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世界林业发展概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03812729
  • 作      者:
    关百钧,魏宝麟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1994.8
收藏
内容介绍
  《世界林业发展概论》本着古为今甩,外为中用,略古详今,立足当代,展望未来的原则;采用分析、归纳、推理,演绎的方法;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为指导思想,参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就世界林业科学技术进展进行了高层次的分析、研究和论述。
  全书共18章,约60万字,其主要内容是对世界林业科学技术进展、森林资源、森林培育、森林经理、水土保持、森林保护、自然保护区,林业机械、森林采运、木材加工、林产化工、林业高新技术、林业科技信息、林业经济、林业政策,林业科研、林业教育和国际林业组织机构等30多个学科与专业的发展阶段、现状和趋势,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和论述。它是一部全面了解世界林业科学技术进展的信息库,很有参考价值。
  《世界林业发展概论》资料丰富,内容系统,层次清楚,观点明确,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适合于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院校师生、科技管理和决策部门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世界林业发展概论》:
  近年来,美国等发达国家,、在林火预防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普遍建立了全国统一的火险预报系统,并建立了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可发布长、中、短期火险预报,对雷击火已研制成自动定位测报雷击的装置。在林火探测方面,美国等发达国家普遍应用了遥感技术,如在瞭望台、飞机或卫星上安装有传感器,进行定点探测和定期探测。当前,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一是用红外探测仪主动搜索火源;另一种是定时接收美国海洋大气局卫星向地面传送的图像,分辨有无热源存在。在灭火技术方面,均有新的突破,人工促进降雨已获得成功,高效、低价值的化学灭火剂已广泛应用。飞机、直升飞机也广泛应用于巡护、探测、空降、机降灭火,空中喷洒灭火等,并应用系统工程方法进行林火管理规划,实现了模型化。目前,我国尚未建成全国统一的火险预测系统,探测雷击火仍在试验阶段,林火监测设备还很简陋,各种灭火机具与先进国家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十二、林业机械研究进入新阶段
  60年代末,随着系统工程和计算机的发展,美国、前苏联和北欧等国家开始进行林业机械系统的研究。所谓“林业机械系统”是指实现林业生产过程机械化所需各种动力机械和作业机械的有机组合。由于各国的国情和林情不同,林业机械系统研究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例如,北美国家侧重于微观方面的研究,即以企业内部效益为主,重点放在如何降低生产成本上。因此,他们很重视机械设备的选择与组配,大力发展采运机械系统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前苏联侧重于宏观规划上,重点研究机械技术经济方面的问题,即研究机械之间的性能联系和匹配的新型机械。进入70年代,林业机械系统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林业机械系统学,即研究机械与机械之间,机械与林业生产自然条件、林业生产工艺过程之间,以及机械与操作人员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o到80年代,随着林业机械系统学的发展,林业机械研究进入新阶段,现在继续在发展。
  70年代以来,北美、北欧、前苏联等国家在多工序伐区作业联合机研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从60年代后期到现在,林业联合机已更新换代3次。1959年瑞典研制一种带液压抓具和关节臂的自装集材机。60年代初,北美研制出了自行式造材机、自行式打枝机及原条采伐联合机。到70年代,各国纷纷研制出各种各样的能完成2道工序的联合机,如伐木归堆机、伐木打枝机、伐木集材机,集材装车机等。这些自行式伐区作业机械,既有多工序联合机,也有单工序机械,从而促进了伐区作业全盘机械化的发展。进入80年代,上述国家开始采用第3代林业联合机,即能完成3道工序的各种联合机,如伐木打枝集材联合机等。现在,前两代林业机械正被第3代联合机所取代。
  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为了实现伐木、打枝、造材、分选、归堆等作业的自动控制,在这种新型联合机上,广泛应用了电脑控制技术,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减轻了司机的劳动强度。在联合机结构方面,正向底盘系列化、通用化方向发展。伐木机构也日趋完善。例如,近年来,北美研制出多种盆式伐木剪,可减少劈裂现象。北欧和前苏联研制一种特宽型锯链,可根据负荷自动调节进锯速度,提高了锯切速度。加拿大、瑞典等国还研制一种锯剪复合式伐木机构,它具有剪、锯优点融为一体的特点。但最引入注目的是,计算机集成电路块在油锯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油锯的各种功能全部实现计算机化。
  ……
展开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世界林业科学技术进展
第一节 林业科学技术发展阶段
一、初始阶段(18世纪~20世纪初)
二、发展阶段(20世纪初~60年代)
三、提高阶段(70年代~)
第二节 当代世界林业科学技术发展特点
一、森林培育学日臻完善
二、林业生物工程是今天的热门学科
三、人工林“第2代效应”的研究越加受到重视
四、“接近自然的林业”理论在升温
五、无性系林业理论研究引人注目
六、农用林业是全球性的研究课题
七、森林生态与环境的研究是全球性的热门课题
八、流域治理学派的观点日益占上风
九、高新技术在森林经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十、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与理论有新发展
十一、林火管理理论与技术有新进展
十二、林业机械研究进入新阶段
十三、林产工业研究转向新课题
十四、林化研究又在升温
十五、林业科技信息出现新局面
第三节 21世纪世界林业科学技术展望
一、森林培育学将有一个较快的发展
二、林业生物工程将取得重大突破
三、无性系林业理论将不断完善
四、农用林业研究范围更加广泛
五、水土保持向综合治理方向发展
六、森林经理向多种资源调查方向发展
七、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向综合治理方向发展
八、高新技术在林火管理中的应用更加广泛
九、森林与全球生态环境的研究是全球最热门的课题
十、森林采运机械向机电一体化,柔性自动化方向发展
十一、木材加工技术将有新的发展
十二、林业科技信息将向综合系统方向发展

第二章 森林资源
第一节 森林分布与特点
一、森林分布
二、森林特点
第二节 森林资源消长与趋势
一、森林发展阶段
二、森林资源现状
三、森林资源发展趋势
第三节 问题与对策
一、问题
二、对策

第三章 森林培育
第一节 森林培育学概述
一、森林培育与森林培育学
二、森林培育学的体系
三、森林培育学的相关学科
四、森林培育学在林业学科中的地位
第二节 森林培育学的发展
一、森林培育学的发展特点
二、森林培育学的发展阶段
第三节 森林培育学主要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林业建设中的应用
一、森林生态系统理论
二、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
三、森林立地的分类
四、林木种子产量的测定
五、种子催芽技术
六、扦插原理与技术
七、容器育苗和塑料温室育苗的应用
八、林分密度控制图的应用
九、人工混交林营造理论与技术
十、抚育采伐的理论与技术
第四节 森林培育学的展望

第四章 森林经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森林经理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森林经理的任务、理论与方法
一、森林经理的目的,任务与内容
二、森林永续利用与法正林学说
三、森林成熟龄、轮伐期和采伐年龄
四、森林经理方法
五、森林主伐量确定方法
第四节 现代森林经理技术与发展趋势
一、森林抽样调查技术
二、电子计算机在森林经理中的应用
三、遥感技术在森林经理中的应用
四、森林经理中的数学规划问题

第五章 水土保持
第六章 森林保护
第七章 自然保护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