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龙行天下:Maya 4.5 NURBS角色完全制作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94980188
  • 作      者:
    世纪翔工作室编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3
收藏
内容介绍
  《网络互联与实现》围绕园区网的设计和构建展开知识的讲解。针对具有一定网络基础的人员进行设计,注重网络技术的实用性。采用了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阐述构建中小型规模的网络所需的网络技术,让读者能够更加形象地理解网络技术,并和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网络互联与实现》共11章。第1章介绍计算机网络中设备之间通讯的机制和常见的协议:第2章介绍了组建园区网常用网络设备的特点和应用场合;第3章介绍如何设计并规划一个园区网;第4章介绍IP地址的基本知识以及IP地址的网络规划;第5章介绍如何利用网管交换机隔离网络中的广播流量;第6章介绍如何解决交换网络中的冗余链路带来的问题;第7章介绍广域网接入技术;第8章介绍子网间路由技术;第9章介绍如何建设一个安全的园区网:第10章介绍局域网与广域网互连的重要技术NAT:第11章介绍如何有层次.有条理地排除网络中的故障。
  《网络互联与实现》可以做为高校网络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课教材,可以和《实用网络技术配置指南——初级篇》配合使用;也可以做为社会人员学习网络技术的不可或缺的理论与实验兼备的指导丛书。通过《网络互联与实现》的学习,可以按照锐捷认证网络工程师RCNA考试大纲参加认证考试,获取RCNA认证证书,提高职场竞争力。
  《网络互联与实现》是提高自身网络实力、紧急查阅配置方法的得力助手。
展开
精彩书摘
  网络层位于OSI模型的第3层,网络层主要负责将分组从源端传输到目的端,这可能要跨越多个网络(链路)。传输层负责将完整的报文进行端到端的传输,而网络层则确保每一个分组能够从它的源端到达目的端。
  如果两个系统连接在不同的网络(链路)上,而这些网络(链路)是由一些连接设备连接起来的,那么通常需要网络层来完成从源端到目的端的传输。图1.9表示网络层同数据链路层及传输层的关系。网络层主要负责以下任务:逻辑地址。如果分组穿过了网络的边界,就需要一种编址来帮助我们区分开源系统和目的系统。网络层对从上层来的分组添加首部,其中包括发送端逻辑地址和目的逻辑地址。逻辑地址将在后面的章节讨论。路由选择。当许多独立的网络或链路互联在一起组成互联网或组成更大的网络时,这些连接的设备(路由器和交换机)就要使用可选择路由或使用交换的方法,把分组送交到它们最后的目的端。网络层的功能之一就是提供这种路由选择机制。
  网络层通过综合地考虑网络拥塞程度,数据发送的优先权,服务质量(包括传输时间、链路抖动、网络延迟等情况),以及所有可选择的到达目标的路径开销等情况来决定网络两节点通信的最佳路径。
  在网络中,确定数据传输路径的工作(即路由功能)在网络层中完成,而路由器这种网络设备通过对网络编址方案以及网络可达性的判断,指引数据的发送,所以网络设备路由器属于三层设备。
展开
目录
第1章 网络标准化
1.1 ISO的OSI/RM
1.1.1 层次化体系结构
1.1.2 对等进程
1.1.3 OSI模型中的层次
1.1.4 各层间的联系

1.2 TCP/IP协议栈
1.2.1 OSI与TCP/IP体系结构
1.2.2 TCP/1P协议栈——应用层
1.2.3 TCP/IP协议栈——传输层
1.2.4 TCP/1P协议栈——互联网络层
1.2.5 常用的TCP/IP协议

第2章 网络互联设备
2.1 网络传输介质互联设备
2.2 物理层互联设备
2.2.1 中继器
2.2.2 集线器

2.3 数据链路层互联设备
2.3.1 网桥
2.3.2 交换机

2.4 网络层互联设备
2.4.1 路由器
2.4.2 三层交换机

2.5 应用层互联设备
2.5.1 网关
2.5.2 防火墙
2.6 思考与练习

第3章 网络规划与设计
3.1 网络拓扑层次化结构设计
3.1.1 层次化网络拓扑设计的描述
3.1.2 层次化结构设计中各层的特点
3.1.3 层次化网络设计模型的优点
3.2 锐捷网络交换机介绍
3.3 锐捷网络路由器介绍
3.4 实际校园网拓扑示例
3.5 思考与练习

