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系统管理概述
1.1 体系结构概述
1.2 SYBASE系统管理员的任务
1.2.1 安装Sybase Adaptive Server
1.2.2 建立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的连接
1.2.3 安装和维护用户数据库
1.2.4 建立Adaptive Server Enterprise的安全性
1.2.5 维护和诊断ASE
1.2.6 建立灾难恢复过程
1.2.7 监控ASE
1.2.8 实用程序的使用
1.3 数据库
1.4 系统表总览
1.5 SYBASE系统存储过程
第2章 安装ADAPTIVE SERVER
2.1 第1步:准备
2.1.1 逻辑页大小
2.1.2 物理设备
2.1.3 服务器名称
2.1.4 网络信息
2.1.5 Sybase软件资产管理器
2.2 第2步:文件传输
2.3 第3步:运行安装
2.3.1 interfaces文件
2.3.2 Runserver文件
2.3.3 Errorlog文件
2.3.4 servername.cfg——服务器配置文件
2.3.5 Adaptive Server中的SSL
2.3.6 环境变量
2.4 第4步:前端安装
2.5 启动服务器
2.5.1 UNIX系统上的正常启动
2.5.2 NT系统上的正常启动
2.5.3 UNIX系统上的手工启动
2.5.4 自动系统引导
2.5.5 检验正在运行的服务器
2.6 关闭服务器
2.6.1 正常关闭
2.6.2 无等待关闭
2.6.3 维护关闭
第3章 定义服务器物理设备和SYBASE镜像设备
3.1 设备的需求
3.1.1 逻辑设备和物理设备
3.1.2 性能含义
3.2 创建和删除设备
3.2.1 创建数据库设备
3.2.2 创建默认设备
3.2.3 删除数据库设备
3.3 原始设备和文件系统
3.4 DSYNC选项
3.5 设备限制和约束
3.6 MASTER设备的创建
3.7 镜像和卷管理
3.7.1 Sybase镜像
3.7.2 禁止镜像
3.7.3 取消镜像
3.7.4 重镜像
3.7.5 软件级镜像和硬件级镜像
3.7.6 RAID
3.7.7 卷管理
3.8 系统信息
3.8.1 系统过程
3.8.2 系统表
3.8.3 灾难恢复
3.9 小结
3.10 其他
第4章 数据库
4.1 系统数据库
4.2 创建数据库
4.2.1 create database命令
4.2.2 谁可以创建数据库
4.2.3 创建默认数据库
4.2.4 在分开的设备上创建数据库日志
4.3 设置数据库的大小
4.4 ALTER DATABASE命令
4.5 数据库选项
4.6 访问数据库信息
4.7 删除数据库
4.8 数据库所有权
4.9 系统表
4.9.1 sysdatabases
4.9.2 sysdevices
4.9.3 sysusages
第5章 数据库日志和恢复
5.1 事务
5.1.1 事务日志
5.1.2 事务模式
5.1.3 事务控制语句
5.2 检查点
5.3 恢复
5.4 当事务日志写满时
5.4.1 阈值
5.4.2 挂起的事务
5.5 小结
第6章 安全性
6.1 ASE安全级别
6.2 操作系统级安全性
6.3 服务器级安全性
6.3.1 sp_addlogin的参数
6.3.2 要求口令中存在数字
6.3.3 特殊的注册账号/用户
6.3.4 三个标准角色
6.3.5 删除注册账号
6.3.6 syslogins表
6.3.7 kill命令
6.4 数据库级安全性
6.4.1 guest用户
6.4.2 别名
6.4.3 用户和别名信息
6.4.4 访问顺序
6.4.5 数据库访问
6.4.6 组
6.4.7 sysusers表
6.4.8 移植数据库
6.4.9 系统内建函数
6.4.10 命令安全性
6.5 对象访问级安全性
6.5.1 对象许可
6.5.2 所有权链
6.5.3 显示许可
6.5.4 setuser命令
6.5.5 细粒度访问控制
6.5.6 set proxy命令
6.5.7 系统角色
6.5.8 用户定义的角色
6.6 集成的安全性概述
6.7 小结
第7章 审计
7.1 审计概述
7.2 审计的安装
7.3 SYBSECURITY数据库和表
7.4 SYBSECURITY存储过程
7.4.1 sp_audit
