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血腥钻石:探索邪恶钻石之路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06016591
  • 作      者:
    (美)格雷格.坎贝尔(Greg Campbell)著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3
收藏
编辑推荐
  读完《血腥钻石:探索邪恶钻石之路》,读者:那既明亮又肮脏的钻石,买,还是不买,这是一个问题。
  钻石,晶莹,璀璨,闪烁着梦幻般的色彩。
  钻石,邪恶,血腥,流淌着罪恶的汁液。
  恐怖袭击,9·11事件,也给一颗颗纯洁的钻石蒙上了不白之冤。
展开
作者简介
  格雷格·坎贝尔,获奖记者,著有《通往科索沃之路:巴尔干半岛日记》一书。(WESTVIEW出版社,2000年)。他的文章曾刊登在《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旧金山纪事报》以及“孤独星球”《西非指南》第五版上。现居住在科罗拉多州的朗格蒙特。
展开
内容介绍
  《血腥钻石:探索邪恶钻石之路》用扣人心弦的情节记录了钻石走私的动作过程,揭示了叛军发动的战争是如何摧毁了塞拉利昂及其国民,以及德比尔斯钻石卡特尔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制定的钻石业经营方针如何使这一切得以发生。获得记者格雷·坎贝尔探寻了叛军获取钻石的邪恶路径。这些钻石,有很多是由一些包括“基地”组织在内的丧心病狂的恐怖分子投入到世界市场上的。钻石走私活动的波及面甚广,不仅局限在贫穷、备受战争摧残的塞拉利昂。世界已经目睹了发生在非洲的这场悲剧在遭到忽视后所造成的极具破坏性、殃及全球的严重后果。
展开
精彩书评
  前言
  为钻石付出的代价  塞拉利昂,弗里敦,无国界医疗队为被截肢者和战争中受伤者设立的营地
  2001年夏
  1996年,一把斧子快速砍了两下,剁掉了伊斯玛尔·达拉米的双手。他没有回忆——也许是无法回忆——双手被砍时的痛苦。只记得在枪口的威逼下,他把手腕放在一个往下滴血的木桩上。已被砍掉双手的邻居们有些在地上痛苦地扭动着身子,试图止住从胳膊涌出的鲜血,有些则蹒跚地离去。
  达拉米确实记得整个过程进行得快捷而有条理——排在他前面的受害者被一脚踢开,他突然面对着一个血淋淋的木桩和一群全副武装,急于完成当天任务,显得不耐烦的少年。达拉米没有反抗也没有乞求怜悯,他把那枚儿子为他做的,粗糙的金属戒指从左手指头上取下来,放进口袋里。这是他用双手做的最后一件事。
  那天上午,“革命联合阵线”(简称联阵)叛军用火箭弹和步枪袭击了小镇。叛军开着顶棚已被锯掉的小卡车从街上飞驶而过。在此之前,人们很容易认为在需要逃跑时,他们会有充足的时间。达拉米一家住在科伊杜潮湿的热带丛林村庄已有多年,这里是塞拉利昂东部地区的钻石出产中心。在达拉米的双手被联阵砍掉的前几个月,叛军军队悄悄穿过丛林中茂密的棕榈树和芭蕉林,逐步包围了科伊杜。联阵强盗偶尔到镇子上偷食物和其他所需物品,并且威吓当地居民,看起来不大可能发动一场全面袭击。科伊杜和塞拉利昂的许多丛林村庄一样,是由棕色的简陋木屋和红土路构成。从表面上看,你决不会想到这个村庄的周围地区自1991年以来,在使这个西非国家四分五裂的战争中,一直是块激烈争夺之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英国地理学家首次在塞拉利昂的丛林中发现了钻石。从那以后,矿工们从散布在热带雨林周围泥泞的小矿坑中开采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钻石财富。这些大大小小的乳白色碳晶颗粒被加工后佩戴在手上、手腕上、脖子上和耳朵上的珍贵珠宝,而佩戴它们的许多人或许从未听说过塞拉利昂这个国家。在联阵发动的叛乱中,不少人和达拉米一样,因这遥不可及的奢侈晶失去了双手。