第4章 IP地址的分配与聚合设计
4.1 网际协议IP
4.1.1 IP协议的功能
4.1.2 IP数据报的格式

4.2 IP地址及其分类一
4.2.1 IP地址表示方法
4.2.2 IP地址的分类
4.2.3 IP地址网络数和主机数计算方法
4.2.4 专用IP地址

4.3 子网的划分
4.3.1 划分子网的目的
4.3.2 划分子网的方法
4.3.3 子网掩码
4.3.4 全O子网的启动
4.3.5 默认的子网掩码

4.4 VLSM可变长的子网掩码
4.4.1 VLSM的优点
4.4.2 VLSM的计算
4.5 思考与练习

第5章 控制园区网中的广播流量
5.1 VLAN概述
5.1.1 VLAN产生的原因
5.1.2 VLAN标准

5.2 VLAN的种类
5.2.1 基于端口的VLAN
5.2.2 基于协议的VLAN
5.2.3 基MAC层分组的VLAN
5.2.4 基于网络层划分VLAN
5.2.5 根据IP组播划分VLAN
5.2.6 基于策略的VLAN

5.3 VLAN内及VLAN间通信
5.3.1 VLAN内通信
5.3.2 VLAN间通信

5.4 配置VLAN实例
5.4.1 PortVLAN的配置
5.4.2 TagVLAN的配置
5.5 思考与练习

第6章 管理交换网络中的冗余链路
6.1 交换机网络中的冗余链路
6.1.1 广播风暴
6.1.2 多帧复制
6.1.3 MAC地址表的不稳定

6.2 生成树协议
6.2.1 生成树协议STP
6.2.2 快速生成树协议
6.2.3 配置STP、RSTP

6.3 以太网链路聚合
6.3.1 链路聚合简介
6.3.2 流量平衡
6.3.3 配置aggregateport
6.4 思考与练习

第7章 广域网接入技术
7.1 广域网接入技术概述
7.1.1 广域网的概念
7.1.2广域网接入技术分类
7.1.3 广域网设备
7.1.4 广域网中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7.1.5 点对点协议PPP
7.2 思考和练习

第8章 IP子网间的路由技术
8.1 什么是路由
8.1.1 路径选择
8.1.2 数据转发
8.2 路由算法
8.3 设计目标
8.4 路由协议
8.5 静态路由
8.6 默认路由

8.7 动态路由
8.7.1 动态路由
8.7.2 动态路由协议的分类

8.8 路由信息协议RIP
8.8.1RIP是什么
8.8.2 路由更新
8.8.3 配置RIP协议
8.8.4 路由循环
8.8.5 RIP的缺陷
8.8.6 RIPvl与RIPv2的区别
8.9 思考和练习

第9章 园区网安全设计
9.1 园区网安全隐患
9.1.1 园区网常见安全隐患
9.1.2 常见解决安全隐患的方案

9.2 交换机端口安全
9.2.1 交换机端口安全概述
9.2.2 端口安全的默认配置
9.2.3 配置端口安全的限制
9.2.4 配置安全端口及违例处理方式
9.2.5 配置安全端口上的安全地址
9.2.6 配置安全地址的老化时间
9.2.7 查看端口安全信息

9.3 在路由器中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I
9.3.1 访问控制列表ACL,概述
9.3.2 ACL的类型

9.4 防火墙基础
9.4.1 防火墙概述
9.4.2 防火墙的架构与工作方式
9.4.3 防火墙的体系结构
9.4.4 防火墙的发展历程
9.4.5 防火墙的结构
9.4.6 防火墙的基本类型
9.4.7 防火墙的初始配置
9.5 思考与练习

第10章 局域网与Internet互联
10.1 NAT技术的概念和用途
10.2 NAT技术的应用
10.3 NAPT网络地址端口转换
10.4 常规NAT操作
10.5 如何配置NAT
10.6 使用NAT的注意事项
10.7 思考与练习

第11章 常见网络故障分析及处理
11.1 物理层故障分析与处理
11.2 数据链路层故障分析与处理
11.3 网络层故障分析与处理
11.4 传输层及高层故障分析与处理
11.4.1 协议故障
11.4.2 配置故障
l1.4.3 操作系统故障
11.4.4 蠕虫病毒
11.5 思考与练习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