7.4.2 sp_displayaudit
7.4.3 sp_addauditrecord
7.4.4 sp_addaudittable
7.5 审计队列
7.6 审计数据库存储要求
7.7 创建审计表
7.8 单表审计
7.9 存档审计记录
7.10 查询审计追踪
7.11 审计与第三方软件交互
7.12 有效审计的额外技巧
7.13 小结
第8章 备份和还原
8.1 角色和责任
8.2 备份类型
8.3 备份场景
8.4 备份服务器
8.4.1 远程备份服务器
8.4.2 服务器鉴别
8.4.3 启动备份服务器
8.5 转储设备
8.5.1 sp_addumpdevice
8.5.2 数据库转储
8.5.3 转储压缩
8.5.4 转储数据库小结
8.6 自动备份
8.7 装载数据库命令
8.7.1 装载出错数据库
8.7.2 联机数据库
8.7.3 装载数据库小结
8.8 创建用于还原的数据库
8.9 转储事务命令
8.9.1 转储事务选项
8.9.2 转储事务活动
8.10 装载事务
8.11 最新恢复
8.11.1 装载事务
8.11.2 步骤
8.12 适时恢复
8.13 SP_VOLCHANGED
8.14 监控日志
8.14.1 最后机会阈值
8.14.2 可用空间阈值
8.14.3 中断和挂起事务
8.15 逐步还原MASTER数据库
8.16 休眠数据库
8.17 数据库恢复场景
8.18 小结
第9章 资源调控器
9.1 启用资源限制
9.2 时间范围
9.2.1 添加时间范围
9.2.2 简化时间范围的创建
9.2.3 更改时间范围
9.2.4 删除时间范围
9.3 创建资源限制
9.3.1 选择限制类型
9.3.2 选择强制时间类型
9.3.3 选择动作
9.3.4 选择作用域
9.4 资源限制层次
9.4.1 资源限制范例
9.4.2 查看资源限制
9.4.3 修改资源限制
9.4.4 删除资源限制
9.5 系统表
9.5.1 spt_limit_types表
9.5.2 systimeranges表
9.5.3 sysresourcelimits表
9.6 小结
第10章 逻辑进程管理器
10.1 什么是逻辑进程管理器
10.2 逻辑进程管理器执行类别
10.2.1 基本优先权
10.2.2 引擎亲合力
10.2.3 时间片Quantum
10.3 逻辑进程管理器对象
10.4 逻辑进程管理器存储过程
10.4.1 sp_addexeclass
10.4.2 sp_dropexeclass
10.4.3 sp_bindexeclass
10.4.4 sp_unbindexeclass
10.4.5 sp_setpsexe
10.4.6 sp_clearpsexe
10.5 引擎组
10.5.1 sp_addengine
10.5.2 sp_dropengine
10.5.3 更多范例
10.6 逻辑进程管理器冲突和优先
10.7 一般建议
第11章 服务器配置和调整
11.1 12.5以前版本的内存管理
11.2 12.5版本的内存实用程序
11.3 配置系统表
11.3.1 sp_configure的输出
11.3.2 显示配置值
11.3.3 配置文件
11.3.4 动态选项与静态选项
11.3.5 内存相关变量
11.3.6 推荐的配置设置
11.4 小结
第12章 命名高速缓存
12.1 数据高速缓存
12.2 调整高速缓存
12.3 缓冲池
12.4 命名高速缓存的优点
12.5 创建命名高速缓存
12.5.1 重启服务器之前的结果
12.5.2 重启服务器之后的结果
12.6 创建缓冲池
12.6.1 使用缓冲池
12.6.2 清洗区
12.7 绑定
12.7.1 将对象绑定到命名高速缓存
12.7.2 删除高速缓存绑定
12.7.3 获取高速缓存绑定信息
12.8 事务性能和命名高速缓存
12.8.1 螺旋锁
12.8.2 关于高速缓存的几点附注
12.8.3 为tempdb数据库分配自己的数据高速缓存的优点
12.8.4 创建和配置高速缓存和缓冲池
12.8.5 高速缓存配置指南
12.9 调整高速缓存的一些意见
12.10 小结
第13章 远程服务器管理
13.1 远程访问
13.1.1 服务器命名
13.1.2 远程访问
13.1.3 映射注册账号
13.2 CIS - 组件集成服务
13.2.1 远程服务器
13.2.2 本地存储
13.2.3 代理数据库
13.2.4 远程访问设置范例
13.2.5 为远程过程调用使用CIS