  达拉米被抓时,联阵并不是科伊杜周围惟一的武装部队。塞拉利昂政府军和名为西非经济共同体停火监督小组(ECOMOG)的区域性安全部队所派遣的维和士兵与联阵交战,使钻石矿不落人联阵的控制。第四个武装部队——被称为卡马杰的曼迪族民兵——加入了这场混乱和杀戮,他们用砍刀、长矛和古老神秘的战争仪式来抵挡联阵的步枪和火箭弹,希望战争仪式能使他们在敌人面前隐身并且刀枪不人。科伊杜集聚了这些训练不一、参差不齐的军队,他们之间时常发生小型冲突和全面进攻。
  但是联阵过于恐怖残忍。联阵叛军几乎全部由无知、吸食毒品的青少年组成,他们在战争中肆无忌惮。战略手段包括集体强奸、酷刑、胡乱处决、抢劫和食人肉。但是他们战争罪行的标志是截肢。1996年塞拉利昂总统艾哈迈德·泰詹·卡巴呼吁国民“携手”共建和平,联阵便开始肢解受害者并把肢体扔在总统府的台阶上。联阵通常砍掉人的双手,但是他们也割掉平民的嘴唇、耳朵、腿、乳房和舌头来制造恐怖气氛。他们的战斗部队代号——弑婴将军,剁手女王——像是从一些蹩脚而又缺乏想像力的连环漫话书中摘选的。指挥官为作战任务所起的名字使作战意图不可置疑。从“自费”(疯狂抢掠)到令人毛骨悚然的“斩尽杀绝”,叛军在进攻时的恐怖行为正如他们的部队代号所描述的那样。达拉米是“大清扫”行动的受害者,虽然当时他并不知道。这个行动计划是要用残酷手段控制包括科伊杜在内的科洛地区。联阵士兵在丛林中见人就杀就砍,目的是为了控制钻石矿,开采价值数百万美元的钻石。这是联阵惟一想要的东西——用来换取枪支和个人财富的宝石。
  ……
展开
精彩书摘
  法瓦兹是一名黎巴嫩钻石商。他的商店和其他店一样拥挤在穿过凯内马的坑洼不平的主要公路上。这儿是塞拉利昂丛林中心地带的钻石交易枢纽,充满着烟味、酒气和喘息声。
  凯内马既然被称作钻石之都,1993年联阵袭击凯内马,夺取了这儿的矿场就不足为奇了。这个城镇后来成为钻石战争的前线。1994年,政府军在短期内夺回凯内马,但几个月后又落在联阵手中。此后联阵一直控制凯内马,直到1998年西非经济共同体停火监督小组的军队永久性地收复了这个城镇。三年后,即2001年夏天,人们很难想像全面的钻石生产曾经中断过。钻石生产实际上从未真正中断过;只不过是由叛军来掌管,许多黎巴嫩人冒着在枪战或大炮轰击中丧生的危险,仍与叛军作钻石买卖。与其他获得解放的城镇不同,凯内马所展现的不是单调艰苦的农村生活,而是喧闹、拥挤、不间断的商业活动。联合国塞拉利昂特派团一个营的赞比亚士兵守卫着凯内马,众多非政府组织的总部也设在这儿,从而证明出于正当动机,得到控制的贪婪能够战胜对战争的恐惧。
  在凯内马的主要街道,汗嘎街上,挤满了黎巴嫩人开的店铺。店面的大招牌上都写着“钻石商”几个字。商家的标记全是一块切割精美的大钻石。街道并未因这些招牌而增色,因为到处都是垃圾、乞丐和难民,这些乞丐和难民还抱着赌博者的陈旧观念,认为运气一来就会发大财。早些日子的确是这样。人们在园子里,厕所里,街中间找到了钻石。和塞拉利昂大多数地方一样,凯内马的财富藏而不露:小镇散发着像臭水沟和溃烂伤口一样的气味,携带病毒的蚊子黑压压地盘旋在空中,就像漫画上圈出人物想法的气球形圆圈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
  与大多数遭到战争洗劫的地方相比,凯内马的情况要好得多。与汗嘎街平行的一条街上有个长达一英里的集市,廉价销售着从门把手到内衣等各种商品。小镇的另一边有个食品市场,挤满了穿着艳丽,用杯子卖木薯粉的妇女,一排排桌子杂乱地摆放着,桌上卖的鱼肉在阳光下暴晒了一整天,招来一群群黑色的大苍蝇。在食品市场走上一圈,就足以让你大倒胃口。光是臭气熏天的鱼就让很多游客发誓要绝食好一段时间。胡同里,一群男人用刚砍下的松枝,进口的铁丝网和廉价的钉子编“摇摇”,这和他们的祖辈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所干的活一样。做好的“摇摇”像超大号的纸牌筹码,摞在一大堆用过的铁锹和锄头旁,等着出售。马路上每隔几步,就会看见叫卖稀有鹦鹉、鱼头、桌布、迷彩T恤衫和黑市香烟的小贩,这就是非洲。
