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程何处:生态史观话文明》:
绿藻植物再继续进化,其中一部分绿藻发展成了苔藓植物。苔藓植物又叫“水陆两栖”植物,这时候植物开始由水中生活向陆地生活过渡。但是,由于苔藓植物身体结构还比较简单,它们只能在潮湿和水分较多的环境中生活。最关键的是它们的繁殖过程还不能离开水的环境,所以,最终苔藓植物没能真正走上陆地,而是由藻类植物发展为另一分枝——裸蕨,才完成植物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成为陆生植物的最早种类。
裸蕨植物的一部分进化成了蕨类植物。蕨类植物不仅有了茎、叶,而且有了真正的根,而苔藓植物和裸蕨类植物仅有假根。于是,蕨类植物便可以通过根来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供给生长发育的需要,并用它叶背面生长的孢子来繁殖。但是由于蕨类植物的根发育不够完善,孢子的受精仍要靠雨水或自然环境中的水的帮助。
在蕨类植物出现的同时,也出现了种子植物,它是以种子繁殖后代的植物。这使植物的繁殖进程大大加快。种子植物又分为两大类,种子裸露在外的叫裸子植物,种子外面包着东西的叫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曾在地球上繁荣过一段时期,如松树、杉树、柏树等曾分布在世界各地。但裸子植物体内运输养分和水分的组织太简单,加上种子裸露在外,限制了它的发展,终于不能适应自然环境的恶劣条件,在第四纪冰川之后,许多裸子植物被灭绝,剩下为数不多的种类。
取而代之的是被子植物,它是由古老的裸子植物进化而来的,是现代植物界中进化程度最高、种类最多的一大类群。正是凭借着完备的组织结构,被子植物在植物界占据了统治地位。在现在的自然环境中,我们目力所及的植物绝大多数是被子植物。
以上便是植物由简单到复杂的自然演化过程。
动物的演化过程与植物相似,也经历了一个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发展过程,并且动物也是从地球上最原始的生命蓝藻和绿藻起源的。由于动物和植物的共同起源,在进化过程的最原始阶段,动物与植物之间没有什么区别。
由原始生命进化出现了最原始的动物——原生动物。原生动物多数是单细胞动物,一个细胞构成整个身体。草履虫是现在最常见的单细胞动物,它因身体形状像一只倒放的草鞋底而得名。
由原生动物逐渐进化,身体由单细胞变成多细胞,而且有内外两层胚层的区别,内胚层实际上由细胞组成的肌肉层围成一个空腔,具有消化和循环水流的功能,这个空腔叫腔肠,凡是具有这种由内胚层形成腔肠的动物叫腔肠动物,它们进食和排泄都用同一只口。我们常见的海蛰、海葵、珊瑚就属此类动物。
由腔肠动物再向前发展进化,出现了最简单、最原始的三胚层动物——扁形动物。现在的扁形动物全部都是一些寄生虫,如血吸虫、绦虫等。由扁形动物向水生发展,出现了一类背负贝壳的软体动物。像蜗牛、螺类、蚌类、章鱼、乌贼都是这一类。
扁形动物向水生进化的另一支是脊索动物,由它衍变成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一个门类,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类型的环境,身体结构极其多样、复杂。脊椎动物中种数最多的是鱼类,现存约2万种。脊索动物的另一个分支是两栖类。这类动物既保留了水生祖先的一些特征,成体后又具备了陆生脊椎动物的一些特征,例如青蛙。
由两栖类继续进化出现了爬行类。爬行类动物依仗着身体进化的优势,曾一度繁盛,庞然大物恐龙就是它们的代表。以后由于气候与地壳的变化,绝大多数种类灭绝,现存约5000种,蜥蜴、蛇、龟、鳄鱼是它们的代表。
由爬行类动物向飞行生活分出一支,衍生出地球上的鸟类动物。沿着陆生生活继续进化便衍生出最高等的脊椎动物——哺乳类。哺乳类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理功能对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超过其他任何一个类群。我们人类就是哺乳类的一种,动物在经过漫长的进化之后,大约在400万年前,地球上的生命现象才达到了最高层次——人类出现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