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1章UML的基本原理
1.1了解软件建模的原因
1.1.1分析.设计与实现
1.1.2软件生命周期模型
1.2理解统一建模过程
1.2.1初始阶段
1.2.2筹划阶段
1.2.3构建阶段
1.2.4转换阶段
1.3什么是UML
1.3.1UML的历史
1.3.2OMG
1.4认识UML的构件
1.4.1结构图
1.4.2行为图
1.5寻找有效的UML建模工具
1.5.1RationalRose
1.5.2Visio
1.5.3写字板或笔和纸
1.6思考与练习
第2章用例图
2.1定义用例图
2.2找到用例图建模的原因
2.3认识用例图的标记符组件
2.3.1系统
2.3.2参与者
2.3.3用例
2.3.4关系
2.3.5子系统
2.4理解泛化技术
2.4.1用例与用例的关系
2.4.2参与者与参与者的关系
2.5理解如何使用包含关系和扩展关系
2.5.1包含关系
2.5.2扩展关系
2.6学习如何描述用例
2.7学习如何建立用例图模型
2.7.1找出参与者和用例
2.7.2区分用例优先次序
2.7.3细化每个用例
2.7.4构建用例模型
2.8思考与练习
第3章面向对象设计介绍
3.1认识面向对象设计的特征
3.2理解OOD中类的用法
3.2.1抽象
3.2.2封装
3.2.3接口
3.3理解OOD中继承的用法
3.3.1继承层次结构
3.3.2多重继承
3.4理解OOD中多态性的用法
3.5思考与练习
第4章活动图的工作流建模
4.1定义活动图
4.2了解为什么建模活动图
4.3确定活动图的标记符组件
4.3.1活动:动作状态
4.3.2状态
4.3.3转移
4.3.4综合运用
4.4学习如何使用条件
4.4.1控制点
4.4.2决策点
4.5学习活动图中的其他标记符
4.5.1事件和触发器
4.5.2游泳道
4.5.3分岔和联结
4.6学习如何建模活动图
4.6.1标识用例
4.6.2建模主路径
4.6.3建模从路径
4.6.4添加游泳道
4.6.5改进高层活动
4.7思考与练习
第5章使用顺序图建模行为
5.1定义顺序图
5.2为什么要建模顺序图
5.3了解顺序图的标记符组件
5.3.1活动对象
5.3.2消息
5.4理解如何使用消息进行通信
5.4.1同步消息
5.4.2异步消息
5.4.3简单消息
5.5学习顺序图使用的其他技术
5.5.1创建对象
5.5.2使用状态
5.5.3分支和从属流
5.6学习如何建模顺序图
5.6.1确定工作流
5.6.2布置对象
5.6.3添加消息和条件
5.6.4绘制总图
5.7思考与练习
第6章使用类图定义域模型
6.1定义类图
6.2为什么要建模类图
6.3学习类图的标记符组件
6.3.1类
6.3.2关系
6.3.3多重性
6.3.4角色
6.4学习如何建模类
6.4.1特性和操作
6.4.2对象:类实例
6.4.3包
6.5学习如何为特性提供信息
6.5.1数据类型
6.5.2初始值
6.5.3多重性
6.5.4派生的特性
6.6学习如何为操作提供参数
6.7学习如何建模类图
6.7.1确定类和关联
6.7.2确定特性和操作
6.8思考与练习
第7章协作图
7.1定义协作图
7.2为什么要建模协作图
7.3了解协作图的标记符组件
7.3.1对象和角色
7.3.2关联角色
7.3.3链接
7.3.4消息
7.4学习不同的消息类型
7.4.1同步消息
7.4.2异步消息
7.4.3简单消息
7.5深入研究消息
7.5.1序列化
7.5.2控制点条件
7.5.3创建实例
7.5.4迭代
7.6学习如何建模协作图
7.6.1确定协作图的元素
7.6.2建模结构化关系
7.6.3建模实例层协作图
7.7思考与练习
第8章深入学习类图
8.1学习聚集和组成
8.1.1聚集
8.1.2组成
8.1.3使用带有泛化的聚集和组成
8.2学习关联注释
8.2.1约束
8.2.2鉴别器
8.3学习端点标记符
8.3.1有序和排序
8.3.2导航
8.4建模多个关联
8.5思考与练习
第9章深入学习顺序图
9.1学习控制矩形
9.1.1使用控制矩形
9.1.2指定活动期间
9.2学习如何建模时间
9.2.1指示时间上的变化
9.2.2建模时间约束
9.2.3建模持续时间
9.3学习如何建模迭代
9.3.1建模循环
9.3.2建模递归
9.4学习如何建模高级消息
9.4.1消息参数和返回值
9.4.2指定消息序列
9.5学习如何向顺序图中添加注释
9.6思考与练习
第10章使用状态图建模行为
10.1定义状态图
10.2为什么要建模状态图
10.3学习状态图的标记符组件
10.3.1状态
10.3.2转移
10.3.3决策点
10.3.4同步
10.4学习如何指定状态的动作和事件
10.4.1事件
10.4.2动作
10.5学习如何使用合成状态
10.5.1子状态
10.5.2合成状态
10.6学习如何建模状态图
10.6.1标识出需要进一步建模的实体
10.6.2标识出每一个实体的开始状态和结束状态
10.6.3确定与每一个实体相关的事件
10.6.4从开始状态开始创建状态图
10.6.5如果必要则指定合成状态
10.7思考与练习
第11章构造实现方式图
11.1定义实现方式图
11.2了解为什么要建模实现方式图
11.3学习组件图
11.3.1组件
11.3.2依赖关系
11.3.3固化依赖关系
11.3.4包含组件
11.4学习部署图
11.4.1节点
11.4.2通信关联
11.4.3组合组件图和部署图
11.5学习如何建模实现方式图
11.5.1添加节点
11.5.2添加通信关联
11.5.3添加组件.类和对象
11.5.4添加依赖关系
11.6思考与练习
第12章使用对象约束语言
12.1定义对象约束语言
12.2为什么使用对象约束语言
12.3学习OCL语法
12.3.1上下文和固化类型
12.3.2类型和操作
12.4学习集合的用法
展开
分析者从本书可以了解到如何从系统的用户或准用户获取业务需求。他们会学习并理解开发人员需要什么来编写系统?开发人员将会了解到如何使用分析者提供的信息来开始建立系统的具体模型,并最终编写其代码。质量保证人会了解到如何阅读要进行测试的应用程序的设计图以使他们的工作效率更高。当然,项目经理可以了解如何管理整个过程以使工程顺利进行。
如果你读到了这里,可能就已经分享了对开发软件之前,建立软件模型的理解。你进行任何主要工程之前了解了这一点,或者因为你目前正在参与一项工程,所以正在阅读本书的话,你就太幸运了。无论如何,学习正确的东西永远也不会太晚,本书将为你显示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