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灌区量水的发展过程
在中国,灌溉伴随着农业历史早已出现。然而对灌溉用水的量度,则始于20世纪50年代。促使灌溉量水技术发展的首先是水利工程的水费征收问题。我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且总量不足,农业节水是促进水资源合理使用的关键环节,只有简单易行并且能够满足精度要求的量水,才能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985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水利工程水费核订、计收和管理办法》后,发展灌区量水技术的工作日益得到重视。不久,水利电力部农水司委托江苏省水利厅筹备和举办了全国灌区量水技术交流会。会上对1949年建国以来的灌区量水工作做了总结,并且对当时国内外比较先进的33件量水设备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及在我国当前条件下,应该如何发展量水技术的方针。
“九五”期间,国家将“灌区量水新技术研究”作为一项重要的攻关课题。这促进了量水技术的进展,涌现了不少的新型技术及设备。与此同时,我们不断地向国外学习,也引进了一批先进的设备、技术。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形成了计算机辅助的自动化量水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在工程中的深入、广泛的应用,将会导致灌溉用水遥测、遥控及其进一步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
到目前为止,国内投入使用的灌区量水设备已超过100种,其中最为常用的就是各种量水槽及量水堰。同时,对江、河及大型渠道,流速仪量水仍得到广泛的使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