13.3 关于ASE页大小的几个问题
13.4 标准的RPC和CIS
13.5 根据系统文件创建表
13.6 文件访问
13.7 小结
第14章 预防性的维护体系
14.1 定期维护
14.2 服务器级维护
14.2.1 活动监控
14.2.2 监控的内容
14.2.3 监控系统错误日志
14.2.4 资源检验
14.2.5 软件维护
14.2.6 记录运行时数据
14.3 数据库级维护
14.3.1 数据库维护的计划安排
14.3.2 运行dbcc的方法
14.3.3 理解dbcc命令的输出
14.3.4 使用dbcc checkstorage的准备工作
14.3.5 规划dbccdb数据库
14.3.6 创建dbccdb数据库
14.3.7 维护dbccdb数据库
14.3.8 根据dbccdb生成报告
14.3.9 数据库转储
14.3.10 灾难恢复
14.3.11 日志管理
14.3.12 空间管理
14.3.13 脚本维护
14.3.14 检验转储
14.4 表级维护
14.4.1 更新统计信息
14.4.2 255字节规则
14.4.3 监控空间使用
14.5 小结
第15章 故障诊断
15.1 ADAPTIVE SERVER没有起来
15.2 有些用户声称服务器停止了
15.3 服务器已经起来了,但是有些用户不能访问
15.4 处理速度变慢或停止
15.5 不能访问某些数据库或所有数据库
15.6 用户不能访问对象
15.7 来自故障诊断指南的信息
15.7.1 灾难恢复的任务
15.7.2 通过好的DBA习惯避免灾难
15.7.3 联机恢复和恢复故障隔离
15.7.4 当联机恢复失败时如何处理
15.7.5 如何手工改变排序顺序或默认的字符集
15.7.6 有用的dbcc命令
15.8 小结
第16章 工具
16.1 BCP
16.2 DEFNCOPY
16.3 OPTDIAG
16.4 SYBASE CENTRAL
附录A CSPDBA样例测试
附录B CSPDBA样例测试解答
附录C 技巧
UNIX系统上的数据库备份
死锁
默认数据库
装载产品数据库
性能调整
标准
审查
过程
调整
可用的DB
分析
Historical Server
调整
监控
数据库的惟一用户
注销数据库的用户连接
数据库设备使用情况报告
活动的和非活动的连接
数据库创建清单
简单的数据挖掘
空间需求
索引维护
争用
确定SOLARIS系统上的物理内存总量
口令
标识符
DBA参考清单
附录D 其他资源
附录E 利用固态加速器调整SYBASE ASE
摘要
介绍
解决合适的问题
确定问题领域
SYBASE ADAPTIVE SERVER的几个热点
固态盘的优点
结论
附录F 碎片和数据库性能
关于作者
前言
介绍
为什么应该关注碎片
什么是碎片
术语定义
碎片的定义
碎片类型
杂乱页链
拙劣的页使用方式
区域碎片
数据行碎片
处理碎片
分析删除操作的影响
分析插入操作的影响
分析更新操作的影响
防止区域碎片
整理碎片的容量规划
使用固定长度的行大小
使用单调递增聚簇索引键值
使用惟一聚簇索引键值
大I/O考虑
碎片整理的好处
结论
附录G 灾难恢复:实用手册
前言
介绍
理解数据损坏
什么是数据损坏
数据损坏是如何发生的
计算机硬件故障
磁盘驱动器
其他故障:CPU、RAM、网络故障
电源故障
磁盘驱动器故障
数据库日志
磁盘冗余
复制
操作系统故障
数据库服务器软件故障
!@#&%损坏
发生了,因此需要一份恢复计划
检测数据库损坏
第一道防线:定期运行DBCC检查命令
改进的DBCC:第三方解决方案
找到数据损坏来自于用户
当!@#&%损坏
发生了
调查损坏的起因
确定损坏的数据库区域
标准灾难恢复策略:优点、缺点及局限
拷贝出数据并重载数据
重建损坏的对象
在镜像磁盘之间切换
从备份还原
从复制的数据库还原
使用DBCC修复损坏
高级灾难恢复方法
通用的损坏灾难修复策略
修复数据层页
修复APL表
从页链中删除一页
修复DOL表
修复分配错误
修复损坏的索引
恢复损坏的数据
了解Sybase错误消息
Sybase错误日志的有关内容
错误
分析605错误
修复605错误
错误
分析692错误
修复692错误
错误
分析695错误
修复695错误
错误
分析697错误
修复697错误
错误
分析806错误
修复806错误
错误
分析1133错误
修复1133错误
结论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