列第一,也是最高的天球。除自身外它还包罗一切,因此是静止不动的。它无疑是宇宙的场所,一切其他天体的运动和位置都以它为基准。……在恒星天球下面接着是第一颗行星——土星——的天球。土星每30年完成它的一次环行。在土星之后是木星,12年公转一周。然后是火星,两年公转一次。这个系统的第四位包括地球和作为本轮的月球天球……每年作一次公转。在第五个位置,金星每隔9个月回归原处。最后,第六个位置为水星所占据,它的公转周,期为80天。静居在宇宙中心处的是太阳。在这个最美丽的殿堂里,它能同时照耀一切。……有人把太阳称为宇宙之灯和宇宙之心灵,还有人称之为宇宙的主宰,这些都并非不适当的。……太阳似乎是坐在王位上管辖着绕它运转的行星家族。地球还有一个随从,即月亮。……我们从这种排列中发现宇宙具有令人惊异的对称性以及天球的运动和大小的已经确定的和谐联系,而这是用其他方法办不到的。”
    《天体运行论》第1版,由于被出版商奥西安德尔(A.Osian-der 1498—1552年)肆意删节,几乎每一面都与原稿不同,并且还加进一篇伪序,声言该书仅仅是提供一种计算工具,并不冒犯《圣经》或者自然界的真理。这个行为当时就遭到哥白尼的学生和朋友们的谴责,他们打算撤掉那篇出版商写的伪序,照手稿原样再出新版,可不幸原稿竟“遗失”了。在湮没三百多年之后,大部分手稿才得以发现,并于1873年重新出版,而有些散失和被删节的内容,一直到1953年《天体运行论》第四版时才补上。
    伏尔泰不仅竭力传播牛顿思想和洛克经验主义哲学,而且还以它们为武器对教会的精神专制和王朝的封建专制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尤其是他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批判弥补了丰特列尔等早期启蒙思想家的不足,将启蒙运动引向深入。
    伏尔泰痛恨封建专制主义,反对等级制度和贵族特权,要求平等自由,主张实行英国式君主立宪的开明君主制度。伏尔泰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是“自然法权论”,但他又并不着意描绘人类原始社会的自然状态和自然秩序,而是要直接为与人的自然权利相适应的社会立法寻找一项基本原则。伏尔泰认为,法律是自然的女儿,每一个精神健全的人心里都有自然法的概念,这个概念就是正义。因此,只有真正符合社会正义原则的法律才是与人的自然权利相适应的。伏尔泰提出,尽管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约定的法律、人为的习惯和风尚不断变化,尽管人类的历史充满迫害、抢劫、屠杀、欺骗等等不义行为,但基于人性的本质的东西却永远不变,也就是说,正义的观念一直绵延不绝,从未泯灭,自然的法律一定能够建立起来,它的基本原则应该是:这种法律既不在于使别人痛苦,也不在于以别人的痛苦使自己快乐。
    伏尔泰把自然法权思想应用于反对封建主义的启蒙任务,确定了他对启蒙运动中最激动人心的口号“自由”、“平等”的理解。在伏尔泰看来,自由就是试着去做你的意志绝对必然要求的事情的那种权力,自由是人人享有的一种天赋权利,不应受到任何侵犯,这种天赋人权只受法律支配。而平等则意味着反对等级制度和封建特权,人人生而平等,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都是平等的,当他们发挥各种动物机能的时候,以及运用他们的理智的时候,他们也是平等的。山而政府只不过是从法律上来保护人们的自由、平等权力的国家政治制度和权力结构,而并非专指一个国家内负责行政事务的当局。伏尔泰推崇的理想政府模式就是英国的君
    主立宪制,认为当时的英国建立了一个举世唯一的、可能也是最完美的政府。
    伏尔泰将近代科学精神贯彻于社会政治思想领域,在启蒙运动中比较早和比较详细地反复论述了以追求平等、自由和宣传君主立宪为基本内容的社会理想,在第三等级中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这对扫荡封建意识,促进人民思想解放,起了不可低估的历史作用,也揭开了启蒙运动更本质的层面。孟德斯鸠则是在这个方向上继续前进的杰出代表。
    孟德斯鸠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以知识渊博蜚声国内外,享有许多殊荣。孟德斯鸠1716年被吸收为波尔多科学院院士,1728年又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尔后又接替丰特列尔担任法国科学院终身秘书,1730年和1746年他又先后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和柏林科学院院士。孟德斯鸠曾先后访问过英国、奥地利,匈牙利、意大利、瑞士、德意志和荷兰等国,具有广泛的交往和开阔的视野。尤其是1729年至1731年在英国居住的两年里,孟德斯鸠结交了许多名人学者,并且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一方面使他有机会直接学习牛顿理论及其精神,另一方面使他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确立的君主立宪制和各种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繁荣、发展的制度有了深刻了解,为他形成独特的以科学手段来研究政治哲学和法律哲学的方法以及日渐成熟的社会政治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
目录
引言 科技文化——现代社会的文化"基频"
第一章 中世纪宗教哲学的变迁
1.1 奥古斯丁的自然哲学思想
1.2 托马斯·阿奎那对经院哲学的大综合
1.3 唯名论变迁和实验研究活动

第二章 近代科技文化的先声
2.1 人文主义的兴起
2.2 费奇诺、皮科与柏拉图主义
2.3 彭波那齐与亚里士多德主义
2.4 科学新时代的曙光

第三章 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与科技文化的兴起
3.1 哥白尼"日心说"的科技文化内涵
3.2 从开普勒、伽利略与牛顿
3.3 牛顿力学体系——科技文化的历史丰碑

第四章 科技文化与法国启蒙运动
4.1 法国的民族文化传统
4.2 启蒙先声:近代科学的文化解读
4.3 启蒙发展:牛顿思想在法国的传播
4.4 启蒙高潮:百科全书派与法国唯科学主义
4.5 启蒙运动与大革命中的法国科学

第五章 科技文化在德国的发展
5.1 宗教改革与德国民族文化传统
5.2 德国哲学革命与科技文化的传播
5.3 德国科学的体制化
5.4 世纪之交的德国科学技术
5.5 科技文化走向成熟

第六章 美国的现代化与科技文化
6.1 北美殖民地时期的科技文化
6.2 科技文化与美国早期工业化
6.3 美国科技和教育的体制化
6.4 工业实验室制度与美国社会思潮变迁
6.5 重视科学与教育的政治传统

第七章 科技文化的价值观体系
7.1 理性与规范——科技文化的价值观核心
7.2 公平与宽容——科技文化的突出特点
7.3 批判与创新——科技文化的根本使命
7.4 效率与协作——科技文化的组织功能要求

第八章 科技文化与大科学时代
8.1 文化科学的体系
8.2 "两种文化"的分裂与对立
8.3 走向大科学时代的科技文化
结语 科技文化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