  黎巴嫩人开的店铺几乎都是一样:每家店的货架上都摆着廉价的日本产大收放机,短波收音机,索尼随身听和其他各种电器产品。但这些便宜商品只是为了装饰店面,招揽顾客,当初黎巴嫩人在弗里敦就靠卖消费品谋生。真正的生意是在里屋进行的,通常有一队身材修长,穿着T恤衫的年轻人把守着通往里屋的门。里屋的装饰不过是业主的钻石交易许可证,也许还挂着一张有着橄榄色皮肤的家人偶尔回黎巴嫩时拍的照片,但这儿是真正的交易场所。屋内总是放着一张桌子,桌子正中有一块黑色天鹅绒衬垫,上方低悬着一盏灯,桌上放着满是烟蒂的烟灰缸,七八个不同倍数的放大镜以及珠宝匠专用的、套在眼窝上的小型放大镜。从我们所拜
  访的一些黎巴嫩商人失望的口气中可以猜出,放大镜的镜片上也许落了一层厚厚的灰。
  “所有的好钻石都在科洛。”法瓦兹指着北面五十英里以外,联阵仍然控制的地区说道。他邀请我和洪德斯到他的办公室喝黎巴嫩咖啡。买咖啡时,他只是冲街上的人群吆喝了几声。法瓦兹穿着一条灰色涤纶裤,一件五十年代样式的薄短袖衬衫,靠脖子处的纽扣没扣上,露出乌黑浓密的胸毛和一条粗粗的金链子。他看起来更像六十年代费城一家熟食店的店员而不是塞拉利昂丛林中的一个富商,尽管无数昂贵的钻石都经过他的手。汗嘎街的广告牌上都刻有法瓦兹这个名字,但他坚持说他的兄弟和表亲在凯内马经营的钻石生意与镇上其他商人相比,规模算是小的。但在我们拜访这些钻石商时听到的都是同样的抱怨:一直没有好钻石从矿上送过来。
  到底是实情,还是法瓦兹只是不想让我们看他的货品,这都无关紧要。塞拉利昂最重要的钻石产区之一——汤哥矿区,离这儿只有三十英里路,并且在联阵的完全控制下。人们普遍认为叛军联络人在凯内马卖钻石。在这儿到处可以看见钻石,包括一块从在街上漫步的老头口里吐出的有八个面的大钻石。也许有很多钻石避开了合法交易渠道。塞拉利昂的国家货币是利昂(两千利昂相当于一美元),但在凯内马这样的地方,人们常常用钻石购买食品和服装以外的东西,比如新汽车或摩托车,因为钻石比一大堆利昂要来的容易,也便于携带。如果在战乱时,朋友帮助你照顾家人,为表谢意,你可以送给他一块漂亮的未加工钻石。位于弗里敦阿伯丁区的一所为战争孤儿开办的学校也把联阵开采的钻石卖给记者以及来自非政府组织和联合国的官员,从而支付食物和书籍费用。
  像法瓦兹这样的商人是合法钻石贸易的重要中间人。他们拥有塞拉利昂政府颁发的许可证,是钻石采购长链中的首批买主。钻石的最终买主是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在这儿,法瓦兹顶着酷热,冒着联阵可能重新开火的危险,从事着钻石买卖,但那些珍藏钻石的人只是从CNN的三分钟报道中了解这种险恶环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数以千计的黎巴嫩人移居到西非,做一些消费品和杂货买卖,绝大多数像法瓦兹这样的黎巴嫩商人就是这些移民的后裔。据统计,约有十二万黎巴嫩人居住在西非,他们大多从事进出口贸易。在塞拉利昂发现钻石时,这些黎巴嫩人轻而易举地进入了珠宝业,因为二战结束后不久,塞拉利昂就遭受了第一场为争夺钻石而爆发的内乱。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塞拉利昂的钻石出产是由塞拉利昂精品信托公司(SLST)控制。SLST是总部设在伦敦的西非精品信托矿业公司的分公司。这家公司拥有加纳金矿的股份,隶属于南非钻石巨头,德比尔斯联合矿业有限公司。德比尔斯的先驱开矿者用手从塞拉利昂丛林中挖出三万两千多克拉的钻石后,于1934年在弗里敦创建了SLST。SLST说服塞拉利昂政府——当时仍由英国管理——授予他们独家采矿权。也就是说,所有在热带雨林中发现的钻石都由SLST经营。
  
  联阵的突然袭击使西共体停火监督小组部队措手不及,他们也开始乱杀乱砍。在阿伯丁桥上处决联阵嫌疑分子,并把尸体扔到桥下的河里。尼日利亚士兵折磨、强奸,不分青红皂白地杀害任何被怀疑与联阵有关系的人。士兵将一些无辜平民的双手绑在身后,在近距离枪杀他们。尼日利亚士兵怀疑一个九岁的弱智男孩是联阵的狙击手。他们剥光男孩的衣服,殴打折磨他,小男孩所遭受的苦难被反映在《弗里敦在哭泣》这部纪录片中。很难判断哪种情况更糟糕,是西共体停火监督小组部队殴打折磨小孩呢,还是联阵把很多小孩抓来打仗,以至西共体停火监督小组部队分不清哪些小孩是联阵士兵,哪些是无辜者。战机和枪炮冲着民用目标射击。塞拉利昂军也模仿叛军的做法,将所有叛军嫌疑分子的胳膊或双腿砍掉。
  西共体停火监督小组部队最终击败了联阵,把联阵再次赶出了弗里敦,但这次的死亡人数接近六千人。
  西非以外的国家仍旧对此很漠然。西方媒体忙于其他头条新闻,对塞拉利昂的“斩尽杀绝”行动只做了简要、敷衍的报道。正当成千上万的非洲人在钻石争夺战中丧生时,美国总统克林顿因作伪证面临弹劾,北约开始轰炸南斯拉夫,其他人正在为计算机千年虫可能带来的灾难做准备。
  但是,在塞拉利昂发生的一切太恐怖,无法完全置于脑后。美国国务院没有认真考虑冲突原因,就派遣包括杰西·杰克逊在内的调解人员抵达塞拉利昂,目的只有一个:结束战争,达成一项和平协议。在西非小国多哥的首都洛美达成的协议,对那些为了控制和销售钻石,首先挑起战争的人来说,是场轻易取得的胜利,在洛美的外交官和谈判人员似乎没有明白叛军为钻石而战这一事实。
  叛军仅仅因为一场疯狂杀戮,一场以“斩尽杀绝”公开命名的行动,就赢得了钻石之战,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是这样。
  1999年,联阵、塞拉利昂政府和联合国签署了洛美和平协议。这可谓外交上的杰作。根据协议,联阵停止敌对行动,它在冲突开始以来所犯下的战争罪行便可得赦免;联阵首领还将得到政府中的职位。因1997年参与政变,关押在监狱等候死刑判决的联阵领导福迪·桑科将被释放,在卡巴政府担任副总统,而两年前,正是他和约翰尼·保尔·科罗马联手把卡巴赶下了台。桑科还将担任塞拉利昂战略资源管理、国家重建和发展委员会主席。换言之,这个由国际社会促成的和平协议使联阵完全控制了他们从一开始就想通过战争和杀戮得到的东西——钻石矿。联阵同意解除武装,接受联合国维和部队,即联塞特派团在塞部署。联阵在解除武装后,将被赋予合法政党的地位。很难想象这帮在过去十年间杀害成千上万人,并将国家最珍贵的自然资源走私到国外的刽子手们不会因这个协议而欣喜若狂。对塞拉利昂人民来说,只要能够停止杀戮,他们几乎可以同意任何条件。
  在洛美协助谈判的西方国家积极地支持这一协议,不是因为协议公平合理,而是因为这个协议可以迅速解决一直让他们头疼的问题。实际上,有很多参与谈判的人认为协议明显不公。当时的美国助理国务卿苏珊·赖斯这样说道:“除非有一个解决冲突根源的方案,否则塞拉利昂永远不会看到和平、安全、发展和复苏的机会。而这就意味着和叛军达成和平协议。不管我们愿不愿意,这是形势所迫。”
  并不是每个人都相信要实现和平,就应当向联阵作出如此的妥协。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作出了一个大胆却不明智的举动。他签署了对和平协议的修正意见,表明他不同意赦免联阵的战争罪行。赦免战争罪行是对联阵作出的最重要让步之一,安南不同意这个条件,实际已在协议实施之前,使协议失效。随后,他向塞拉利昂派遣了六千名联合国士兵去实施协议。
  不管有没有和平协议,钻石渠道依旧畅通。数十万克拉的钻石从被鲜血浸透的塞拉利昂丛林地带出发,到达世界各地的新娘手中,而7.26毫米的卡拉什尼科夫步枪子弹被运到钻石的出产地。联阵继续控制着钻石,也就继续控制着这个国家。
  ……
展开
目录
词表
前言:为钻石付出的代价——塞拉利昂弗里敦,无国界医疗队为被截肢者和战争中受伤者设立的营地
第一章  从绝望的深渊到爱的圣坛——塞拉利昂凯内马
第二章  钻石汇集地:走私犯的乐园——塞拉利昂弗里敦
第三章  军火走私商:从汤哥到蒂法尼珠宝店——利比里亚蒙罗维亚
第四章  为钻石而死:“斩尽杀绝”行动——塞拉利昂弗里敦
第五章  辛迪加:永恒钻石——伦敦
第六章  为和平而战:结束钻石导致的冲突——塞拉利昂马克尼
第七章  途中小站:下一站,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凯拉洪
第八章  “基地”:奥萨马的活动基金——西非、阿富汗、纽约
第九章  长路漫漫:寻找和平——弗里敦
后记
致谢篇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